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的幾兄弟都是以錢代工,不是吃不了這苦,而是家裡都忙活不開。
老楊頭把名冊和錢交上去,村裡三十幾個男人被烏泱泱的帶走,除了趙家,還有林家、馮家等一共八戶,都是用錢代工。
不分家父子幾個隻要出一個人就行,兩個兒子就是小的去,三個兒子就是中間那個去,要不就是最不得寵的孫子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多年偏心積壓的情緒一朝爆發便是燎原之火,聽說好幾家私底下已經把家分好了。
何二家去的是何卓,二狗子跟著娘在地裡乾活,他大了一歲,也懂事不少,知道自己不得奶奶喜歡。
婦人抬起來袖子擦汗,嘴裡罵了幾句臟話,但等到看到兒子後立即收聲,“狗子,你到樹陰底下坐著去。”
“娘,我不累。”二狗子曬的像一塊黑漆漆的炭,他很少再跟村裡的小孩子玩,成天不是跟爹娘上山撿柴就是下地乾活。
婦人看的又心疼又欣慰,她拿袖子在眼睛下擦了擦汗水,心裡是止不住的怨和悔,自家婆婆那麼狠的心,啥好事都讓給大房,壞事就往自家丈夫身上推。
不過好在如今已經分家,等丈夫回來,家裡攢幾年錢,也能給狗子娶一個好媳婦
聰明人自己會爭出一條路來,懦弱愚孝者是一輩子的不幸。
何二嬸被兒子兒媳這樣忤逆,自然不會把氣憋在心裡,她在村裡大聲抱怨,有背地裡說好的,也有跟著她罵的。
但不管咋說,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外出服役的男人。
天亮的越來越早,地也曬的越來越乾。
趙老四和楊氏在岷文縣呆了十幾天,除了休整兩個鋪子,就是招人,工錢不高,讀過幾年書的人自詡身份看不上這種小店鋪,其他乾活利索的人又不認字,好幾天才有人上門。
兩個城裡人,家裡也有些家底,認識一些字,會打算盤,本事還行,就是品德不好,看不起鄉下人。
楊氏頓時就懶的再問,將人勸走,還有一個是附近的村裡人,讀了幾年私塾,但家裡條件不好,要漲工錢,至少二兩銀子一個月。
大酒樓裡的賬房才三兩銀子一個月,掌櫃的工錢也不高,都是年底拿分紅。
楊氏這個小店子一兩五錢的工錢,包住再加上三百文的飯錢,月底還有分紅,外麵大把人的想乾。
她沒有點頭,有這錢,還不如請個有經驗的老賬房。
還有一個也是村裡人,跟爺爺學的字,不會打算盤,年紀也小,才十五歲,但說話做事有條有理。
楊氏跟他坐著聊了一會,覺得品行還不錯,就當場簽了契書。
胭脂鋪進出基本都是女客,掌櫃也得是女的才好,工錢也是一樣,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
趙老四又惦記上了許靈桃,“你說把大郎媳婦請過來……”
楊氏立即一巴掌拍醒他,“桃子才多大?孩子都沒生,你把人叫這麼遠的地方來,大郎能放心的下,人家兩口子還怎麼過日子?”
“我就是隨口說說,”趙老四為自己的話找補,“我這不是想著大郎這麼久都不出聲,還以為他不要媳婦了呢。”
“儘胡說,”楊氏坐在靠窗的位置寫寫畫畫,“我書上看到有一種布做的籃子,可以繡花,可以提東西,這邊好像沒有,我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來。”
花溪縣都是荷包和竹籃裝東西,還沒有布做的東西,楊氏看著有趣,畫了幾個花樣子,準備找個時間做出來。
趙老四心裡的壓力越來越大,“媳婦,你咋啥都知道。”
“書裡都有寫,隻是很多人不識字,就算認字,也不會看這種閒書。”楊氏遺憾的歎了一聲,“詳細的樣子記載也少,我隻能做出個大概,還有塗眼睛的胭脂,書裡隻寫過幾筆,也沒有詳細的說法。”
“這書裡還寫這些東西呢?有沒有寫咋掙錢啊?”
“寫了啊。”
趙老四正想洗耳恭聽,就見楊氏一本正經道:“書中自有黃金屋。”
得了,騙小孩了。
岷文縣離家比較遠,趙老四花了一天時間才到。
楊氏回家收拾好自己,就去整理蓉寶嘉寶的屋子,床上的大兔子隨意亂丟,書也放的到處都是,甚至還有一顆沒吃完的花生。
她的眉眼“突突突”的跳,簡直不敢想兩人是怎麼折騰的。
第二天去看吳氏才知道衙門招徭役的事。
“南方去年淹了好幾個縣,聽說還有疫病,幸好是往南方那邊逃災。”趙老四的麵色肅然,語帶慶幸,在生死麵前,誰都無法保持冷靜。
吳氏的心顫了顫,“咱們這邊沒有澇災吧?”
“這邊沒有。”趙老四擰緊眉心,“但朝廷要修固堤壩,也是預防大災,娘,咱們今年的糧食就不要往外賣。”
“不賣,賣不得。”吳氏心神大亂,“你家也多買點糧食。”
趙老四點頭,“我明天就去縣裡買幾袋糧食,之後看情況再說。”
年景不好,最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太源河壩口附近村子。
穿著粗布爛衣的漢子舉著鋤頭挖溝,旁邊還有挑泥巴,搬石頭的。
天熱,稍微動一下就滿頭大汗,光著膀子的幾人漢子脖子後背通紅,手掌和腳板也磨的生疼,剛想直起腰歇一口氣,衙役的鞭子就打在旁邊,“乾啥呢?快挖,快挖,彆偷懶啊!”
雖然沒有抽在人身上,但也把大家夥嚇了一個激靈,咬牙繼續乾活。
趙大和提著井水,手上的鑼鼓一敲,大家夥齊齊停住手上的活,拿著破碗去喝水。
有幾個人跟他相熟的人還想套套近乎,“大和,搬石頭也太苦了,你幫我換一個吧,都是村裡兄弟,親著嘞。”
趙大和冷著臉,“好好乾活,彆說這些有的沒的。”
活計都是大家夥抽簽抽出來的,趙大和提一嘴簡單,但外邊那麼多人看著呢,萬一鬨出來,自己這腰牌就彆想掛了。
喝水解手半炷香的功夫,衙役再次敲鑼,大家夥就得麻溜的從地上爬起身,繼續乾活。
喜歡趙氏發家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