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在秋收動手,自然是打著因糧於敵的算盤,最少也得讓敵軍不能安穩的進行秋收。
為了保證秋收的順利,李元徽遣大軍駐紮在濡須水的東關一帶。
各部沿著濡須水兩岸,夾水下寨。
隨後又命郭興率天柱山營駐守曆陽,徐州左營、徐州右營駐防廣陵和江都,並親自巡視了一下沿江各處的防務。
確保曆陽和江都不會給敵軍可乘之機。
而濡須塢,則是李元徽給東魏軍準備的主戰場。
濡須塢的位置,在濡須水流向長江的入口處。
東漢建安十七年由孫權派人築以拒曹的關寨,卡住濡須河口,形成東關,當時又名濡須城,又因其寨似“偃月“故稱為偃月城或偃月鎢。
原先城上還刻有“濡須塢“三字,相傳字為孫權所書。
大燕一統之後,濡須塢就廢棄了。
早在七月李元徽就人重新修築關城,也就是濡須塢。因為這一地區防禦核心就在於關城。
這種塢城都是緊靠岸邊,背水而立,麵向平地。實際上是半水半陸。濡須塢之所以被稱為偃月城或偃月鎢,是以為是在水邊築起一道弧形塢牆,作為防禦工事,臨水一側,船隻可以駛入塢內,靠岸停泊。因為水中無法築牆,故在淺水處立柵,留有柵口可以通行。
這也是為什麼濡須水又被成為柵水,濡須口被稱為柵口的原因。
當然,孫吳所修築的關牆是為了防北麵的強敵,李元徽修關牆是為了防南麵,所以側重點和防禦重點方向都是不一樣的。
但總體思路都是來自呂蒙的“夾水立塢”。
這一點,東魏軍自然也是明白的。
九月初,東魏天子曹元靜統大軍親征,大將軍水師大都督苗先雲,楚王曹成,吳王曹戎,司空張弘平隨侍,發水陸大軍十八萬,奔濡須口殺來。
大軍沿江而上,戰船數百,浩浩蕩蕩。
從江都到曆陽,再到濡須口,沿江的烽燧全都被點燃了。
也就是說東魏那邊剛出發,不到一天的功夫,幾百裡外濡須口的江淮燕軍就知道了。
李元徽看到烽煙燃起之後,心裡可算是石頭落了地。
“終於來了啊。”
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打過來的時候,整天都得惦記。
但知道他們來了以後,反而心裡頓時鬆了一下,等著打仗就行了。
幾日後,東魏水軍的戰船,一艘一艘的出現在濡須口正對的江麵上。
曹元靜和幾位大將,以及司空張弘平一道觀陣,眾人在看過燕軍的布置之後,全都麵露難色。
原本東吳夾水立塢的意圖是阻擊順著水流南下的曹魏船隊,以及防禦在河流兩河前行的陸上曹魏步騎。
而現在,濡須口在北人之後,換成江東人來打,對手才是曹魏.
“我聽說武帝當年曾經數次南征濡須口,都沒有取得功績?”曹元靜望著濡須口兩條支流上的關城問道。
張弘平道:“卻有此事。武帝和文帝,父子兩人曾經三次南征,對濡須口用兵,皆無功而返有幾次還是損兵折將.”
實際上,濡須口魏吳之間有四次大規模用兵。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四十萬大軍南征,號稱“飲馬長江”,在濡須口感歎生子當如孫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