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未來必定對寡人生出謀逆之心!”
“可亦為國之利器、重器!”
是非分明、絕不會聽信於庸人、奸臣,可成就良治;可是你看這小子的眼神,雙目凜然,無畏無懼;原來圓滑機變的外表下,藏著的一身反骨。
嬴政莫名想到扶蘇不想上課的事情。
難不成,扶蘇這小子,之所以不想上課,不是因為畏難、也不是因為貪玩,隻是單純地想要反抗寡人。
寡人怎麼早沒看出來扶蘇還有這麼一點呢。
垂旒之下,嬴政的眉頭皺起。
必須給他找個好老師,把他心中的逆反之想給扼殺。否則日後……
嬴政隻要一想未來扶蘇長大,他竟然莫名頭皮發麻,手腳發涼。
殿內忽地一片寂靜,朝中上下每個人,或有望著自己的腳麵,或有麵帶愧色、悄悄地低下了頭;更有人則久久地望著扶蘇。
作為秦國的宗正,一眾秦國王室宗親的祖輩,他一輩子見證了四代秦王。
現在,他慶幸在自己長眠於地下之前,居然見到了第五位秦王。
“扶蘇公子,言之有理。”
眾人驚愕,宗正今年還是第一次發表他那寶貴的意見。
扶蘇將感激的目光投向宗正。他的臉上布滿了黃褐色斑點、頭發一片花白,說起話來卻仍舊有中氣。
他一開口,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敬重,都側耳俯首靜聽。
就是嬴政,他也不敢怠慢宗正。因為王位的繼承,合法性與否,都是靠宗正來宣布。
連秦王都敬重、禮讓三分的人,其他大臣又怎敢怠慢。
不過宗正是從來在朝堂大事上不發表什麼言論,過去嬴政還對趙過說過宗正的缺點。
宗正整日坐在朝堂上,耷拉著腦袋,一坐就是一整天,大臣都商量完畢之後,他就跟著附和。
大臣都反對的時候,他始終沉默不說話。
結果,他竟然在這件大事上開口了。
“早在扶蘇公子諫言之時,老夫就已經聽出了弦外之音。扶蘇公子是想打造一個既能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國,還要創造一個能夠善於治理的國家。”
“凡有物,皆利弊相生。軍功爵製雖然強悍,可是卻極損耗我秦國國力。自長平之戰後,我秦國雖然打敗了趙國,可是自身也元氣大傷。”
“就是時至今日,秦國的國力也尚未恢複。不過,即便如此,我秦國仍舊靠著軍功爵製維持了天下七雄之首的地位。可是對於軍功爵製給秦國帶來的弊病,臣恐怕要早早謀劃。”
“譬如疾病。若是小疾而已,就要趕緊去除;若是等到成了大病,到時候可就回天乏術了。”
“故老臣以為,應該推行公子之策。再者,如此好的良策,恐怕並非是朝中這麼多能臣乾將想不出的,隻是想為和不想為之間的區彆罷了。”
“吾以為,扶蘇公子心係秦國,又身為大王親口承諾的儲君,能做到這個地步,說出這樣的話,我們都應該感到慚愧。”
“老臣懇請大王三思,慎重考慮此事。這並不是八歲小子胡言亂語、一時激憤之說。”
嬴政本來就是給扶蘇機會。
即便當他看到扶蘇的本性之後,已經失去了完全掌控扶蘇的信心,但是,他還是選擇支持扶蘇。
因為扶蘇說的是對的。
眾臣都低著頭。
誰也沒有料到,扶蘇居然一上朝就扯到軍功爵製的事情。
而且,方才那段話,根本就是他發自內心的想法。
亦或者,都是嬴政教導之下才生出的想法。
絕大多數人,都把問題的根源歸結到嬴政。
他們這個時候又開始自以為是揣摩到了嬴政的心思,便開始趁機鑽營。
茅焦自然支持,“大王,公子所言一點不差。微臣聽了著實感動,雖然公子年幼,臣卻看到了公子一腔報國之誌。句句憂思發憤,實在是超乎常人。”
“不論對國之誌,單說此舉能否施行。臣倒是以為,還得是看扶蘇公子的作為。如果公子能夠繼續精簡秦國文字,數量超過千字,那恐怕此事將迎刃而解。”
茅焦說罷,蒙武打心底裡厭惡。
扶蘇公子說的是對的。
可茅焦不敢得罪昌平君,隻好以大欺小,又把話題拋回到扶蘇公子身上。
讓一個八歲的孩子,精簡秦國的文字,這能是人想出來的主意
每天朝堂都是這樣,廢話連篇,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做法說來說去始終都是那幾個人解決。
且大王今日也有過。
他竟然將扶蘇公子帶到朝堂上,是玩什麼試探的把戲嗎
雖然這不像大王一向的舉動,可是讓八歲的孩子上朝堂,和群臣辯論。
傳出去,於國威嚴有損。
嬴政看到了蒙武臉上的不耐,便問蒙武的想法。
“啟稟大王。老臣倒是支持扶蘇公子所想。”
樊於期側目看了一眼蒙武。
從剛聽到扶蘇的主張時,樊於期就確信,蒙武會支持這些主張,不為什麼。
他早就讓他的長子蒙恬去學室學吏了。
據說還將安排小兒子蒙毅也去學吏。
他們一家清高唄!
隻是做吏,能比得上立下軍功得來的官爵高,能比得爵位後獲取的土地多,封賞高嗎
可是樊於期他可不敢站出來反對。
終於,右相昌文君開始說話了。
“大王,此事關係重大。臣以為扶蘇公子所言,句句在理,振聾發聵。這文字精簡的事,上利國家、下利百姓。這件事,臣以為不論代價與否,都是要去做的。這是第一件事。”
“至於第二件,修建學宮。臣以為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可以將現有空置的王宮利用起來、加以修繕。臣知道大王一向求賢若渴,如今更應該趁著這個機會、招攬收納天下賢士。”
“至於廣設學室,試問有了才士,區區學室而已,不過是找年長的資曆深厚的秦吏去教導新入室的弟子。在各處郡縣設立,恐怕人力、物力供應不及。”
“不如在學宮之中,設立秦法為主學,其餘算術、工商之類,為末學。大肆的招收學室弟子,可以迅速地培養出一大批秦吏。到時候大王選派他們前往地方,不必擔心仍舊要續用原先舊國官吏之患。”
在扶蘇吸引了一眾人的目光,引得每個人都猜測不安後;昌文君一站出來定音,便引得朝中眾臣紛紛站出來附和。
這些朝臣,多是楚國貴族、還有楚國貴族勢力的附庸。
這些附庸向來是誰強就跟隨誰。
熊啟獨獨坐在邊上,沒有附和。
嬴政便問他,“左相以為呢”
“既然扶蘇公子的主張是人心所向,微臣也無話可說。”
這既是同意。
扶蘇取得了他第一次的勝利。
多虧了楚國貴族昌文君。雖然他對自己並沒有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