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對話千古,我長生的秘密被曝光了 > 第368章 攻心之策,兵不血刃

第368章 攻心之策,兵不血刃(1 / 1)

推荐阅读:

炎王齊雙唇微張,不由皺緊了眉頭。

天室大祭,他自然知道是什麼。

那是祁國王室專門為了祭祀天庭帝君的盛典。

如他們這樣的諸侯,沒有舉行天室大祭的資格,想要參加倒是可以,但需要向祁國天子進行申請。

所以即便是炎王齊,也僅僅是聽說過天室大祭,從未親眼見過。

更準確地說,當今天下諸侯真正見過天室大祭的已經沒有多少。

畢竟很多諸侯都幾十年沒有向祁國天子上貢。

連上貢的事情都不做,又怎麼可能去參加天室大祭。

炎王齊思量著,不解道:“為何要舉行天室大祭,讓帝君見證什麼?”

荀虞鄭重道:“請天子前來,邀襄國國君惠與天下諸侯,在帝君的見證下於襄國大營前簽訂盟約,結束戰爭。”

“襄國之罪,罪在襄國公子壤一人,不再追究任何人。凡襄國貴族,襄國士族,願意棄暗投明者,皆免罪。凡襄國甲士,願意返回故土者,皆贈送大錢兩千,以作路費。”

炎王齊聽到這裡,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終於明白荀虞的真正目的。

炎王齊讚道:“不愧是先生。”

“您這是要兵不血刃地拿下襄國數十萬大軍啊!”

“若是公子惠與天子簽訂停戰盟約,襄國的士兵也就沒有繼續作戰的意義。”

“為誰而戰?”

“為什麼而戰?”

“連國君都放棄戰爭了,他們堅持下去既沒有名,也沒有利,足以讓很多人放棄爭鬥。”

“最高明的一點,還是給予他們銀錢以作路費,讓他們可以安心放下武器回家。”

“哈哈哈,此法雖然需要耗些銀錢,但相比戰爭的損失,倒是微乎其微。能儘快結束與襄國的戰爭,其他諸侯應該也不會有意見。”

炎王齊越說越是高興,隻感覺卸下了萬斤重擔。

這幾個月來,其他諸侯情緒緊張,他的情況又能好到哪裡去?

說得再難聽一些。

這場戰爭失敗,其他諸侯還有可能投靠襄國。可他是炎王齊啊,是丹池聯盟的盟主,便是想要認輸都不可能。

他比誰都緊張。

但他不能表現出來,隻能強撐著。

一旦他這個盟主都亂了,丹池聯盟的局勢瞬間就要崩盤。

荀虞微笑著,沒有繼續多說。

炎王齊隻說對了一層。

他之所以請天子來主持天室大祭,不僅僅是因為天庭帝君在祁國有著崇高的地位,絕對沒有人敢違背向帝君發下的誓言。

最重要的是!

他在擔心公子壤身旁的那些大能者。

這麼多年來,炎國一直在探尋襄國大能者的信息。

雖說收獲不多,但哪怕是部分信息,也讓荀虞頗為憂慮。

若是襄國國君魚死網破,以炎國目前的情況,隻怕很難抵擋得住那些大能者的襲擊。

雖說炎國也有修行者客卿,但那位客卿極其神秘,除了炎王齊,從未有人見過。

荀虞在炎國多年,也不曾見過那位神秘的客卿。

所以他很擔心,若是那位客卿供奉無法對付襄國國君的諸多客卿,此次會盟隻怕會是一場大災難。

但舉行天室大祭就不同了。

這可是向天庭帝君的獻祭。

若是襄國國君不知死活,那便是挑釁天庭,挑釁帝君。

荀虞相信,縱然襄國國君手下的大能者再強,也絕不可能是天庭,是帝君的對手。

隻是這些話,這些算計,即便是他也不敢多說。

這要是說出去,可是要出大事的。

炎王齊自以為了解了所有的原因,當即派遣兩撥使者。

一波前往襄國,一波朝拜祁國天子。

祁王奉聽說了炎王齊的來意,當即爽快應下,內心歡喜無比。

王室已經沒落多年,若是能在此次天室大祭刷刷存在感,可以極大地提高王室的威望。

萬一天庭帝君有了回應,不說回到以前那種萬國來朝的鼎盛狀態,最起碼也比現在好吧。

這等好事,祁王奉沒有拒絕的理由。

而且他也希望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時間拖得越久,炎王齊的威望就越高。

祁王奉可不想趕走了一個襄國國君壤,然後又迎來一個炎國國君齊。

祁天子這邊事情順利。

襄國國君惠那邊就稍微有點麻煩。

聽聞要赦免公子壤的妻兒,襄王惠是一萬個不樂意。

他被公子壤囚禁十二年。

十二年啊。

這十二年來,他的活動範圍隻有一座三百平的院子。

吃喝拉撒都在院子裡。

雖說他是王室公子,但因為得罪公子壤,那些惡吏酷吏哪怕不能直接折磨他,卻也沒少乾羞辱他的事情。

缺衣少糧那都是常態。

言語上的羞辱,精神上的侮辱更是家常便飯。

在被囚禁的十二年間,公子惠對公子壤的恨意與日俱增。

眼下他終於重獲天日,又成了襄國的國君,怎能不去報複公子壤這十數年的折磨。

不過公子惠雖然恨意滔天,但他卻有一個好兒子。

公子惠的長子名蘇,三歲時被波及,成長於牢籠之中。

雖體弱多病,但自幼聰慧。

他了解事情始末,向公子惠勸諫道:“您是國君,當以國事為重。”

“若是與公子壤的舊部開戰,且不說輸贏勝負,眼下禍及襄國各地的複國,暴動,又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聖人雲:成大事,當有海量。”

“您現在是襄國的君主,一國之君。若是讓人看到一個執著仇恨,不顧大局的君主,襄國的貴族,宗室,是否能安心?”

“他們想要的是安定,而非混亂。”

公子蘇的這番話,讓襄王惠從暴怒中驚醒。

並非因為聖人雲。

而是宗室與貴族的需求。

這王位是怎麼來的,公子惠比誰都清楚。

若是惹怒了宗室與貴族,他們隨時都能再換一位王室公子成為國君。

在利益麵前,公子惠最終垂下了高傲的頭顱。

他邀請宗室,以及諸多大貴族,共同與炎王齊的使者商議一番。

最終各方達成協議。

若是公子壤的妻兒放下爭執,願意接受新君的冊封,他們可以既往不咎。

但如果公子壤的妻兒執迷不悟,非要與新君決一死戰,他們也不是任人揉捏的柿子。

炎王齊的使者欣然應是。

而後襄王惠下詔取消了對公子壤妻兒的通緝,並將他們冊封到襄國的西方偏遠之地。

這冊封,王後與幾位公子自然不滿意。

但襄國的形勢發展到這一步,曾經支持公子壤的貴族也看清了大勢。

除了極少數想要拚死一戰的貴族,絕大多數的貴族都希望王後能放下成見,接受封賞。

至少先安定下來再說,至於以後的事情,可以等到公子壤回來。

此事的關鍵在公子壤,而非王後,以及幾位小公子。

隻要公子壤能奪回王都,現在的任何任命都不重要。

萬一逼急了公子惠,咱們人手太少,反而形勢危險。

王後思索良久,最終歎了口氣,同意議和。

倒不是想開了,而是開戰的貴族太少。一旦打起來,未必能撐到公子壤回來。

而王後的鬆口,讓襄國的局勢瞬間緩和。

隨著議和的敲定,襄王惠帶著數量龐大的襄國貴族,並且邀請了公子壤的王後,前往炎王齊處準備簽訂盟約。

此事,受到天下諸侯的關注。

自然也瞞不過襄國大營的貴族們。

消息不知不覺在大營內傳開,引得軍官與士卒議論紛紛。

:..cc0

..cc。..cc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