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讀書無用?我言出法隨你跪什麼? > 第138章 句句叮囑,字字擔憂

第138章 句句叮囑,字字擔憂(1 / 1)

推荐阅读:

馮掌櫃不僅出錢出物資,同時還出力。

天子從當初外郭施粥那件事便知道了他這個人的存在。

知道他與陸承安的關係,所以對馮掌櫃格外放心。

外郭改造的事便全權交給他去做了。

馮田負責工程的管理,李仲明則作為朝廷監工有權調動工部、戶部等各部資源。

興隆之變後,李仲明已經變成了京都城權貴圈子裡最不能招惹的存在。

他手中甚至掌握著暗衛的調動之權,還有一柄天子佩劍。

整個天都城根本沒有人敢得罪他。

所以工期進行的非常順利。

當然了,免費得來的東西沒有人會珍惜。

天子改造外郭,但卻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房子會免費送給外郭的百姓居住。

任何人,每一戶,要想住進新修建的房子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名下沒有任何房產。

第二,必須不計報酬加入施工隊伍,幫助一起建造房舍。

第三,簽下一份契約,每年必須償還朝廷一兩銀子,為期二十年。

隻有滿足這些條件,新房建好之後才能從外郭新成立的戶曹司和工造司領取屬於自己的房契。

關於這三個條件,自然不會有人拒絕。

這說是每年需要償還房款,但其實跟免費送給他們住沒有多大區彆。

朝廷也因此減輕了不少壓力。

外郭有的是勞動力,還不需要給他們發工錢,隻需一天兩頓飯而已。

這無疑是給朝廷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這件事也就這樣順利進行下去了。

轉眼已是六月中旬。

申州城內一派欣欣向榮,小院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隻有那顆棗樹不知何時已經掛滿了青澀的果子。

一大早,公孫玥如往常一樣穿過內城來到小院,開啟這一整天的讀書修行。

隻是不知為何,剛走進院子裡,公孫玥便感覺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有什麼事要發生。

但直到這一天的課業結束,依然沒什麼不同。

公孫玥正要回去,卻被陸承安叫住了。

“公孫玥,你留下來做個見證吧。”

公孫玥先是一愣,隨後立即反應過來,看向一臉懵懂的申啟笑道:

“小師弟,快去準備茶水和束脩”

申啟一愣,疑惑不解。

“啊?哦,這就去。”

公孫玥無奈笑了笑,看向陸承安道:

“恭喜先生,又要有一位親傳弟子了。”

陸承安笑而不語。

此時申母也已經反應過來,激動地不知所措。

直到已經跪在了陸承安麵前,申啟才終於明白公孫玥為何讓他準備束脩和茶水。

申啟激動的已經說話都開始結巴了,經過半年來的讀書學習,他早已不再是過去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懵懂少年。

懷著激動和感恩的心,申啟向陸承安砰砰砰連續磕了三個響頭。

起身時,額頭都已經滲出血絲。

陸承安歎了口氣,輕輕幫他撫過額頭的血跡,溫聲道:

“小啟,你本性醇厚善良,對人從不曾有任何防備。”

“這很好,比這世上很多人都好。”

“但你要明白一個道理,手中無劍可用,和手中有劍不用是兩回事。”

“陰謀心術固然不是正道,但卻是安身立命,守護自己和你母親的必要手段。”

“為師傳你的神通和拳法一定要勤加練習,另外遇事待人,也需三思而後行。”

“交朋友不可無信,這是隻值得托付真心的朋友。”

“須知交淺言深,君子所戒。”

“你可明白為師說的話?”

陸承安很少對弟子如此語重心長的囑托。

因為過去所有弟子中除了陸寧兒年紀尚小之外,還沒有一個人像申啟這般純真善良。

這樣的弟子,若將來身邊沒有他看護,還不知道要吃什麼樣的虧。

申啟雖然似懂非懂,但卻能感覺到陸承安那份對他深沉的關愛。

不禁紅了眼眶,點了點頭。

“先生放心,啟知道了。”

此時一旁的公孫玥已經聽出了陸承安話裡的另一層意思,眼眶已經濕潤,略帶惶恐地問道:

“先生,您是要走了嗎?”

陸承安點了點頭。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為師遊曆至此,能與你們二人相遇,也算是一場妙不可言的緣分。”

“凡事不可太儘,否則緣分勢必早儘。”

“相聚離彆,本就是人生常態,你們各自好好讀書修行,將來若是有機會遊曆天下,可以去天都城城東書院看看,那裡還有你們的幾個師兄。”

申啟低著頭,雙肩微微顫抖。

申母也欲言又止,似乎想要挽留,但卻也知道像陸承安這樣的人,不可能在這裡永遠駐足。

陸承安轉過身,看向申母,緩緩躬身一禮。

“這段時間,有勞大嫂照顧了。”

申母慌忙擺手。

“不不不,若不是先生,奴家恐怕早就病死了,奴家擔不起先生的大禮。”

陸承安笑了笑,目光轉向申啟,沒有說話。

該說的他都已經說過了。

回到屋子裡,背起早就準備好的包袱走了出來。

路過申啟身邊時,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往後好好照顧你母親,好好讀書。”

說罷,陸承安看向公孫玥,笑道:

“走吧,我再陪你走一段路。”

公孫玥低落的點了點頭,轉身跟著陸承安向院外走去。

申啟猛地反應過來,雙膝一彎跪在了地上。

隨後俯身在地,顫聲道:

“弟子恭送先生一路平安。”

走到門口的陸承安腳步稍稍停頓了片刻,他沒有回頭,也沒有說話。

隻是停頓了片刻後便繼續朝院外走去。

而身後的申啟卻久久不願起身。

在這個世界,往往一次分彆便極有可能意味著再也見不到。

申啟不知道,他這一生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先生。

但他知道,在北齊天都城有一間書院,那裡是先生來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他能去那裡,說不定就能再見到先生,再聽先生傳道講課。

從此,申啟對未來的規劃也從一個賬房先生轉變成了北上天都城,一路沿著先生走過的路去到先生來時的地方。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