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有戲班子?”
“還是免費的?”
鍋碗瓢盆的聲響立刻停了。
家家戶戶的門被推開,一個個腦袋探了出來。
確認不是玩笑後,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大人小孩,連飯都顧不上吃了。
端著碗的,抱著娃的,扛著長凳的。
呼啦啦地全都朝著村西頭那片打穀場湧去。
翠兒也被爺爺拉著,擠在人群裡。
大黃狗興奮地在她腳邊繞來繞去,尾巴搖得像個風車。
等他們到的時候,打穀場上已經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一塊簡易的戲台子不知何時已經搭了起來。
兩邊掛著布幔,上麵畫著色彩鮮豔的臉譜。
一個穿著身嶄新黑甲軍服,看起來像個官爺的人,正和村長站在一起說話。
那人臉上帶著笑,一點官架子都沒有。
“老丈,咱們這戲班子,是奉了趙王之命,特地來給鄉親們解解乏的。”
戲班班主指了指戲台,“今兒晚上,給大夥兒唱兩出新戲。”
村長搓著手,笑得合不攏嘴:“官爺太客氣了!這年頭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哪還敢想看戲的事兒!還是趙王爺體恤咱們老百姓啊!”
“今晚唱的是哪兩出啊?”
旁邊有村民好奇地大聲問。
班主朗聲一笑,中氣十足地答道:“第一出,叫《趙將軍搏虎》!”
“第二出,叫《趙將軍舉旗》!”
話音一落,人群“嗡”的一聲炸開了鍋。
“趙將軍?說的是不是咱們趙王爺?”
“那還能有誰!除了趙王爺,誰還配叫趙將軍!”
班主看著村民們興奮的臉,笑著對村長說:“老丈您瞧,民心所向啊。咱們不止在楊村唱,九江三縣,還有剛拿下的衡山郡,都有咱們這樣的戲班子在走村串鄉。趙王說了,不能光讓大夥兒肚子吃飽,這心氣兒,也得給提起來!我唱完你們村,明兒就得趕去下一個村了。”
村長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敬佩。
很快,鑼鼓點“哐哐哐”地敲響了。
戲,開場了!
第一出《趙將軍搏虎》。
戲台上,一個畫著紅色臉譜,扮相英武的“趙將軍”。
為了保護村裡的娃娃,赤手空拳地跟一隻由兩人扮演的、上躥下跳的“大蟲”搏鬥。
那“大蟲”張牙舞爪,吼聲震天。
嚇得前排的小娃哇哇直哭,直往大人懷裡鑽。
台下的村民們卻看得手心冒汗,一個個攥緊了拳頭,恨不得自己衝上去幫忙。
“將軍小心!”
“打死這畜生!”
隻見戲台上的“趙將軍”一個漂亮的翻身。
騎到了虎背上,雙拳如雨點般落下。
幾番驚心動魄的纏鬥後,那“大蟲”終於哀嚎一聲,倒地不起。
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
接下來的劇情,更是讓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戲裡的“趙將軍”將虎肉分給了全村老小。
最後在老虎的肚子裡,竟然摸出了一塊閃閃發光的“奇石”!
一個扮演村裡老學究的角色,顫顫巍巍地舉起那塊道具石頭。
用抑揚頓挫的調子念道:“天降祥瑞,猛虎獻寶!石上刻有八字——衡山為基,九江稱王!”
“轟!”
台下的村民們徹底瘋了。
“衡山為基,九江稱王!這不就是說現在嗎!”
“我的乖乖,原來趙王爺是真龍天子下凡,天命所歸啊!”
“我說呢,怎麼就那麼厲害!”
村民們議論紛紛,看向戲台的眼神。
已經從看戲,變成了看神跡。
不等眾人從激動中平複,第二出戲《趙將軍舉旗》又開始了。
這次,台上出現了幾個畫著白臉,穿著大乾官服的醜角。
他們搜刮民脂民膏,鞭打百姓,看得人牙癢癢。
緊接著,一個代表反賊陳廣的黑臉將軍登場。
雖然趕跑了官兵。
更加殘暴,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就在百姓們陷入絕望之際,代表著趙王爺的紅臉將軍,高舉“趙”字大旗。
率領著重騎兵【陷陣營】、輕騎兵【虎豹騎】、步兵【虎賁軍】,如天兵天將般降臨。
他們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三下五除二就打跑了反賊。
最後,戲台上的老百姓們。
挑著擔,端著飯,捧著熱湯,紛紛湧向趙家軍。
正是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景象。
戲唱完了。
可打穀場上,許久都沒有人離開。
所有人都還沉浸在剛才那激昂又感人的故事裡,意猶未儘。
翠兒拉著阿爹的衣角,大眼睛亮晶晶的,一直盯著戲台上那個威風凜凜的“趙將軍”看。
她看了一遍白天那些鋪路的兵卒,又看了一眼戲台上的英雄。
在她小小的腦袋裡,那些黑乎乎的、臭烘烘的水泥。
和那麵迎風招展的“趙”字大旗,慢慢地重合在了一起。
她小聲地,卻又無比堅定地對自己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嫁給趙將軍這樣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