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安微微笑了笑,呂文和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差點連他都被勾起了熱血。
隻是呂文和還是太小看陸承安了。
或者說站在他們的立場,一座皇朝,頂多整個九州天下,便是他們野心的極限。
但陸承安要做的,不是一國之人臣,追求的也不是權利、名望的巔峰。
而是更多更大。
有了這個前提,所謂從龍之功,位極人臣,都不足為道。
所以呂文和注定是要失敗的。
不過對方畢竟是北齊當今最為得勢的親王麾下,陸承安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他真起身,拱手作揖,有些自慚形穢道:
“陸某拜謝祁王與呂先生厚愛,但我有多大能耐我自己還是清楚的。若真投入祁王麾下,恐怕會有負所托。”
“況且陸某誌不在此,這一座書院,五畝桃林,耕讀度日,自在散漫,便是陸某畢生所願。”
“還請呂先生代陸某謝過祁王殿下,此事不必再談”
呂文和心頭微微一震,但卻並不死心,繼續勸道:
“陸先生,祁王乃真龍之姿,將來必定能榮登九五尊位。此時若能投靠,於先生乃至先生的書院而言,絕對是最大的機緣。”
“且先生既然胸懷濟世之才,怎麼可不思忠君報國?”
“如此豈不是浪費先生攻讀之苦?”
陸承安笑著搖了搖頭。
“呂先生不必再說了,陸某確實當不來那出謀劃策的謀士。於為官之道更是一竅不通。”
呂文和皺著眉頭又問道:
“可是已經有人向先生許諾?”
“不曾?”
呂文和見陸承安眼神真摯,確實不是在誆騙他。
沉默片刻後,他不由得輕聲一歎。
“唉既如此,那隻能說是祁王無緣得先生這般麒麟子。告辭了”
陸承安起身道:
“呂先生慢走”
出了書院的大門,走出桃園,上車前呂文和回頭看了眼書院方向。
再次輕聲歎氣,心中不由的暗道:
“可惜了這麼一個少年英才”
————
晨讀結束後,何道哉便迫不及待的來到前院,找到陸承安。
陸承安給他倒了杯茶,何道哉連忙起身雙手接過茶杯。
陸承安好奇問道:
“說說看?”
何道哉抿了口茶,略微沉思後開口道:
“出身於晉中望族,據說祖上曾與皇室祖上沾親帶故。”
“此人才智極高,算無遺策。”
“但真正讓他名傳天下的是二十年前北齊與西涼國一場隔空交戰。”
“先生應該知道,北齊與西涼之間還隔著數個小國,兩國國土並不接壤。”
“所以二十年前那一場衝突背後雖然是北齊與西涼這兩個龐然大物,但真正動手的卻是夾在中間的那幾個小國。”
“他們算得上是北齊與西涼手裡的刀和盾。”
“當年那一場交戰呂文和便是以北齊軍師的身份被派遣到附屬國輔佐指揮,交戰之後,因為代替北齊出手的小國國力明顯較比對方要弱,所以一直處於劣勢。”
“但在最後一場決戰中,卻因為呂文和的謀劃直接將戰局扭轉。挽回了幾乎算是必敗的局勢。”
“在那場決戰中,因為呂文和的計謀,那個名為戎狄的小國直接被滅國。”
“據戰後統計,戎狄國至少有兩百萬因此而喪命。”
“整個戎狄國土,赤地千裡,生機斷絕,處處白骨,生靈塗炭。”
“甚至與戎狄國在戰後幾乎變成了一方鬼國,到處厲鬼橫行,相互吞噬。最後竟然衍生出好幾隻上三品的鬼王”
“若不是北齊高品仙道修行者親自出手,恐怕這幾隻鬼王就要進入北齊境內,為禍人間。”
“就算二十多年過去了,戎狄國舊土至今依然是寸草不生,杳無生機。”
“而呂文和也因此得了一個第一毒士的名號。”
陸承安心頭驚訝,兩百萬人的性命,因為一場大戰而消散,什麼樣的計謀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他用的是什麼方法令戎狄滅國的?”
何道哉眼中帶著一抹忌憚,聲音也變得尤為低沉,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
“瘟疫”
陸承安一怔,心頭猛地一震。
瘟疫對於這個古代社會來說確實是致命的存在。
縱觀上一世的戰爭史,就算雙方打得再怎麼激烈,也基本上不會用這種手段來對付敵人。
因為瘟疫這種東西並不受人控製,一旦爆發,害人害己。
這個呂文和竟然敢用如此滅絕人性的手段,不愧為毒士之稱。
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萬一瘟疫失控,到時候殃及自己一方,那就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說罷,何道哉連忙問道:
“如果弟子沒猜錯,呂文和應該是代表祁王殿下來招攬先生的吧?”
陸承安點了點頭。
何道哉有些緊張的看著陸承安問道:
“先生可曾答應?”
陸承安回道:
“不曾。”
何道哉神色立即有些凝重。
“先生確實不該答應,皇子奪嫡,步步凶險。萬一行差踏錯,必定會萬劫不複。隻是”
陸承安知道他要說什麼。
“你覺得我拒絕了他們他們會對我不利?”
何道哉點頭道:
“不是覺得,而是一定。”
“祁王殿下雖有真龍之資,但卻並不是心胸寬廣之人,先生大才有目共睹,為保證先生不會為他人所用,他一定會排除異己”
說到這裡,何道哉猛地以拳砸掌,沉聲道:
“先生,不如讓仲明進宮一趟,請太後娘娘為您說句話,若太後願意庇護先生,祁王想必絕不敢冒犯太後而對先生出手。”
陸承安笑著搖了搖頭道:
“那倒不必,驚動太後便等於是驚動了天子,我不想過早進入天子的視野。”
陸承安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隻有一個原因。
那便是那位天子給他帶來的壓迫感。
那天在秋收大典上,天子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看了他一眼,隻是那一眼便讓陸承安察覺到一件事。
鎮國鏡雖然號稱坐鎮京都絕對無敵,對這位天子並沒有作用。
秋收大典上他見過不少修為通玄之輩,不管麵對誰陸承安心中都有底氣,唯獨麵對那位天子卻沒有。
見陸承安拒絕自己的提議,何道哉不由得有些心急。
“可是先生,若無太後庇護,萬一祁王出手”
陸承安擺了擺手道:
“無妨,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我能夠應付。”
何道哉注視著陸承安的臉色,心中不由得想到文道修行的神奇之處,焦慮的情緒漸漸平緩了下來。
話已至此,何道哉便不再多說。
隻是這一天的課業他明顯都有些心不在焉。
回到了將軍府後,何道哉左思右想,久久難以入眠。
最終實在忍不住,還是決定去找李仲明把這件事告訴他。
當他經過慕雲舒的院子時,正好看到慕雲舒坐在院子裡喝酒,似乎是在想著心事。
何道哉眼前一亮,心想既然陸承安不想驚動天子,那驚動慕姑娘總沒事吧?
說罷便轉頭往慕雲舒的院子走去。
————
另一邊,陸承安合上書籍,吹滅了燈盞,回到房間準備入睡。
大約午夜子時將過的時候,熟睡的陸承安忽然睜開了雙眼,眼底閃過一抹瑩白光芒。
他緩緩起身,轉頭望向書院外的方向,眼神逐漸冰冷。
“還真是心急,一個夜晚的都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