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18章 要黃油!不要大炮!

第18章 要黃油!不要大炮!(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奧地利帝國的殺蟲劑研究相對順利,除蟲菊和魚藤哪怕到今天也是應最廣泛的天然殺蟲劑。

由於最初就選擇了最正確的目標,所以省去了很多彎路。隻不過魚藤也開始作為入侵植物入侵奧地利帝國的鄉村地區。

在奧地利帝國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喜歡用利用其特性在小河溝中捕魚。

但真正讓這種植物在奧地利帝國擴散開來的原因是可以利用它去彆人家的魚塘偷魚.

農作物方麵除了擴大了甜菜、玉米、向日葵的種植麵積以外,其他方麵和曆史上差彆不大。

之所以擴大了這三種作物的種植麵積,主要是這三種作物在輸出糖、澱粉、油的同時還能提供大量的動物飼料。

向日葵最初是被作為一種花卉引入奧地利帝國,但很快餓到不行的農民們便趁著夜色偷老爺家花園裡的葵花籽吃。

後來老爺們乾脆把種子賣給農民讓他們自己種

葵花籽是優秀的油料作物,但是當時奧地利農民並不清楚,地主們也更習慣於用油菜和亞麻榨油。

一直到十九世紀末終於有人做了個統計發現葵花籽出油率相當可觀,並且發明了專門用於葵花籽榨油的機械,向日葵才真正被列入農作物的行列。

正因為如此曆史上奧地利帝國向日葵種植麵積非常有限,不過此時在富哦纜車的乾預下奧地利帝國已經是歐洲向日葵種植麵積第二大的國家了(不含俄國),在解決匈牙利問題之後超越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一指日可待。

十九世紀的西班牙人種向日葵並不是為了榨油,實際上西班牙人很喜歡嗑瓜子,他們有可能是當時歐洲唯一一個會嗑瓜子的民族。

當時絕大多數歐洲人都是用手剝,以奧地利帝國為例,德意誌人會把葵花籽放進烤箱和肉品、香料之類的一同烤熟後食用。

意大利人則會直接把葵花籽用油將其連皮帶肉一起炸酥,然後直接帶皮吃掉。

至於外萊塔尼亞的其他民族則通常會選擇將其碾碎,然後混著其他東西一起做成麵包或者糊糊。

十九世紀西班牙的向日葵和西班牙艮米差不多,都屬於不那麼正經的零食。

向日葵相較油菜的優勢拋開那些十九世紀人根本聽不懂的健康因素不談,其最主要的優點在於皮實。

向日葵本身具有極強的抗逆性與適應性,除此之外病蟲害少,並且遮蔽性強,能有效對抗雜草。

而對於弗蘭茨來說最重要的是向日葵的副產品可以當飼料,這對於奧地利帝國養殖業非常重要。

奧地利帝國的畜牧業在弗蘭茨的乾預下可謂是多姿多彩,養豬業和養雞業的異軍突起讓吃肉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尤其是養雞業的發展速度甚至可以用恐怖來形容,周期短、轉化率高,隻要形成規模效應很快就能讓財富成幾何倍數增加。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巨大的風險,一旦出現雞瘟或者禽類傳染性疾病,一夜之間就能感染整個雞場讓數萬隻雞歸西。

過去農村有句老話“家有百萬,帶膀的不算”便是道出養雞業的殘酷。

巨大的風險一次就能讓投資人血本無歸,而且雞的價格較低,不形成規模效應很難賺到大錢。

好在弗蘭茨並不缺錢,而且早期幾次團滅也讓他積累了經驗。

弗蘭茨回憶起了一種土方法:白酒+大蒜汁兒。基本上可以認為這是給雞用的抗生素,實際上也是這麼一回事。

這種方法一直到21世紀早期依然在使用,不但材料容易獲得、製作簡單,而且效果拔群。

除此之外弗蘭茨還請了維也納獸醫學院的專家來建立一套適合養雞場的設計和維護方案。

奧地利帝國在1765年就已經建立了獸醫學院,隻不過這個獸醫學院的存在感並不強,多半都是大地主送自己家族的子弟來學習,所教授的內容也都是東拚西湊來的。

弗蘭茨直接將獸醫學院和其他幾所農業學院合並成了奧地利帝國農業大學,讓這些農學家更方便交流,同時設立嚴格的審查標準保證人才質量。

奧地利帝國的養羊業和養牛業倒是沒什麼變化,非要說變化的話那就是飼料的變化。

由於弗蘭茨的乾涉,奧地利帝國的畜牧業規模明顯膨脹了不少,代價就是所需的飼料也必須增加。

像是現代畜牧業,尤其是老美那樣動不動用玉米、大豆作飼料,在此時的奧地利帝國根本是不可能的。

畢竟有些人還吃不上玉米和大豆呢。

於是乎製糖廠的甜菜殘渣、酒廠的酒糟、榨油廠的廢料統統成為了新的飼料,一方麵避免了浪費,另一方麵又促進了商業循環在實際上降低了生產成本。

離心機最初被發明出來是用於化學實驗中分離液體中的雜質,當初的那位發明者怎麼也想不到他的發明會被後世用來製造黃油。

在過去人們需要先將牛奶放在一個巨大的淺的盤子中,然後靜待所有乳脂浮上來,再用特製的漏勺將其撈起來放進一個罐子裡等待發酵,最後攪拌成黃油。

現在這個過程大大簡化了,由於成本夠低整個歐洲的市場上都是奧地利帝國的黃油。

弗蘭茨本人對黃油這種東西並不是很感興趣,不過黃油在奧地利帝國,乃至歐洲卻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商品。

連小胡子在賭咒發誓的時候也會說“要大炮!不要黃油!”

總之黃油在此時的歐洲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種硬通貨,弗蘭茨萬萬沒想到甚至有奧地利經濟學家提出將黃油錨定為一般等價物向全歐洲發行貨幣。

雖然覺得有些荒唐,但實際上弗蘭茨從黃油上賺到的錢比煙、酒、糖、茶任意一項都要高得多。

煙就不說了,此時香煙的市場還沒打開。弗蘭茨本想借著1848效仿美國給士兵發煙借機傳播,結果由於軍中有多名皇室成員坐鎮愣是嚇得沒人敢抽。

畢竟奧地利人基本都聽過那個傳言,而且此時維也納還亂成一片,隻要腦子沒什麼問題的人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展現自己。

在啤酒方麵,奧地利帝國的皮爾森啤酒徹底的征服了從北德意誌到南意大利的所有市場。

然而比起征服了整個歐洲的黃油還是稍微差了那麼一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