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河戰勝盛庸之後,朱棣繼續向前推進,準備攻占真定的守軍吳傑。
考慮到攻城之戰難度較高——
朱棣巧妙地設下計謀,誘使吳傑的軍隊出城,向北軍發動襲擊。
吳傑果然中了計,派兵出城作戰。
兩軍在槁城遭遇交戰。
然而,這一戰,燕軍卻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許多燕軍士兵在南軍的火槍與弓弩攻擊下傷亡慘重。
朱棣的帥旗更是被射得滿是洞口,宛如刺蝟。
不過,儘管傷亡慘重,朱棣依然毫無所覺,
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前行。
但不可否認的是,朱允炆在這些戰役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儘管他遠在京都,可是卻憑借一紙旨意,對局勢產生了極大影響。
若沒有他那道聖旨,朱棣早就被徹底剿滅了!
第二天的戰鬥再度拉開帷幕。
朱棣與吳傑在滹沱河邊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雙方再次陣型嚴整,紛紛各自部署。
燕軍布陣在東北方
而吳傑的大軍則以西南為陣地。
這一切,對於熟悉戰局的朱棣來說,毫不陌生。
又是那一熟悉的陣型,熟悉的戰鬥套路。
第一天,朱棣憑借大侄子贈送的護甲,率領十餘騎兵,穩步進入吳傑軍營。
他四處巡視,暗中偵察敵軍兵力配置。
第二日黎明,朱棣帶領少數兵力對吳傑三麵發起攻擊,意圖牽製敵軍主力。
同時親自指揮加強東北方的進攻,快速突破敵軍陣地。
然而,吳傑及其部隊迅速組織起強烈的反擊,損失慘重。
正當局勢一度陷入危機之時,一陣神秘的妖風再度來襲——!
這風來得迅猛而詭異,仿佛能把樹木連根拔起。
和之前的妖風如出一轍,來勢洶洶,毫無預兆。
妖風狂卷而來,刮向朝廷軍隊,令人膽寒。
接下來的劇情和白溝河、夾河一戰如出一轍。
朱棣眼見此情此景,不禁心中一喜。這劇情,他實在是太熟悉了!
他趁勢猛攻,燕軍乘風而起,朝廷大軍頓時潰不成軍。
這場戰役的結果異常輝煌,燕軍斬首六萬餘,震動整個天下!
從白溝河到夾河再到槁城,燕軍三度在妖風的幫助下獲勝。
這仿佛是上天在昭示著——
自北平起兵的燕王,才是人間的真正帝王!
這三次勝利不僅為燕軍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也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人們的心態。
……
各朝帝王再次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三次妖風來得如此詭異……"
始皇的語氣充滿了感慨:
“如果不是朱棣有著某種妖法,那就隻能說他身上確實有天命了。”
一次、兩次,也許能解釋為巧合。
可連續三次,如何解釋?!
這三次妖風幫助朱棣大獲全勝,始皇不禁相信,這其中定有天命之事。
旁邊的扶蘇沉默不語。
子不語怪力亂神。
然而朱棣接連三次遇妖風之事,又如何能不令人深思?
"或許朱棣才應是大明的第二位得天命的皇帝。"
扶蘇低歎道。
……
未央宮中。
漢武帝眼睜睜地盯著天幕,似乎忘了眨眼。
又是這妖風!
好一陣子,漢武帝才緩緩平複心情,笑道:
“好一個妖風啊。”
“天時人和,皆屬朱棣。”
他繼續說道:
“這天下,合該屬於他,燕王。”
漢武帝與始皇的觀點不謀而合。
雖不認為朱棣僅僅憑借天時而已——
燕軍齊心協力,最終獲得了勝利的關鍵。
而作為領軍人物,朱棣每次親自出征,縱使箭雨如林,依舊激勵著士兵們的士氣。
雖然他本領非凡,但作為一國之君,依舊需要依靠謀略與人才的輔助。
不過朱棣顯然享受著征戰的快感,喜歡在沙場上親自指揮。
而非單單依賴謀士和權謀。
劉徹轉頭對兒子劉據說:
“朱棣雖然能親自領兵,但你要明白,這種事不是每個帝王都能做的。”
“你可以學他的戰略,但可不能學他的身先士卒。”
“要學學我。”
漢武帝一直為自己的用人眼光驕傲。
他不拘一格,用人如用神。
在內政上,他慧眼識人,給了各類能人機會;
在軍事上,他選拔了衛青與霍去病。
衛青從一介馬奴成為大將軍,霍去病更是以年輕之姿,成為冠軍侯。
這一切都離不開漢武帝的英明決策與慧眼。
“父親說得對。”
劉據點頭,深知自己還需更多曆練。
……
太極殿內。
李世民聽聞白溝河、夾河、滹沱河的戰鬥結果,不禁皺起眉頭。
他本想從朱棣的身上學到些許戰術策略。
但這連番的巧合讓他無從下手。
李世民也曾經曆過長年的征戰生涯。
但他心知肚明,朱棣的運氣實在有些過於“巧合”。
白溝河、夾河、滹沱河,這三場關鍵戰役,朱棣全憑妖風反敗為勝。
這種局麵,實在讓人懷疑是否天意注定。
李世民歎息道:
“連著三次風助戰,真是太巧了。”
“這可不僅僅是偶然,民心會因此發生微妙的變化。”
“你覺得呢?”
李承乾沉默不語,他也被這巧合震撼。
此刻,李世民已經不再單純考慮軍事,而是從政治角度出發——
開始擔憂朱棣的勝利對朝廷的影響。
三次妖風,三次翻盤,猶如天命所歸。
朱棣的力量正悄然積累,而朝廷則陷入了沉默。
如果朱允炆不能快速製服朱棣,朝廷的局麵將更加複雜。
這一場局勢的發展,將不僅僅是戰爭的勝敗,更可能是王朝命運的轉折。
……
此時的奉天殿內。
老朱凝視著天幕,心中感到一陣震撼。
打了一輩子戰爭,他從未見過如此巧合。
這種局麵,難道真是偶然?
要不是朱棣會什麼妖法,那就是他的運勢真的異乎尋常。
“老四,你再過來。”
老朱眉頭緊鎖,語氣略帶威嚴。
朱棣心中一緊,猶豫片刻後,還是走上前去。
奉天殿內,眾多臣子看著一幕幕戰局的變化,也紛紛心生疑惑。
自古藩王造反,朝廷一般能輕鬆壓製。
但這次,燕王的勝利方式卻令人匪夷所思。
連續三場大風,吹得朝廷的幾十萬大軍潰不成軍,朝廷接連敗北。
難道,天命真的注定傾向於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