inf
這一點,在見到郭圖之前,著實是有點出乎諸葛瑾預料了。
他知道郭圖是個明哲保身之人,但真沒料到能明哲保身到這種程度。
既然如此,大家把話說開後,後續的工作倒是簡單了。
郭圖本以為條件談妥,諸葛瑾會立刻放他回去複命,但諸葛瑾卻始終待人如一,依然讓郭圖走流程走完了全套,讓他稍微多住幾天,參觀參觀劉備治下琅琊郡的變化。
順便參觀一下劉備陣營新培訓的信鴿傳遞信息的速度和效率,還當著郭圖的麵,寫信給劉備請示,讓劉備親自鄭重書麵回複、如果將來郭圖辛毗等人歸順,並且說服袁譚來投,各自能給他們什麼條件。
郭圖覺得這種事情似乎有點沒必要了,但諸葛瑾卻很認真,他就是要讓郭圖真心堅信,劉備答應的一切條件都是會兌現的,含金量非常高,不是一時哄哄人的。
郭圖隻覺眼界大開,他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了大半輩子,還真沒見過這種說話絕對算話的諸侯。
哪怕是當年袁紹活著的時候,也就是對功臣畫大餅,遇到急難的時候會許諾得過分一些,等危機度過後,真正論功行賞時,總會稍稍打點折扣。哪有跟劉備這樣,不能隨便答應人,但答應了就是真打算完全兌現、一口唾沫一個坑的。
不過憑良心說,在賞罰分明這個問題上,袁紹也不算什麼雄主,這點他還不如曹操呢。
而曹操屬於賞罰分明,卻絕不“言出必踐”。利益分配和酬勳方麵,曹操是非常分明的,很有法家之風,但說話算話方麵,偽詐就不少了。
這兩點,袁紹連第一點都沒做到,曹操做到了第一點做不到第二點,劉備是打算連第二點也一起做的,至少諸葛瑾和諸葛亮會這麼要求他。
(注曆史上劉備死後,諸葛亮全權治蜀那九年,也能算是“既賞罰分明”,又“言出必踐”,曹操是執行了前半套,隻有賞罰而無誠信,諸葛亮是又有賞罰又有誠信。
所以陳壽才敢在晉朝這種朝代寫書時、評諸葛亮“儘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我也一貫很不認同易中天說“諸葛亮的法家之治和曹操的法家之治非常相似,他們倆是漢末三國法家之治的傑出代表”,我認為哪怕隻對比法家之治這一個方麵,諸葛亮的法家之治也比曹操的法家之治要好得多。)
在認識到劉備和諸葛兄弟的誠信後,郭圖也就耐下性子,認認真真在諸縣觀摩了數日,發自內心地用心體察劉備治下的琅琊,究竟比一年多前袁譚治下時,進步了多少,民生又有多少改善。
而當他看到日照港那繁榮的景象,商貿船隊進進出出,把南方的鋼鐵製品、瓷器和銅器源源不斷販售而來,與從遼東運回戰馬的海商交割易貨。
本地的貧民雖然種的糧食都不夠吃,但也能靠水果和海貨補足一部分果腹所需,還能販售給海商作為補給品,換取海商運來的麻布和絲綢,以至於諸縣本地的百姓,大多能確保布衣蔽體——
千萬彆小看“布衣蔽體”這一點,雖說古代百姓被稱為“布衣”,但大多數時候,窮人是穿不起衣服的。一家人好幾口的話,可能隻有一兩套補了又補衣服,誰出門誰穿。
宅在家裡的人就隨便光著,或者抓一些稻草捂著取暖,甚至乾脆天冷了鑽稻草垛。漢朝連棉花都沒普及,也就沒有棉被,窮人最多用破麻絮隨便塞點填充物當被子。
現在諸縣的百姓,居然人人有衣服穿,哪怕是最破爛廉價的粗麻布衣服,也足夠郭圖震驚了。
他很不理解,為什麼本地鄉農在山坡上隨便種點酸不溜的野果樹,就能摘果子高價賣給海商、換取布匹。
郭圖私下裡以己度人,還以為是諸葛瑾在邀買人心,學孟嘗君沽恩市義、對自己封地上的百姓好一點,故意做虧本買賣讓利於民。
但是當他自以為能憑著這點認知賣弄自己的見識、誇讚諸葛瑾好手段、有孟嘗之慷慨、田氏代齊之遠見時,陪同他視察的魯肅卻聽得直翻白眼,表示他這是馬屁拍在馬腿上了。
(注戰國時田氏取代薑姓呂氏統治齊國前,好幾代人都是給人民低息借貸讓利於民、度量衡公允不占老百姓便宜,以收買齊國民心。)
好在魯肅倒也厚道,雖然知道郭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不張揚,隻是私下裡教導
“郭將軍此言差矣,諸侯需要什麼沽恩市義?諸縣也不比孟嘗君之薛邑!諸侯做事,擅能因勢利導,從不做賤賣高買違背常理的事情。
逐利乃人之天性,強逆天理人情而行事,豈能長久?這些海商高價購買新鮮水果,乃是因為常年航海之人,牙鬆血敗,多有病症。
我徐州名醫元化先生近年來,受東海麋子仲所托,鑽研航海牙鬆敗血之病根,還受諸侯點撥,這才發現,原來是長期隻食米穀肉乾、魚蝦乾活,但不得新鮮果蔬之故。
元化先生還推斷出,定是新鮮果蔬中,有一種讓人長期不吃就會患病之物。在諸侯鼓勵之下,元化先生還對照做了實驗,最後總結出一條還算精準的醫理,無償教導給了糜府君麾下諸多海商,說是越酸的果蔬,緩解航海病症的效果越好。
所以海商路過日照,才多買易於保存的酸果。越酸越能海上長期保鮮,就越貴,哪裡需要諸侯去沽恩市義!”
魯肅轉述的這番道理,其實就是“維生素抗壞血病”,但他說不出那些還沒被發明出來的專業詞彙罷了。
所謂“水果越酸越抗壞血病”倒也未必準,但古人沒條件再做更精準的實驗,隻能這樣簡單粗暴理解。
現實中,很多人有這樣的錯覺,隻是因為橙類植物維含量很高,其中檸檬最酸效果也最好。加上傳統“良藥苦口”的認知影響。
但如果不限於橙類,這結論就不成立了。獼猴桃一點都不酸,維卻比檸檬還高,冠絕諸果。
所以“有益健康”並不一定要以“難吃”為代價。當然漢朝人還沒培育出人工種植的獼猴桃,這也就隻是一句空話了(獼猴桃原產地就是中國,但到明朝才被李時珍記載。獼猴桃長在南方,李時珍是在江西發現的)
郭圖聽了之後,也是耳目一新,對於諸葛瑾治下的琅琊變化,有了更新的認識。
能夠把因勢利導、把人的逐利之心和地方建設的資源配置,發揮到如此程度,這已經比孟嘗君和齊國田氏高明了不知多少了。
同樣是治理腳下這片齊魯大地,諸葛家才是真的官民兩利啊,憑空靠發展生產力、合理配置資源,不用殺伐,就讓所有人的福利都提升了。
而跟郭圖一起來的辛毗,原本隻是負責帶路牽線搭橋的,在幾天的近距離觀摩後,他也切身體會到了琅琊郡在劉備治下和在袁紹治下的天差地彆、日新月異。
辛毗比郭圖更加沒有包袱,反正他在袁家麾下時,地位也不高、官職也不大,跟著袁譚也隻是個小官,到了劉備這兒一樣做,說不定還能高升。現在發現有對國對民對自己都更好的英主,為什麼不堅定投靠的決心呢?
幾天之後,隨著郭圖和辛毗被更加徹底的折服,諸葛瑾向劉備派出信使、請示談判條件的事兒,也有眉目了。
這次諸葛瑾比較重視,讓信使走的日行四百裡,從諸縣三天到合肥。然後回程鴿子依然隻飛了一天多一天,所以全加起來,五天不到就有回信。
回信上,自然是寫了劉備對於“如果郭圖、辛毗來投,以及將來說服袁譚來投,可以盟誓保證他們什麼待遇。隻要袁譚做到如何如何,就能確保袁家世代封侯,不予剝奪,還能給袁譚的子孫其他額外的好處”。
當然,這封信,現在還不能拿給袁譚看,那樣太赤果了。給已經決心投靠的郭圖和辛毗看一下,倒是沒問題的,讓他們心裡有個數,做事能更加賣力,回去後說服袁譚也能更積極。
隻要他們相信,劉備在給諸葛瑾回的私信裡、承諾的每一點,最後都是會做到的,這就夠了。
至於信裡的內容,真是劉備寫的,還是諸葛瑾去信請示時就暗中建議他這麼寫了,還是劉備身邊的諸葛亮這麼寫的,那就不足為外人知了。
而諸葛瑾也當著郭圖和辛毗的麵,鄭重拆開了劉備的承諾,一邊拆一邊還解說
“郭將軍,佐治賢弟,咱便一起觀覽此文,我連火漆印都沒拆,就是等你們一起來了才拆。”
郭圖和辛毗連忙表示,他們豈敢不信,就算先拆了也沒關係的。
然後,諸葛瑾就提綱挈領把劉備的許諾念了一遍
“隻要袁大公子願意跟隨我主匡扶漢室,共誅國賊,便可保袁大公子一脈,世襲縣侯,黃河如帶、泰山如礪、爰及苗裔。”
第一句,是劉備條件的基本款,他也沒說什麼“與國同休,有漢朝就有你的侯爵”,因為漢朝人還不興說這個。
而“黃河如帶、泰山如礪”,就是指“哪天黃河的水流變小枯竭到如同衣帶、泰山被風吹日曬磨損到跟磨刀石一樣小,這個承諾也有效”,這是直接抄了劉邦白馬盟誓裡的詞。
雖然劉邦的白馬之盟,最後並沒有完全做到,到了文帝景帝的時候,周勃、周亞夫還是被處理了,但大部分人下場還是可以的,這兩句話如今好歹也還沒算臭掉。
郭圖和辛毗也不會去計較這些比喻上的細節。
然後,諸葛瑾又繼續往下念,也就是除了“保底條款”以外的其他補充條款,那些需要附條件才能拿到的、比“世襲縣侯”更好的待遇。
“這個世襲縣侯,是隻要袁大公子還能代表袁家、隻要他不是徹底兵敗失地之前來投,都可以拿到的。我主仁德不願乘人之危,也不願意逼迫友軍。
但後麵這些條件,也是人之常情那就是袁大公子來投時,手頭的地盤越大,自然將來子孫待遇越好。要是被曹操或袁尚打得隻剩一兩個郡來投,隻是帶來袁家一塊空招牌,那給個世襲縣侯就頂天了。
如果袁大公子能以如今的地盤來投,我主也斟酌了一個條件,他可以許袁大公子與其長子將來實掌一州治權,及於終身。
如果袁大公子還能公示天下、譴責袁術、袁尚為袁家逆子。大公子願意與袁家其他旁支從此切割斷絕,宣布其他旁支都不是汝南袁氏。那麼,我主願保袁氏累計十世三公的虛銜——當然,袁大將軍就已經是四世三公了,大將軍本身是第五世、大公子本身是第六世。
大公子和其子,都可以以三公虛銜、實掌一州。到大公子孫輩,那就是三公虛銜、加縣侯實封,但不保證掌權。這三公虛銜,還可以再給他們延續三世,加起來袁氏就是十世三公了。”
也就是說,劉備許的隻是又一個“四世三公”,所謂十世,前四世已經是曆史了,第五第六世是袁紹和袁譚本人掙的,劉備隻給他們續七**十世,而且第七世是袁譚的兒子,可以做實權州官,**十就是純榮譽虛銜,給待遇不給權。
郭圖聽諸葛瑾說得這麼細、劉備也寫得這麼細,愈發覺得劉備是認真的,不然不會這麼仔細討價還價。
要是本來就沒打算給,還還什麼價啊。
而且聽起來,也確實有夠實惠了。袁譚目前也就一個半州多一丁點的地盤,如果投降了能許諾永遠治理青州,隻是把冀州的渤海郡和幽州的西部給劉備管,那袁譚至少保住了六成的地盤,落袋為安了。
郭圖都有些不敢相信“真能如此優待?”
諸葛瑾立刻給完甜棗再接上棒槌“沒說完呢,這是袁大公子立刻來歸才能有的條件,但我看他也不可能,肯定還想掙紮掙紮。
所以我主信中也寫了,如果袁大公子沒有立刻來歸,等他再被袁尚或曹操攻破州郡地盤,每丟一個郡,將來子孫要丟一世三公的榮銜。如果冀州的渤海、幽州的涿郡、廣陽、漁陽都丟了,那他子孫四代的三公榮銜就丟光了。
要是再連右北平也丟了,那他兒子這一代人的實掌青州政務之權也沒了,要是連遼西都丟了,那袁大公子本人終身掌青州大權,也不能保證了。
反正來的越晚、來時越慘,待遇就越低。首義者重賞,後來者……這也是自然之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