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早晨,太陽剛剛露出笑臉,照在院子裡一片金黃,讓人有些想睡覺的感覺,鳥兒歡唱,露珠晶瑩剔透,朝陽帶來了一天的喜悅。吃早餐的時候,肖老爺子說:“陽陽,今天你先看病人,我來把關。”
“好的,師父。”陳陽高興地回道。剛吃好了早飯,就迎來了今天第一位病人。
患者項某,女,於6天前患者突發視物旋轉,為陣發性發作,平臥減輕,坐立加重,伴嘔吐和耳鳴、聽力稍減退、心悸、大汗等,無發熱、頭痛,遂入住巨州人民醫院診治,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治療6天(具體用藥不詳),症狀一直無緩解,於是岀院來本堂治療。
陳陽看患者舌紅苔粗,脈弦滑,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應用中醫辯證分析:痰濁上擾,蒙蔽清陽,加之肝火偏旺、肝風內動,故見頭暈目眩、坐立時加重;痰濁宿食壅遏於中,積而生熱,痰熱上擾於心見心煩不寐,痰熱中阻、胃失和降而見納差、嘔吐、便閉等症。舌紅、苔粗裂黃燥、脈弦滑為肝火痰熱之象。診斷:眩暈。
證候:痰熱內擾、肝火亢盛。
治療:化痰清熱,清肝瀉火。
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
(川黃連9g、竹茹10g、枳實10g、陳皮6g、半夏8g、茯苓12g、甘草3g加菊花15g、大黃8g)四劑。
肖老爺子看了看病人,又看了看處方,點點頭說:“可以。”其實肖老爺子心中遠不是表麵那麼平淡,陳陽對疾病的診斷準確和處方對症治療的老練出乎意外的高明。
下午的時候又來了一位眩暈病人。患者劉某,男,48歲,3個月前生氣後出現眩暈,時有天旋地轉感,偶因轉頸加重,伴頭痛、部位不固定、耳鳴等,上述症狀休息後可略減輕,時有加重。3個月來,多次在中、西醫院就診,診斷為周圍性眩暈,給予天麻素、倍他司汀靜滴或清肝平肝類中藥口服後症狀也可減輕,但仍反複加重。
陳陽接診,見病人頭暈目脹需扶站,滿頭皆痛無定處,急躁易怒、雙耳鳴、惡心、口乾、寐不安、大便乾;舌紅,苔膩偏黃,脈弦。陳陽想用針灸先治療,再服湯藥以鞏固。因眩暈病位在腦,腦為髓之海,因此選取巔頂的百會穴,可以清頭目,止眩暈,風池穴在頭部,可以疏調頭部的氣機,太衝為肝經的原穴,可以平肝潛陽,內關為八脈交會穴,與太衝穴相配,可以加強平肝的效果,豐隆可以健脾除濕,化痰定眩。
陳陽取百會,風池,太衝,內關,豐隆等穴先用中醫針灸手法治療後,患者自覺稍有改善,但仍眩暈厲害。
陳陽心想我能不能用內氣針灸來增加效果,於是又用一些內力氣息附在針體上對病人的穴位進行針灸刺激,再行針一遍,眩暈立止,就是人有點乏力。囑病人用天麻鉤藤湯善後。
肖老爺子笑著對陳陽說:“陽陽,你用內氣給他治療了?”
“是的,我用了一點內力,想不到效果這麼好。”陳陽欣喜地說。
“陽陽啊,對於修煉之人內氣最為重要,用一些少一些,如果因治病耗完內氣碰到危險,你怎麼去應對?何況過度應用內氣治病影響到自身的修煉進度,一般的疾病能夠應用針藥達到效果的都應該不用內氣,切記!。”肖老爺子意味深長的叮囑。
“好的。”陳陽用手抓了抓頭,不好意思。想不到用內氣治療疾病,作為醫生還要有這方麵的考慮。
“陽陽,從今天開始我要出去拜訪幾位老朋友,大概在年前回來,我有幾事情要交代你一下。”
“師父,你去哪裡啊?有什麼事啊?”陳陽不知道肖老爺子出去乾嘛。
“說了你也不知道,我走了以後,你要把家看好。有病就看病,沒事就看書和煉功,千萬不能懶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你應該懂得。還有就是不要上竿子給人看病,這樣落不得好的。”肖老爺子囉囉嗦嗦地交待了一大堆才提著一個布包走了。
肖老爺子走了以後,陳陽就像脫韁的野馬,想乾嘛就乾嘛,心情舒暢得不得了,都覺得天都更藍了。
馬家弄巷的人知道肖老爺子出門了,根本就沒有人來找陳陽看病,誰都不相信短短幾個月就能把中醫學會學好。
陳陽可不管這些,他每天不是練功就是研究獸皮卷的針灸緒論和祝由術。這段時間都可以看到陳陽一個人在房間裡、廳堂裡、院子裡,口中念念有詞地指手劃腳。或是可以看到他在拿銀針當暗器,指那打那,銀針在他手中如跳舞一般的來去自如,得心應手。
這是一個寧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陳陽手中捧著的書上。他正沉浸於書中精彩的情節之中。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而慌亂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一夥人氣喘籲籲、神色慌張地闖進了房間。為首的幾個人費力地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麵躺著一個渾身是血的中年人。那人麵色蒼白如紙,身上的傷口還在不斷滲出血跡,看上去情況十分危急。
這夥人一見到陳陽,便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趕忙拱手行禮,焦急地問道:“小兄弟,請問肖老爺子在哪裡?我們急需肖神醫出手相救!”
陳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但很快就回過神來。他仔細打量了一下躺在擔架上的傷者,又看了看眼前這群心急如焚的人,然後搖了搖頭回答道:“不好意思,各位,我師父出門辦事去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頓時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絕望和無助的神情。尤其是那個被稱為“威哥”的中年男子,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停地搓著手來回踱步。
“啊,那可怎麼辦才好啊?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大哥等死嗎?”有人忍不住哭出聲來。
“不行,不能再等下去了!威哥,咱們趕緊送大哥去大醫院吧,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其中一個年輕小夥子衝著威哥喊道。
威哥咬了咬牙,似乎在做最後的掙紮。但最終還是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事到如今也隻能這樣了。大家動作快點兒,一定要把大哥平安送到醫院!”
“好,我們走。”威哥很是決絕地說著,好像上戰場一般。
“等一下!”陳陽猛地大喊一聲,伸出手來攔住了正準備抬著擔架往大醫院趕去的眾人,神色焦急萬分地說道:“你們要是現在就這麼急匆匆地趕往大醫院,依這位大哥目前的狀況來看,恐怕還沒到半路他就撐不住了,時間肯定來不及啊!”
聽到這話,原本心急如焚的一夥人瞬間停下了腳步,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陳陽,臉上滿是驚恐和無助。其中一人更是顫抖著聲音問道:“那可怎麼辦才好呀?”其他人也都眼巴巴地望著陳陽,希望他能夠給出一個救命的辦法。
隻見陳陽深吸一口氣,然後一臉平靜地緩緩開口說道:“其實,這個病……我可以治好。”
“什麼?!”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猶如一道驚雷在人群中炸響,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盯著眼前這個看起來如此年輕的陳陽。他們麵麵相覷,彼此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深深的懷疑。畢竟,麵前的陳陽實在太過年輕,怎麼可能有能力治好這種棘手的病症呢?
“這個病人腦部受了重擊,斷了三根肋骨,其中有一條肋骨已進入胸腔造成岀血,如果不馬上處理的話,誰也救不了他了。”陳陽在病人身上檢查了一番說道。
“小兄弟,小大夫,那請你救救我們大哥,我們會重重感謝。”威哥看到陳陽說的頭頭是道,急忙抱拳說道,心想自己有點像急病亂投醫的感覺,但是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威哥,威哥。”其他幾個人同時向威哥喊道,他們還是不敢相信陳陽,畢竟太年輕了。
“不管怎麼樣?我一個人負責。”威哥閉眼無奈地說道。
“小兄弟,請快點出手,救救我們大哥。”大夥兒一起抱拳請求著。
“抬上檢查床吧。”陳陽無所謂地指了指檢查床,手中拿了一個針灸包。
陳陽先把病人移位的肋骨複位,然後在胸、腹部的期門穴、膻中穴、氣海穴等進行針灸止血,然後在病人頭部針百會穴、四神穴、太陽穴、印堂穴進行醒腦開竅。這個病人比較重,他在針灸時都用了內氣加持。每五分鐘運針一遍,三遍後病人慢慢地蘇醒了,過了一會兒病人就能開口說話了。
威哥幾個人激動地看著陳陽,見證了奇跡的發生,高興得無以表達。
“病人要臥床休息一個月,千萬不能亂動,吃幾付中藥就可以了。如有其它問題的話就來得及去大醫院救治。”陳陽叮囑道,手裡拿了幾劑中藥。
眾人大喜,威哥從背包中拿岀一個黑色方便袋,放在籮筐上。
“謝謝!謝謝小神醫,謝謝小兄弟。”幾個人心悅誠服地感謝著。
“小兄弟,感謝您的救命之恩,我叫劉威,您有機會到海市的話請到神龍會來找我,我要好好感謝您。”說完彎腰行禮。然後幾個人抬著大哥急急忙忙地走了。
劉威講的話陳陽倒沒有在意,他在意的是在籮筐裡黑袋子裡是什麼?打開一看,原來是一大遝錢,應該有十萬元。陳陽心中很是驚訝,看來是救了個大人物了。有錢總是好事,陳陽心裡美滋滋的,有一種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感覺。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在這過去的四十多天裡,陳陽廢寢忘食地沉浸於明堂針灸圖緒論的研讀之中。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成功將其參透,並深入領悟了其中回陽九針和鬼穴十三針的精妙之處,可謂是深得其精髓。不僅如此,對於祝由十三科,他也都一一進行了認真的修習。
在這段時間的行醫曆程裡,陳陽治病時最為注重的便是在傳統中醫與神秘祝由術之間的相互借鑒以及緊密協作。他會仔細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發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兩種醫術的優勢,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摸索,陳陽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漸掌握了將中醫的方藥針灸、祝由術的符咒以及氣功中的點穴針灸巧妙融合在一起的方法。這些原本各自獨立的醫術分支,在他手中如同被賦予了新生命一般,完美地結合成一個整體,融入到了道醫這個獨特的領域當中。
而隨著對這種融合之法的愈發熟練掌握,陳陽的醫道之路也漸漸清晰起來。他所開創的這套獨特療法,雖然尚未完全成熟,但已然顯露出獨樹一幟的風格特點,隱隱約約間自成一派體係。至此,陳陽終於正式踏上了屬於他自己的醫路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