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喜唐 > 第43 章 忠臣之言?
背景色:字体:[]

第43 章 忠臣之言?(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一場大雪讓西域成了一片靜謐之地。

雪下的很大,風也很大。

蒼白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

孤獨的狼走在寒風中,時不時仰頭發出一聲悲嚎。

可始終沒有回應。

忽然間,孤狼揚起了頭,猛地豎起了耳朵。

帶著狐疑之色歪著腦袋傾聽著來自遠方的聲音。

大地輕微的震動了起來。

雪原上的孤狼猛的夾起了尾巴順著溝壑。

飛快的朝著遠處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遙遠的大地上突然出現了一道黑線。

等到風雪變得小了些的時候,黑線就變成了三個巨大的方塊。

中間一個,左右各兩個。

霧氣在方陣上彌漫。

那是戰馬和人呼出來的熱氣。

三個方塊就如三個巨大的車輪。

踩碎了結冰的枯草,也震碎了這藏著大雪的陰雲。

如洪流一般湧了進來。

黑、白、綠三色軍旗變得清晰起來。

在中間那個巨大的方塊裡高高豎起。

巨大的車駕上,貴氣的人正在昏昏欲睡。

大旗頂著寒風,獵獵作響。

上麵的新月和星星不斷的抖動著。

“頭,大食人來了。

我見過他們的旗幟,他們的王曾經給我朝進貢過。

那時候他們路過西域,打的就是這樣的旗幟。!”

(pS:《舊唐書·本紀·卷三》:貞觀十三年大食人開始朝貢。)

陳摩詰點了點頭:

“走吧,回去告訴大總管,大食人入侵我大唐國土了。

人數很多,但也絕對沒有十萬!”

“頭,是總管,小心些!

那些禦史我看著不是好人,小心他們拿著這個整你!”

陳摩詰回過頭,望著一直跟著自己的小兄弟。

知道他是好心。

但他這樣的人,這樣的性子在官場注定不會有大出息。

陳摩詰忍不住教導道:

“小狗啊,假如今後你去了六部當值,六部都有左右侍郎。

難不成你見了左右侍郎都非要把左右喊清楚?”

“那應該是?”

“見了左侍郎喊左侍郎,見了右侍郎喊侍郎。

今後在大軍裡也是,隻要是總管的,全部在前麵加個大。”

“那軍中的禦史?”

陳摩詰冷哼一聲:

“他們比你聰明多了,他們出了關隴之後就改了口。

咱們軍中總管最大。

陛下未設大總管,不喊大總管喊什麼?”

小狗撓著頭,笑道:

“明白了!”

“你不明白,實話告訴你,官場的規矩多著呢?

你這次有了軍功,中山王記得你名字。

今後要是有幸去了長安,要學的可不止這些。”

小狗連忙點著頭,嘴裡說著他知道了。

陳摩詰知道,其實他什麼都不知道。

官場那攤子就是給聰明人準備的。

個個都是玲瓏心,笨蛋是混不下去的。

大食人已經來了,陳摩詰的心也亂了。

這西域光是一個突厥就足以讓安西兵騰不出手腳來。

這大食人也來了,大唐的這點人馬要防誰?

怎麼防?

大兄隻有三千人,左右沒有步卒護陣,就連管理後勤的輔兵都沒有。

三千人頂在前麵。

一旦頂不住除了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雖然有三萬的安西兵,但西域太大了。

彆看這三萬人很多,分散出去。

一個城池根本就分不到幾個人。

且末城那麼重要的地方也隻有五百人。

分兵而戰,是先殺突厥,還是先趕走大食人?

其餘部族到時候會乖乖的不動?

龜茲的狼煙又升起。

顏白這一次升起狼煙不是示警,而是告訴所有的關隘要準備了。

西域這邊的戰火要來了,要打仗了。

五日之後,狼煙到達武功縣。

聖旨下來了,所有休沐的官員必須全部回到自己的衙門忙起來。

責任到人製,誰負責的事出了問題,誰擔責。

不到朝會的日子,群臣全部聚集在太極殿。

軍務上的事情其實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

這次的君臣議事主要商討的是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要準備如何解決。

“陛下,臣有話要說!”

李承乾看著褚遂良低聲道:“講!”

“陛下,根據最新的消息來看,河西之道已經被鉗製,商道已經被斷絕。

從六月起,西域來長安的商隊一日比一日少。

北有薛延陀殘留的部族虎視眈眈。

西有突厥在不斷吞噬壯大。

南邊有吐蕃的五萬之眾隨時準備下山!”

褚遂良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如今軍糧隻能運到涼州,再往西風險就更大。

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難行,老天也不作美……”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擺擺手直言道:

“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這是事實。

中書令你要說什麼就直言,眾人都在,剛好一起商議一下!”

褚遂良扭頭望著眾人,低聲道:

“你們都在說好的,都在說這裡要怎麼弄,那裡應該怎麼做。

可唯獨不言儲君。

如此,你們不敢說的,那就讓我來說吧。”

“貞觀十四年我朝開始在西域安置府兵,名為安西兵。

芳華易逝,轉眼十多年過去,安西兵多為老兵。”

“如今,國之儲君深陷險地。

顏白隻有三千騎兵,後勤糧草皆無。

在浩瀚西域就如石沉大海,萬一……”

褚遂良猛地抬起頭:

“西域自長安數千裡路途,就算騎兵不要命的送情報。

一旦惡事發生,我等知道那也是三月之前的舊事了!”

“萬一,萬一顏白兵敗,儲君被俘,發生了我等不敢言的大事,陛下,這個情況不得不思量啊!”

李承乾點了點頭,淡淡道:

“繼續說?”

“陛下少子,如果儲君在西域出事,我朝又將如何?

怕那時我朝關於儲君之爭又將禍起蕭牆。

怕是這盛世毀於一旦啊……”

“陛下啊,眾人都是報喜不報憂。

國之事無小事。

臣懇請陛下要思量,提前做準備,才能有備無患啊!”

褚遂良的話語在大殿回蕩。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望著褚遂良道:

“中書令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就是陛下要思量這種可能,要提早做好準備。

臣建議,今後可讓衡山王入朝聽政!”

朝堂落針可聞。

褚遂良今日的話語可謂大膽至極。

但話糙理不糙。

李厥如果出事,名分如果未定,和皇帝留著一樣血脈的魏王,晉王都有可能上位。

不管他們願不願意。

事關傳承,身後就會有人頂著兩人往前。

血脈傳承。

這兩位和如今的皇帝陛下都是太上皇和文德皇後的血脈。

所以,褚遂良建議衡山王入朝聽政。

衡山王李象就算是再不堪。

他最起碼也有一個長子的名分在那裡擺著。

他是皇帝的長子血脈。

“諸位認為中書令所言如何?”

長孫無忌和來濟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齊齊走了出來。

加上站在朝堂之上的褚遂良,三足鼎立。

觀望的臣子開始走出。

李承乾想罵褚遂良,但李承乾知道褚遂良說的沒有一點錯誤。

甚至可以說是忠臣才敢說出來的話。

就如魏征氣自己的父皇一樣。

話聽著很生氣,道理卻是對的。

褚遂良的話沒錯,可李承乾心裡卻一點都不開心。

難道自己的兒子真的要死在西域?

“上官儀擬旨,即日起衡山王入朝觀政,散朝!”

“陛下英明,吾等恭送陛下!”

李承乾衝到書房,憤怒的他推倒了書房一切他能推的動的。

李承乾心裡何嘗不清楚。

李厥若是回不來國朝必有禍亂。

今日,李象開始入朝聽政又何嘗不是禍患的根源?

等李厥回來李象會舍得手中的權力麼?

就算他舍得?

推著他往前的得利者會舍得麼?

這問題最後不還是落在自己的身上。

李承乾的臉越來越紅,心裡的那股子燥熱突然就湧了出來。

李承乾哇一聲吐出一口鮮血。

腦袋就如要炸了一般。

望著手心的那抹刺眼的紅,李承乾喃喃道:

“朕還不到四十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