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朱棣,和他老爹朱元璋一樣,對武則天做出一些“中立肯定”的評價。
反正那是前朝的舊事,跟大明沒半點關係。
隔岸觀火,看得自然也就沒什麼心理負擔。
一旁的太子朱高熾也插話道:“曆代帝王之中,唯有此一人。自武後之後,再無女子登基稱帝。”
而朱高熾的看法,倒是和當年的朱標如出一轍。
可以說,武則天一舉將後世女帝的可能性全部封死了。
之後的朝代,無不將“後宮不得乾政”作為家訓祖製。
多數皇帝基本都守著這條底線不動搖。
“女人當皇帝?那簡直是笑話!”
小金豆子撇嘴,一臉嫌棄地吼道。
“就算她本事再大,最後還不是乖乖把皇位交還李氏宗室?”
嘴上這樣說著,可實際上,金豆子心裡對武則天的魄力還是暗暗佩服。
人家一個女子都敢覬覦至尊之位,自己身為皇子,憑什麼不去爭一爭?
【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民間外號——趙大黑墩兒!】
唐朝的皇帝盤點完畢,畫麵很快跳轉至宋朝部分。
首先登場的,便是大宋的締造者——趙匡胤。
眾帝看到這個彆稱時,一個個都繃不住了,直接笑翻。
這稱呼,實在太接地氣了!
怎麼聽著像村頭賣瓜的大叔,而不是一國之君?
【趙大黑墩兒———】
【因後世廣為流傳的一幅畫像所致,圖中趙匡胤身材寬厚、皮膚黝黑,形象極為憨厚。】
【因此民間調侃,賜其此號。】
嬴政忍不住笑出了聲:“孤被後人尊為祖龍。”
“這趙匡胤倒好,被叫做黑墩兒?!”
“哈哈哈,這反差也太大了。”
看了這麼多朝代君主的外號之後,嬴政越發覺得“祖龍”這兩個字氣派無比。
既有身份象征,又霸氣非凡,簡直和他完美匹配。
再瞅瞅趙匡胤的綽號,真是俗得掉渣。
……
漢高祖時期!
“哈哈哈,黑墩兒這名字好,聽著就像是村口的大壯兒!”
劉邦一邊大笑,一邊舉杯暢飲。
他很快發出一條彈幕,語氣那叫一個輕鬆寫意。
……
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到趙匡胤這個外號時,嘴角也禁不住揚起一抹笑意。
但當他想到自己被稱為“野豬精”的傳言時,臉色頓時凝固。
我一個“野豬王”,哪來的臉嘲笑彆人“黑墩兒”?
於是他立刻正襟危坐,把剛才那點笑意硬生生憋了回去。
……
貞觀時期!
李世民這邊還沉浸在武則天的事裡。
他目光掃過天幕,神情略顯凝重,隨即擺手發話:
“不論這武媚娘是否為日後女帝,先將她送出宮禁,嚴加監視。”
李世民果斷下令,選擇將她遠遠安置起來,而非直接處決。
總之,大唐不會容許女帝再現,這一點他已經有了絕對的判斷。
“遵旨!”
左右官員應聲而出,立刻動身去安排此事。
……
大宋!
趙匡胤看著那“趙大黑墩兒”的外號,臉色本就偏深,如今更是黑得滴出墨來。
“這叫什麼鬼稱號?!”
他瞪大眼睛,滿臉難以置信:
“朕堂堂一國之君,怎能被人這樣戲謔?!”
後世之人,太沒規矩了!
“就憑一幅後人繪的畫像,便隨意杜撰尊號,也太放肆了!”
趙匡胤滿臉鬱悶,覺得自己雖然談不上英俊瀟灑,但也不至於形容成個黑墩兒吧!
他轉頭看向弟弟趙光義,語氣壓抑著怒火:
“光義,你說朕真有那麼寒磣?”
趙光義看著大哥那張鐵青的臉,嘴巴動了幾下,愣是沒敢說實話。
空氣忽然安靜得出奇……
趙匡胤冷哼一聲:
“傳旨,去找京中最會作畫的畫師來!”
“朕要親自監督,讓他畫出一幅真正能代表太祖風采的傳世之作!”
“這一回,朕要在史冊上留下真正的神韻畫像,讓後人不敢妄加譏諷!”
……
洪武時期!
朱元璋此刻已經笑彎了腰。
“趙大黑墩兒?哈哈哈!”
“這綽號,取得也忒毒了點吧?”
“這趙太祖怕不是當場氣得三屍神暴跳!”
他一邊樂著,一邊撫摸自己的下巴,自信滿滿地說:
“朕雖然算不上什麼美男子,但也端正威儀,不失皇者之氣。”
“你們母後當年第一眼見朕,可是動了真心的!”
聊著聊著,老朱就順便誇起了自己,情緒正濃,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意氣風發。
但如果他知道,後世最廣泛流傳的畫像,是那張“鞋拔子臉”,不知他會作何感想。
朱元璋的外貌在後世畫像中分成了兩種極端:
一種是長臉歪嘴、輪廓奇特,通稱“豬腰子臉”或“鞋拔子臉”,幾乎難以直視;
另一種則氣度威嚴、輪廓分明,有著濃眉圓臉,是位典型的王者之相。
後者多源自明代早期;
前者,則多在清朝時期被刻意傳播。
基本可斷定,那些醜圖是後代故意醜化的產物,是鞏固新王朝正統性的一種權術操作。
其實從朱家子孫的樣貌傳承來看,朱元璋的真實長相,應該不會太偏離正常人類範疇。
而且據統計,他那十一幅奇形畫像,有九幅出自清代工匠之手。
如此便一目了然,造謠的成分更大。
要是真如畫像那般醜陋——
那當初郭子興怎麼會選他做女婿?
馬皇後又怎會一見鐘情,願與其同甘共苦?!
……
永樂時期!
朱棣不急不躁,語氣平穩地開口:
“趙太祖出身軍伍,皮膚黝黑也屬正常。”
“相貌再平凡,他武藝可是一等一的英雄。”
在他眼裡,長得怎麼樣根本無所謂,真正值得稱道的,是趙匡胤那一身真本事。
“就像高家人……長得雖好,卻多半腦子有大病。”
“漂亮歸漂亮,卻總出些瘋子。”
趙匡胤也許不夠英俊,但他打下的大宋江山,靠的是雙拳和戰場。
他那招“太祖長拳”,至今還流傳在民間,可謂是硬氣的武夫典範。
朱棣說著,突然歎了口氣。
“說到相貌,父皇子嗣之中,最俊秀的,便是十二弟湘王……”
可惜,靖難之役爆發前,湘王就被建文帝逼得走投無路,最後舉家自焚。
朱棣想起這段往事,心中一陣難過。
此時,天幕再次亮起。
新的皇帝外號赫然顯現。
【趙光義———】
【外號:趙二、斧幫老大、大宋老司機、宋驢宗、宋車宗、高梁河車神、微操之王、車輪毒王、北宋活梗帝!】
密密麻麻的一串名號,映入眾皇帝眼中,立刻點燃全場氣氛!
“這外號……信息量有點大啊!”
“快快快,看好戲又來了!”
他們頓時精神一振,摩拳擦掌,滿臉期待——
接下來,怕是又要刮起一陣“皇帝綽號風暴”!
上一次見到這麼密集、五花八門的外號,還是出現在那位傳奇人物高澄身上。
此人堪稱“史上最離譜”的存在,從生到死,全程都在製造笑料!
他的一生像是一場荒誕劇,就連死法都透露出一股“整蠱”氣息!
而如今,宋太宗趙光義突然冒出一大串匪夷所思的綽號……
眾人頓時明白,此人恐怕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