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兩千五十八章:國際學署
高翰文剛回到衙門,第一時間就下令給良民委員會授權,組織四大鏢師人員立刻轉為良民兵去金融街維持秩序。
派了人,看了信。高翰文正準備自己親自去看看,卻見一隊錦衣衛夾雜百十個紅毛鬼,簇擁著走了過來
“內閣行文”為首的錦衣衛提了提就把一封行文交給了高翰文。
然後高翰文在簽收備忘錄上簽字,這幫人就自顧自跑路了,壓根沒有留下來看熱鬨或者休息的意思。
高翰文看著這行文才發現。
原來夏天,瓦盧瓦王朝派過來的使者就覲見了大明的內閣首輔高拱與司禮監內相。
沒見著皇帝,因為雙膝跪地還是單膝跪地磕頭問題沒商量好。
但見了這兩位大佬比見皇帝本人還有效。
這不,商討完正事,一個附加的要求就得高翰文這些來解決了。
瓦盧瓦王朝正式向大明請學新學,一方麵希望派來遣明使學生學習,另一方麵更希望新學來派人去瓦盧瓦當地辦學。一同來的,還有佛郎機、意大利亞、英吉利的國使。
也是這,高翰文才意外獲知,瓦盧瓦的公主,自己的學生柳如煙,被皇帝打發去英吉利做王後了,而英吉利的國王似乎沒幾年好活了。現在國事基本是王後代勞。
請學,這玩意。
高翰文一時間真的想得很多。大明要是真的出去辦學,是不是也得跟後世某國一樣成立國際開發署呀。沒有專門的部分可不好統一傳授。
第(1/3)頁
第(2/3)頁
這事,原本都以為高翰文會拒絕答應,畢竟新學如果真是好東西,為什麼要傳授給外人呢。
隻是沒想到,高翰文思索良久後,“沒問題”什麼條件都沒說,就一口氣答應了下來。
甚至名聲都想好了,就叫學署,嗯國際學署。
而且跟後世某大國經常念歪經不同,國際學署就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宣傳正確的,至少杭州新學這邊覺得正確的就行。
主打的就是一個生態位擠占。
試想一下,國際學署後麵宣傳仁義經濟指數,宣傳仁、義、經濟、宣傳杭州良民精神無礙等等。
如果瓦盧瓦信了這一套觀念體係,他們的特殊性在哪裡,他們的獨特價值在哪裡。沒有獨特性,沒有獨立價值,那他們瓦盧瓦王朝統治的存在意義在哪裡?整個法蘭西卡佩王朝家族的統治合法性都會被動搖。一樣的東西,為什麼不直接去請新學那邊的職業經理人過來呢。
所以無論宣傳什麼,後麵瓦盧瓦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存在,為了保證瓦盧瓦江山不倒都會批判反對,否則就甘願成為大明附庸了。
但學署可是隻宣傳正確的。
這意味著,瓦盧瓦的反對、批評,隻會像倒洗澡水順帶把孩子倒掉一樣,連帶著正確的一起反對了。
到時,明明,仁、義、經濟、無礙都是好詞,他們偏偏地角度刁鑽、無中生有、畫靶射箭地尋出其中自以為的錯處來大加批駁,然後再自己提出一個概念不清的相似概念。
當然再不濟,也會說他們的仁義是真仁真義,大明宣傳的仁義是假仁假義。
但無論如何,當明明有現成的更好更清晰的詞彙而避而不談,一部分聰明人受不了自然會來大明發展。
當然也可能全都反對,一心給瓦盧瓦王室表忠心。出賣了道德,這種人後續能乾出什麼來都是不用驚奇的。
第(2/3)頁
第(3/3)頁
大多數,則是注定要被朝廷左右搖擺的宣傳弄得頭暈目眩,莫衷一是。其中想要進步的,正好借此開展獵巫抓瓦奸呢。畢竟正常的社會競爭太難了,有偏門,誰不願意走呢?
更何況,哪怕將來大明放棄這個策略,也可以主動停止並公布一些真真假假的名單,利用他國百姓對國際學署所宣傳的那些條條框框的逆反心理,讓他國自亂陣腳,甚至自相踐踏。
這是一個陽謀。隻有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才能在大明喊出仁、義、經濟、無礙等概念後直接跟著喊,並且同樣能認識到自己哪怕跟著喊也有自己獨立的意義。
總之一句話,科學的歸科學,權力的歸權力。如果科學要為權力服務,那麼這個陽謀就是無解的陽謀。先發治國就能堂而皇之地用語言占位堵死後發國家的發展之路。因為大多數國家的國民都是喜歡生活在一個擁有宏大曆史功績記憶的國家裡。如果發現自己的國家沒有獨特之處,他們的愛就沒了依托與源頭。
要讓國民走出這種功利的愛國觀,很難。畢竟誰家不是帝國呢。帝國就是要輝煌的。沒有讓國民看到有額外的好處,憑什麼跟著帝國的皇帝混呢?到哪兒不是當帝國的國民或者臣民。
因此隻要上麵還想著打造帝國,隻要下麵還想著當帝國子民的榮光,那這個陽謀基本是無解的。除非上麵沒了當皇帝的心思,除非下麵沒了當臣民的狡詐心思。
這事其實之前就跟柳如煙講過,就看在柳如煙的加持下,英吉利要如何應對了。柳如煙當初成績不怎麼樣,就看後麵乾得怎麼樣了。
當然,這也對大明也是考驗,這個陽謀之中先發優勢太大了。而當前其實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技術變革期,一旦大明自己反複折騰反而在這個關鍵期失去了先發優勢,那這個陽謀就自然成回旋鏢了。到時,思考破局的就該是大明了。
? ?多謝多謝書友hpdw的推薦票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