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趙禎的這位死鬼老爹趙恒,熱衷於東祀西封,所以在各地修建了很多的宮觀。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位於仙源縣,也就是後世山東曲阜的景靈宮。
當年泰山封禪之後,趙恒為了強調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便在某日對大臣們說,自己做了個夢。
夢裡有靈仙儀衛,神人縹緲。
他們召趙恒對坐飲甘露仙茶,其中一位天尊自稱乃軒轅黃帝,又說趙氏一族乃軒轅後裔,因主天下,還勉勵趙恒撫育蒼生,無怠前誌。
於是,這位趙官家夢醒之後,立刻就找到了夢中所見的軒轅‘祖地’曲阜。
先是下令將縣名改為仙源,隨後又命建景靈宮,其儀製規模,依照太廟。
建成之後,趙恒將趙家曆代先祖,包括他自己的畫像都供奉其中,享受香火祭拜。
這件事在如今的趙禎看來,簡直是胡鬨。
但是,除了他之外,宮內宮外的所有人,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可明麵上都認同這套說法。
按照趙恒生前定下的規矩,趙家皇帝在世時,禦容奉於景靈宮,駕崩之後,需奉安禦容於各處宮觀。
雖然說,迎奉之事應該是在下葬以後再做,可也畢竟需要提早做準備。
這事說大不大,但卻不能出一點差池,所以,由張景宗親自過去,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聞聽此言,趙禎似乎是有些失望,點了點頭,道。
“奉安禦容是大事,該當張都知親自去一趟。”
躊躇片刻,他眼神微動,但是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多言。
倒是劉娥笑了笑,道。
“皇陵那邊的事,張景宗已經基本理順了,雷允恭隻需隔幾日過去一趟,按照工期督辦巡查便可,宮裡的事不會耽擱的。”
這話一出,趙禎的神情微凜。
他自覺已經足夠小心了,但是,沒想到劉娥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他的意圖。
不錯,他之所以會問張景宗是否會留在宮中,其用意實際在於,想知道接下來負責替劉娥內外傳遞政務文書的,到底會不會換人。
宮中內侍,隻有雷允恭和丁謂走的最近。
若是他不再負責這個差事,那麼,丁謂想要繼續壟斷中書的文書,也必然會變得困難許多。
但讓趙禎沒想到的是,劉娥的政治嗅覺這麼強,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心思。
不過,趙禎也很快冷靜下來,開口道。
“大娘娘的安排,自然是最好的。”
這種時候,越是慌亂越顯得心虛,倒不如一筆帶過,反而不容易引人疑慮。
果不其然,劉娥見他這副樣子,也沒有再多說。
問了問他的課業,隨後便將趙禎給打發回去了。
夜色降臨,在宮人的服侍下,趙禎沐浴更衣,躺在了床上,心中卻還想著白天發生的事。
看來,那場談話不僅對他有所影響,對於劉娥來說,也產生了一些改變。
趙禎展露出了一定的政治能力,的確爭得了劉娥的正視。
但是,也讓劉娥對他更加上心了幾分。
這種上心和以往的關切不同,而是在涉及政事的方麵,她會更多的考量趙禎有沒有政治用意。
這是一件好事,就像寇準這次致仕一樣,說明劉娥能夠聽進去趙禎的一些意見。
但是同時,也更加考驗趙禎的政治功力。
因為隻要他做的稍稍出格一點,那麼,這種上心立刻就會轉化為試探和提防。
現階段來看,趙禎自己的確摸索出了一些和劉娥相處的原則。
但是,他這位大娘娘,麵對自己突然轉變的兒子,隻怕心裡也在猶豫,之後對趙禎管束的尺度在哪……
皇家關係啊,真是複雜的讓人頭疼!
把被子蒙到頭上,趙禎索性閉上眼睛不再去想。
他這具身體,現在才十二歲,好好睡覺才是正理!
接下來的幾天,日子按部就班的過著。
意識到劉娥還沒適應他這種新的表現之後,趙禎也就收斂了許多,老老實實的乾自己的事。
朝政上頭,他就像之前當太子的時候一樣,幾乎不再發表任何的看法。
一切似乎風平浪靜,但是,又不乏小小的波瀾。
比如,大臣們發現皇帝上朝的態度大不如前。
幾個月前新官家剛剛登基的時候,早朝幾乎次次必到,而且禮儀端正,一絲不苟。
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官家越發懈怠了,不僅時常傳命免朝,而且,上朝的時候儀態也鬆鬆垮垮的。
諫官和宰執大臣見到之後勸上幾句,官家就端正片刻,但也隻能撐上片刻,便又重新變得昏昏欲睡。
這種狀況,甚至讓外朝不少大臣開始瞎猜,官家是不是身體不佳,紛紛上了奏劄詢問。
然而得到的答案,都是官家身體康健,並無不妥。
於是,輿論的風向悄悄的開始發生變化。
畢竟,朝堂上還是有聰明人的,先皇駕崩之後,朝中大小事宜全由太後處分,所謂早朝,其作用也從議政變成了訓政。
說白了,就是各個衙門將接到的旨意,當麵向皇帝再次確認一下就完了的事。
但是,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環節,卻應是被拖延的一次就開一兩個時辰,偶爾甚至還能開到午間。
如此高強度的坐朝,彆說官家尚幼,就算是已然成年,也很難不生出懈怠之心。
於是,紛至遝來的奏劄,就被送到了中書當中。
“據說,昨日侍禦史知雜事蔡齊,親自送了奏劄到政事堂去,把宰執大臣們都罵了一通,也虧得當時輪班知印的是馮相公,笑嗬嗬的聽著,要換了彆人,怕是免不了要鬨上一場。”
崇政殿中,趙禎結束了經筵,聽到一旁劉從願帶回來的消息,他臉上不由浮現起一絲笑容。
在靈堂守喪期間,他借著腦中那塊龐大的記憶,將朝中一些重要的人物都了解了一下,蔡齊就是其中之一。
宋朝的官製設計當中,充滿了相互的製衡,宰執大臣地位雖高,但是,也不是肆無忌憚。
在內有皇權牢牢控製著宰執大臣的任命,在外,則是禦史台的官員,時時刻刻的盯著他們。
依宋製,中書門下掌民政,對於普通的官員幾乎擁有絕對的壓製,但是這其中,並不包括台諫官。
台諫官的任命,是直接由皇帝控製的,宰執大臣不得乾涉,甚至就連舉薦和議論,都是被禁止的。
這一條,同樣也是祖宗家法。
這幫人,彆說是宰執大臣了,就算是皇帝,他們也是想罵就罵。
剛好,這位蔡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蔡齊,大中祥符八年殿試第一,欽點狀元出身。
當初登第之時,曾被趙恒譽為宰相之才,禦賜金吾衛士護送,為其清道傳呼,許跨馬遊街。
後世狀元遊街的先例,也就是從他開始的。
如今趙禎沒記錯的話,他登第時是二十五歲。
至今為止,入仕不過七年,卻已經做到了禦史台的二號人物……侍禦史知雜事。
這是僅次於禦史台長官禦史中丞的官職。
此人性格剛正,對上不媚,對下寬仁,稱得上是一個標準的宋代士大夫。
曆史上,他也的確官至參知政事,位列宰執。
不過,蔡齊會跑到政事堂去指著馮拯等人開罵,也的確是趙禎沒有想到的。
要知道,就在前些日子,這些台諫官,可都還一個賽一個的上奏,勸諫他這個皇帝應該勤勉,不能總想著翹班,沒想到這會,矛頭就變了。
與此同時,趙禎也默默的對這位馮相公感到一陣同情……
明明事兒都是丁謂乾的,結果,卻讓他來背鍋,實在是有些慘。
不過,馮拯的性格和丁謂不同,雖然趙禎知道,馮拯並非像看著那般好說話,但至少在朝中看來,他的確是個笑麵佛。
因此,蔡齊罵他一頓,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更何況,鬨出了這麼大的動靜,稍微消息靈通一點的,肯定就能打聽到,通過各種理由延長早朝時間的舉動,是丁謂乾的。
這頓罵是對誰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所以,雖然挨罵的是馮拯,但是隻怕心裡憋著氣的,卻是丁謂。
他在中書當中橫行霸道慣了,這口氣想要咽下去,隻怕不是那麼容易的……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