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國喪(1 / 1)

推荐阅读:

東西兩線,唐軍都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局勢看起來一片大好。
枋頭之戰後,唐軍甚至已經能夠直接威脅鄴城,至於另一個重鎮晉陽,已經完全被西路唐軍圍困。
兩軍幾次正麵作戰的失利,更是讓劉玄機察覺到,過去的幾年裡,大唐連著開疆擴土,兩國的實力此消彼長。
不單單是國力上的差距,還包括軍隊整體性上的。
這其中的因素也有很多,北漢的情況劉玄機也清楚,當年跟他起家的精銳經過這麼多年征戰實際上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現在的漢軍主體已經是後麵補充的。
漢軍最強的時候,反而是立國以前,作為燕軍的階段。連續擊敗唐軍北伐,使得天下第一的大唐被迫采取守勢。但也就是在立國之後,漢軍連續出擊南征,卻也都沒有能取得什麼戰果。反而是損兵折將。
因此立國之後,因為戰事損耗,大量精銳戰死,先後兩次大規模的擴軍,軍隊數量增加,但戰鬥力增長的卻並不顯著。加上各級武將的腐化,更是讓軍隊的成色比起之前來一言難儘。
特彆是在枋頭之戰後,漢軍雖然仍舊保持著較強的戰鬥力,但劉玄機心裡清楚,多種因素加持之下,漢軍在對戰之中已經落了下風。
整個五月,東路唐軍都在不斷的向前推進,並於五月中旬,攻克朝歌。五月下旬,李元徽領侍衛親軍、帳下軍、背嵬軍、神策軍、神武軍、捧日軍、天武軍、玄甲軍、龍捷軍以及王府護軍,右威衛二十五個折衝府,共六萬餘人。與劉玄機所領的六個開府軍八萬餘漢軍對峙在安陽、蕩陰一帶。
朱德裕、常雁衡則率領左右武衛會同淮陽郡王李珩所領的偏師,六萬餘人進圍黎陽。
守黎陽的是北漢開府大將軍朱超石和其麾下七千多兵馬,但要命的是糧食隻有兩個月的。正常情況下如果唐軍不打過來,夏麥收割之後糧食就有的吃了,更晚些等到秋天又有新糧,但偏偏唐軍打過來了。
劉玄機試圖解圍黎陽就要先驅逐李元徽親領的唐軍精銳。
雙方的兵力分彆是六萬和八萬,漢軍略占優勢,但真正打起來勝負還是很難說的。可黎陽又不能不救。
好在這時候援兵到了,劉玄機令鎮守上黨的韋孝矩出兵襲擊唐軍後路,自率大軍迎戰李元徽部,又調征北大將軍朱靈石率軍救援黎陽。
朱靈石和朱超石作為兄弟,肯定是玩了命的救援,而其麾下的兩萬步騎還都是幽州邊軍精銳。
朱靈石原本坐鎮幽州,也是枋頭失利之後才將其調往鄴城。
與朱靈石一起南下的還有驍騎大將軍斛律金和他麾下的兩萬部族騎兵,兩軍合計四萬人直衝黎陽,劉玄機率軍主動進攻唐軍。
在挨打了一個多月之後,漢軍發起了最為強勁的反撲。唐軍麵對漢軍突然發起的攻勢,雖然兵力並不占優勢,但靠著兵馬精銳,士氣高昂,聲勢竟然不輸漢軍。
朱靈石則率軍解圍成功,裡應外合的將朱超石所部拔出,隨後且戰且退,在朱德裕和常雁衡的追擊之下一路北上跟劉玄機彙合。
朱德裕和常雁衡率左右武衛也趕到了戰場,武德六年的那長白溝之戰也就是現在雙方對峙的區域,時間卻已經過了將近八年。
八年後,攻守再度易形,這也代表了戰略主動權再次被唐軍拿到手中。
漢軍則坐擁優勢兵力,卻深溝高壑,成了堅壁不出的一方。
晉陽,李三郎率軍圍困,並連續發動強攻,卻始終都沒能破城。兩線戰事一直持續到八月。
親征的大唐皇帝李三郎命行軍大總管李懷真統轄諸軍繼續圍城,而皇帝本人則星夜馳奔,趕回了長安,留守長安監國的晉王李承誨病重。
李玄慶很詫異,為什麼一向身體康健的長子會突然就病重了。
等回到長安之後才知曉,原來是中毒。李玄慶大怒,下令徹查,但這一查就的結果就更讓李玄慶怒不可遏。
李承誨中毒,是因為被他自己的妻子,晉王妃動的手腳。
晉王妃出身京兆韋氏,是勳國公韋成的孫女,這位出身高貴的韋氏女有個問題,就是善妒,性格還比較強勢,李承誨又喜歡府裡的側室孫氏。因此就有些冷落正妻。
韋氏女不喜歡孫氏,直接命人在給孫氏的飲食裡下毒.而巧合的是李承誨剛從宮裡回來就進了孫氏的院子,跟孫氏一起用了飲食.結果就是突發重病,一眾太醫束手無策,後來才看出是中毒跡象。
監國的皇子出了問題,皇後薛氏無奈之下隻能命人送信給皇帝,薛氏懷疑過下毒的人可能跟東都有關,李玄慶這才急忙扔下戰事不管直接先回到長安處理。
但這事情一查,居然是李承誨這小子自己後院不寧。
幾日後,李承誨還是沒救過來,薨了。
李玄慶對此是又心痛,又氣憤。他對長子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並且李玄慶本人子嗣不多,隻有三個兒子,兩個嫡出,一個庶出。
除了嫡長子之外,另外兩個兒子年紀都不大,嫡次子還不到十歲,庶出的更小,隻有三歲。
李玄慶一直內心深處想要立長子為太子,但顧忌太多,一直都沒敢替。
但封他為晉王,又命其為伐魏大元帥,實際上已經是在給兒子鋪路了。
可千算萬算,這一直器重,用心培養的長子,居然死在這種事情上。
李玄慶的心態簡直要崩了。於是就有了,晉王府的女眷全都“自請”殉葬。甚至包括晉王妃這個韋氏貴女。
這明顯是不合常例的。
但京兆豪族韋家甚至都沒有提出半點質疑,勳國公韋成也在惶恐之中服藥自儘了,也算是用自己的命給家族免去了一場災禍。
晉王李承誨“病逝”之後,李玄慶也對北伐的事有些意興闌珊,下詔將軍務全都交托給趙郡王李懷真,本來還打算在京城盤桓些時日,然後就回前線主持大局。
至於長安有幾個宰相留守想必也沒什麼問題。
但緊接著,身體一直不怎麼好的薛皇後因為長子故去,哀思過度,進而臥床不起也病重了。
還沒等李玄慶北上,薛皇後就崩了。
薛皇後跟李玄慶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臨終之際給李玄慶囑托是:“勿使我兒與其阿叔相爭.”
一個月內,連著喪子又喪妻,李玄慶本人是悲痛欲絕。
在辦完了薛皇後的喪事之後,直接下詔兩路大軍班師。畢竟連著大喪,這時候也的確是不適合繼續用兵。
李元徽在收到這班師詔書之後,也是無可奈何,眼下的局勢唐軍是占據優勢,但卻拿深溝高壑,堅壁不出的漢軍沒辦法。
雙方基本就是在進行消耗戰。
唐軍並不怕打這種長久對峙的大戰,守著水路運糧給養完全跟得上。
但現在既然出了事,黎陽和朝歌又拿下來了,就此退兵也說得過去。
於是李元徽留下劉伏威和陳瑱分守黎陽和朝歌,徐乾德守枋頭,張瓊守雍榆城,並留下了足夠多的兵力。而後還軍洛陽。
貞觀四年的大唐兩路北伐結束之後,雙方在實際控製的區域邊界又進行了多次戰役。
先是韋孝矩和楊侃兩人率步騎兩萬走聞喜道攻河東失利退走,玉璧守將徐懋公又率軍追擊,但被楊侃擊退。
貞觀五年,趙郡王李懷真率四萬步騎拔西河郡,楊侃韋孝矩率軍馳援,李懷真自率軍圍離石,命徐懋功、宇文蕭率軍阻擊,雙方在中陽交戰。直到北漢西河太守自刎,城中軍民出降,楊侃和韋孝矩才率軍退走。
離石的位置距離晉陽很近,且靠近黃河不遠,打下這裡大唐也就在並州多了一個支點,但對於整體大勢上的影響不大。
東線戰場,漢軍數次試圖奪回黎陽、朝歌,但兵力卻都很有限,因此無功而返。
兩國之間零零散散的戰事一直持續到貞觀六年。
九月,太上皇李源不豫,李元徽令人通知楚王李智積和趙王李承安,並帶著次子李承道前往長安。人在洛陽的李承乾、李承泰、李延宗、李長恭儘皆同行,王佛保、韓全、段武達、尉遲敬四總管領護衛八百人隨行侍衛。
一路疾馳,於九月中趕到了長安。
太上皇李源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李元徽緊趕慢趕還是趕上父親的最後一麵。
病榻前,皇帝和昭陽長公主已經衣不解帶侍疾數日,一眾公主、皇子、皇孫都守在武德殿。
李元徽帶著一眾小輩直接馳騎入宮,見到李源的那一刻,他終於是鬆了口氣。
外麵的眾人聽到腳步聲,看到李元徽來了急忙讓開路,李源看著他,眨了眨眼,然後笑了笑。
“四郎.”
李元徽闊步上前,來到塌前,李源伸出手,李元徽順勢握住,隨後李源又看向了一旁的李雲寧和李玄慶。兩人也伸出搭在一起。
貞觀六年九月,太上皇李源崩逝於武德殿,廟號高祖,諡“神武”,與太穆皇後一同歸葬於獻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