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銅(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奧地利帝國農業方麵的發展除了弗蘭茨的不斷乾預和皇家科學會的貢獻以外,與兩位農業大臣的努力也分不開關係。

汀達爾負責行政管理,孟德爾負責技術的研發。

汀達爾是農場經理人出身,後來發跡成為農業大亨,對農業和市場十分了解。

汀達爾本身並不缺錢,或者說相比錢他更看重權力本身。汀達爾畢生積攢下的財富與奧地利帝國農業大臣的權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現在的他隻要一紙公文就能讓無數個曾經的他破產,甚至投河自儘。

在汀達爾看來那些為了錢連命都不要的貪汙犯才是瘋了,當然他也很感謝那些蠢貨,否則像他這樣的小人物下輩子也不可能混到這種地位。

對於弗蘭茨,汀達爾充滿了崇拜和敬畏,在後者眼中前者比教會和政府宣傳得要更加偉岸。

孟德爾則是和弗蘭茨淵源頗深,從最早的培育良種,到後來上大學時來自皇室的資助,前者一直受到後者的恩惠。

在孟德爾和弗蘭茨指導下,所有奧地利帝國的農作物和牲畜都在嘗試雜交。雖然聽起來有些離譜,但實際上卻是卓有成效。

孟德爾本人對於生物學還是很有研究,這一世他並沒有因為家貧而輟學,更沒有去學什麼古典哲學,而是一路暢通地在奧地利帝國的最高學府中學習生物學。

此時的孟德爾絕對算得上是專家中的專家,不過所謂技術監督並不是需要他逐個指導農業技術的開發,而是確保這些研究不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比如奧地利帝國關於永動機的研究就有幾十項,但全部沒有通過,因為根據技術官員的審查,這些研究在理論上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至於是否會出現學閥這一點弗蘭茨並不擔心,因為除了一些秘密研究以外,其他的研究都是平行展開的,多部門投票決定,除了弗蘭茨以外沒有人具有一票否決權。

當然如果實在走投無路,還可以考慮在《自然》、《科學》公開發表文章證明自己。

這些學術期刊弗蘭茨會定期邀請一些國外的知名學者參與編撰,想在這上麵舞弊的可能幾乎為零。

除此之外弗蘭茨還引入了學術監督和問責機製,對於學術壟斷和學術不端,以及學術造假的行為必須嚴懲。

養兔業和養魚業也有起色,但是對比其他畜牧業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看。尤其是奧地利帝國的淡水魚養殖,一直到現在也沒擺脫虧錢的境地。

不過總體來說問題不大,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工業時代奧地利帝國的鋼鐵需求量猛增,不過隨著發電機的問世和製氧技術的進步,奧地利帝國的頂吹轉爐法也基本完成。

頂吹轉爐法和之前奧地利帝國采用的堿性平爐法(馬丁法)相比是全方位的進步,不但效率更高、耗能更低、品質也更加穩定。

唯一的問題是技術不太成熟,時常會發生一些難以想象的事故。即便如此,此時奧地利帝國的鋼材產量也是世界其他國家無法想象的。

曆史上1850年英國的生鐵產量為225萬噸,是法國的四倍,奧地利帝國的十倍,普魯士的十一倍。

不過此時奧地利帝國的生鐵產量已經遠超英國達到了驚人的410萬噸,所以弗蘭茨才敢這樣的肆無忌憚大搞建設。

而且隨著資金的不斷注入這個差距會越來越誇張,直到其他國家也開始技術革新。

在製鋁業方麵,由於西門子發電機的出現,曾經價格堪比黃金的鋁僅僅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價格就下降了四分之三。

弗蘭茨很清楚電解法製鋁的秘密瞞不住,實際上如果不是皇室工廠保密工作做得夠狠,這項技術早就傳開了。

與其繼續整天小心翼翼地發點小財,還不如擴大生產、降低價格、提高準入門檻來構築自己的堡壘。

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奧地利帝國的資源在後世看來似乎非常齊全,但在1850年奧地利帝國是一個非常缺乏銅礦的國家,捷克、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的銅礦還未被發現。

斯洛伐克的銅礦已經枯竭,僅有蒂羅爾和施蒂利亞兩個埋藏深、品質低的小銅礦。

曆史上奧地利帝國的銅產量不到英國的一百分之一,不到普魯士的五分之一,如果不是弗蘭茨從真臘和日本弄來了大量的銅,奧地利帝國發行銅幣都困難。

然而即便是從真臘和日本購入大量的銅,但是無法滿足奧地利帝國發展的需要,更彆說是接下來的電器時代了。

維也納,霍夫堡宮。

弗蘭茨並不喜歡開會,而且此時蒸蒸日上的奧地利帝國也沒有到非開會不可的程度。

事實上中低級官員們都覺得皇帝懈怠了,自從大婚之後就很少把各部的大臣召集起來開會。

隻有各部的大臣們才清楚弗蘭茨並沒有荒廢政事,隻不過在西班牙戰爭和反法戰爭之後奧地利帝國確實沒什麼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弗蘭茨在閱讀各部的報告之後都會單獨找各部的大臣詢問詳情或是委派任務。

不過這一次需要多部門協同行動,所以弗蘭茨就召開了禦前會議。

其實內容也很簡單,弗蘭茨嫌棄日本人和真臘人開采銅礦太沒效率,弗蘭茨想幫幫他們,搞一個聯合開發公司。

不過這一次不隻是入股分紅,奧地利帝國還會將冶煉廠直接建到真臘和日本去直接提高當地的生產效率。

“陛下,恕我直言。我覺得在國外設廠的行為可能導致我國的技術泄露,這樣可能對我國不利。”

科技大臣沃尼克公爵先站了出來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弗蘭茨萬萬沒想到是這個沃尼克公爵先站出來反對自己,反對的角度還這麼清奇。這是十九世紀怎麼還能扯到技術泄露上去?

“技術泄露?”

弗蘭茨一說這個,沃尼克公爵就氣不打從一處來。

原來是之前弗蘭茨大婚,日本使團的成員在慶典結束後並未直接離開而是四處亂逛。

如果隻是亂逛也就算了,他們還從國家圖書館中盜取了大量技術、軍事類書籍,甚至有人潛入工廠想要複刻奧地利帝國的機械模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