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對話千古,我長生的秘密被曝光了 > 第365章 天子聖諭,人民的戰爭

第365章 天子聖諭,人民的戰爭(1 / 1)

推荐阅读:

荀虞思量著,鄭重道。

“第一事,請君上奏稟天子。”

“還請天子開恩,昭告天下,恢複被襄國吞並的各路諸侯的封地與爵位,有宗族傳承者,冊封其大宗。沒有宗族傳承者,冊封其旁係。”

“並請天子下詔,號令天下諸侯向這些落難諸侯進行援助。”

“君上當以身作則,向這些人提供各種援助。”

炎王齊聞言,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唇角不自覺瘋狂上揚。

這個手段好啊。

襄國快速擴張不過是最近這二十年的事情。

很多諸侯雖然國家被滅,但傳承尚在。

以前他們不敢反抗,是因為沒有力量,不敢抗衡襄國,隻能當個亡國之人。

但現在不一樣。

現在襄國鬨出這樣的動靜,要是天子恢複這些諸侯的封地與爵位,他們豈能不心動。

最重要的地方,不是他們心動不心動,而是當地的百姓!

襄國雖大,政令不出城。

鄉鎮幾乎依舊在舊貴族的把持下。

襄國連年征戰,最終的賦稅,軍餉等等負擔,多是壓在他們身上。

他們對襄國恨之久矣。

現在襄國又有怪物軍團,不分敵我的大開殺戒。

他們豈能不怕,豈能不懼。

既然當襄國的百姓有族滅之危,為什麼不將命運抓到自己手裡。

而荀虞這條計謀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昭告天下!

這是告訴襄國境內的所有舊貴族,他們不是一個人在行動,而是和所有不滿襄國的貴族一起!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得到外部支援。

如炎國,其他諸侯國。

而對炎國,以及其他諸侯國來說,這也是一筆非常好的買賣。

誰也不知道襄國現在有多少怪物,更害怕這些怪物衝出襄國大開殺戒。現在隻需要付出些許物資支持落難的諸侯複國,就將怪物拖在襄國國內,實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炎王齊越想越興奮,歡喜應道:“哈哈,妙,先生此計甚妙,孤這便派遣使者拜見祁王。”

而後,他迫不及待地問道:“第二事,應該做什麼?”

荀虞微笑著安撫道:“君上莫急。”

“還請君上去請天子聖諭。”

“好。”,炎王齊沒有繼續多問,爽快應下。

他隻需要知道荀虞有辦法,足矣。

這便是默契。

當天,炎王齊就派遣了使者前去朝拜天子。

申國戰場距離祁國王室的疆域不過數百裡的距離,在炎王齊的催促下,使者日夜兼程,一天就抵達了天子疆域。

祁王奉聽聞是炎王齊的使者,趕忙讓人請了過來。

自從聽聞襄國怪物軍團的事情,這些天他吃不好,睡不好,生怕一覺醒來,襄國的怪物就殺到了王城。

那可是會吃人的怪物啊。

誰能不怕。

炎王齊派來使者,雖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但祁王奉哪裡敢大意。

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炎王齊直接跑路,不管不問。

以祁王室現在的實力,絕無可能抵擋襄國的兵鋒。

然而召見使者,了解了炎王齊的來意,祁王奉先是鬆了口氣,而後大喜。

這意思,炎國是要和襄國死磕。

好。

好。

好啊。

祁王奉衡量一番,對炎王齊的計謀頗為佩服,當即大笑著應了下來。

他沒有廢話,當天就聖旨一封,昭告天下!

祁王的這道聖旨傳播極快,炎王齊派出使者的第三天,消息就已經傳遍半個祁國。

聽到消息,襄國境內曾被滅亡的各路諸侯最是激動。

天子聖諭,恢複疆土,恢複爵位,這是何等隆恩。

不過他們並沒有莽撞地貿然行動。

畢竟天子的支持隻是口頭支持,這是名義,是大義。

名義這東西不能說沒用。

有時候還是很有意義的。

可首先自身的條件要跟上。

雖說襄國吞並各國後,始終沒有將權力的觸手深入鄉鎮,但也做了很多限製的措施。

比如,這些舊貴族不能蓄兵,不能製造武器,就連豢養的門客數量都有限製。

當然,他們肯定不會完全遵守。

可偷偷摸摸地搞,終究是有限製,存貨有限。

平日自保尚可,真要說圖謀大事。

難!

不過,他們的憂慮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在向祁天子派出使者的當天,炎王齊就召集了丹池聯盟的諸多盟友。

在訴說了自己的計劃後,這些盟友無不爽快答應。

拿自家兒郎的命去和襄國拚命,還是讓襄國自己內亂,哪個更實惠,他們分得很清楚。

有了眾多諸侯的支持,這件事也就簡單了。

彆的東西他們不多,就是武器兵甲的數量多得很。

源源不斷地兵器鎧甲被送到襄國境內。

襄國雖然有所察覺,奈何國雖大,不曾有效管理,後續開放的土地政令不出城。

可一個城池才多大,外麵數之不儘的村莊鄉鎮又有多少。

在這種情況,襄國早就如同篩網一樣,滿是漏洞。

僅僅半個月時間,各國諸侯就向襄國內的落難諸侯輸送了兵器鎧甲二十萬之巨!

能有這樣的效率,自然離不開百萬大軍齊聚申國,各國為戰爭準備多時。

為了支持落難諸侯的複國,炎國不僅將自己備用的兵器鎧甲送了過去,甚至還將一些士兵正在使用的武器鎧甲也送了過去。

在這種情況下,祁王奉下詔的第十天,襄國國內爆發了第一起複國事件。

複國的是一個小國,其名商。

商國的國土不過百十裡,有城池三座。

當年襄國征服商國,商國國君連帶四位公子儘數戰死。

雖說商國國君生前做得並不好,可襄國征服商地後,連年征戰,百姓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重了。

有了比較,商國百姓自然是對商國更有認同感。

當天下聖諭傳來,商國的一些舊貴族推舉商國王室的旁支,公子喜登基。

在內應的幫助下,商國舊貴族輕易拿下曾經的商國三城。

短短兩日時間,商國複國!

商國雖不大,但複國的消息宛若海嘯襲擊,在襄國引發了驚濤駭浪。

隨著商國複國的消息傳開,事情快速惡化。

不過三五日時間,襄國境內起事的舊貴族就有五十家之多!

襄國三分之一的疆域陷入內亂!

而麵對這些叛亂的舊貴族,襄國的貴族與朝臣也頭疼萬分。

雖說這些貴族是反叛,可到底也當了幾十年的襄國臣子。

對付他們,總不能也用鬼軍吧。

那玩意可不受控製,一旦放出去動輒屠城。

真要是把人全殺了,襄國統治誰去?

總不能王室自己種田耕地,紡織做工吧。

再說了,殺戮也不能解決問題。

可就在他們猶豫的時間,情況一步步惡化。

短短半個月時間,複國的諸侯越來越多,襄國三分之二的領土陷入內亂。

在各國諸侯貴族百姓萬眾一心的情況下,襄國的戰線節節敗退,國內留存的軍隊根本擋不住洶湧的人民大軍。

甚至連襄國本土都出現了騷亂,國人痛恨襄國國君連年征戰,賦稅太重,窮兵黷武。

部分公卿大夫對襄國王室的命令不聞不問,沉默抗議。

消息傳到前線,炎王齊與眾諸侯歡喜萬分。

大事可為啊!

也是此時,荀虞開始了第二步,也是逼死襄國國君最重要的一步。

:..cc

..cc。..cc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