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萬、萬歲爺,小民家裡還有妻兒和老母,當不得兵。在工廠裡做工就挺好,管吃穿住還按月發工錢。等小人婆娘再生個兒子,長大了一定讓他給萬歲爺當兵!”
隻可惜這番獎勵算是對牛彈琴了,中年漢子根本沒聽懂,且有點抵觸當兵。可是又覺得當麵拒絕皇帝不太保險,乾脆耍了個緩兵之計,一杆子支到十幾年後。
“你個憨貨,萬歲爺是要給你場大富貴,還不趕緊謝恩!”這可把王承恩給急壞了,剛剛就讓皇帝丟了麵子,現在又來個燒雞大窩脖,衝上去一腳踹倒的心都有了。
“……我娘不讓當兵,我也不會舞刀弄棒!”中年漢子並不傻,也不憨,看著擠眉弄眼的王承恩,心裡大概猜到了七八分,可嘴上依舊不鬆口,就是不願意吃兵糧。
“不當就不當吧,你們是哪個廠的?”洪濤衝身後擺了擺手示意王承恩彆插嘴,接續和中年漢子閒聊。
“回萬歲爺,小民一什都來自海河磚廠。”通過幾句問答,見到皇帝也不過如此,中年漢子緊繃的神經有所緩解,說話也利落多了。
“聽伱等口音不似直隸州府人士,老家在什麼地方?”
“……小民皆是廣寧右屯衛軍戶,入關之後成了流民,若不是萬歲爺搞新政開了工廠,怕是全家就得去要飯了。”對於這個問題中年漢子回答的略有遲疑,估計是在組織語言,多說些好話肯定沒虧吃。
“哦,遼東軍戶。朕此次出關禦駕親征就是要將女真人趕跑,到時候你們還願意回去嗎?”既然是遼東軍戶,那來源可就多了,洪濤也不想刨根問底,而是談起了遼東的未來。
“不想!”此言一出,不光壯漢回答得斬釘截鐵,連他身後的一群人也跟著搖頭。
“據朕所知遼東土地肥沃,又不缺水,雖然氣候冷了點,隻要肯下力氣,應該不會比這邊差吧?”
大明百姓不願意出關討生活,這一點洪濤略有耳聞,卻沒深究過。隻道是當地氣候寒冷,人煙稀少,又常年處於軍事管製,安全沒有保障,所以百姓們才不願意冒險。
今日遇到了這些曾經的遼東軍戶,趁李如樟的陸軍還沒到正好多問幾句。有時候普通百姓的認知會與朝廷大臣的想法存在很大差異,多聽聽沒壞處。
“土地肥沃不假,可屯田要交籽粒、額糧、額草、額鐵、額鹽、棚樁銀,一年下來所剩無幾,隻能去山野裡找尋野菜、野果充饑。每年還得服勞役,幫丁,不如在工廠乾活省心。”
果不其然,中年壯漢嘴裡的遼東與朝堂大臣們奏折裡的遼東完全是兩個世界。百姓們之所以不願意去,最大的阻礙並不是女真人的威脅而是自己人的盤剝,稅賦徭役太重了。
忙來忙去所剩無幾,結果土地還不屬於自家,而是軍田。老百姓不是傻子,明擺著沒好處的事兒誰會願意做呢。朝臣們可以整天喊大義,是因為他們肚子不餓。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證,難怪遼東軍戶大量逃亡,自作孽啊。
“若是朕把女真人打跑,取消軍戶,把田畝分給你們,三年內不用納糧也不用服勞役,可願意去?”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大明百姓全都不願意出關生活,攻打遼東的意義就失去了大半。洪濤必須先搞清楚百姓們的想法,再決定此戰的規模和強度。
“……小民拿不出銀兩買地。”中年壯漢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也可能是覺得聽錯了,很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道出實情。不是不肯給皇帝捧場,是真沒錢。
“不要銀兩,田畝白送,先到先得,分完了算。後來的可以自行開墾,隻要登記造冊,五年不納糧。官府還會大興水利修橋鋪路,一個勞役都不征。但有一樣,拿到了土地每年至少要耕種半數,誰撂荒朕就治誰的罪!”
該如何說服百姓們自願去遼東開荒呢?洪濤也沒啥好辦法,還是老一套,以利誘之。
商人和資本追逐利潤,那就開工廠搞海貿,帶著他們一起致富;農民鐘情於土地,那就讓他們當地主;軍人們需要榮譽,沒彆的,抬高社會地位;士人們熱衷權力……對不起,這個真沒有!
在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裡,洪濤唯獨滿足不了士人階層的需求,不光不能給他們分權,反過來還要加以打壓,把學而優則仕、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思想強行扭轉過來,讓士人真的去熱愛學問,而不是用知識謀取權力。
這麼做能成功嗎?短時間內肯定不成。文化傳統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必須得有個過渡期,比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期間肯定會引發反抗,說不定還會很激烈,但洪濤不怕。農工商三個階層已經被利益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隻剩下士人孤掌難鳴。而且自己不會堵死他們的上升通道,隻是改變一下方向,難受是肯定的,過了陣痛期也就慢慢習慣了。
“……如有此等好事小民願為萬歲爺帶路!出了山海關到廣寧後屯衛,所有的道路小民都熟。小民家裡曾有兩匹騾馬,常年往來於各軍屯之間。”
中年壯漢有點信了,然後就大著膽子提出了要求。為了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幾十畝田地,他就願意冒著生命危險給大軍當帶路的,可見其對土地的熱愛有多深。
“我等也願為萬歲爺帶路,我是獵戶、我守過邊寨……”而且有這份熱情的不僅壯漢一個,他麾下的一群人全都活了,從不敢直視皇帝到跳著腳的報名,中間隻差了土地兩個字,如果非要再加上三個字,那就是自己的土地!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