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招攬(1 / 1)

推荐阅读:

季秋末,京都的清晨已經多了一抹寒意。

書院外的桃林早已枝葉凋零,隻剩下光禿禿的枝乾靜靜蟄伏,等待著幾個月後的暖春。

一層薄薄的寒霜壓在枝頭,在晨光下,展現出一番清雅不俗的靜美。

陳淵拿著笤帚推開了書院的大門,如往常一樣,一絲不苟的清掃著門前的小路。

等他掃到小路儘頭的時候,將軍府的馬車也準時到來。

見何道哉與李仲明下車,陳淵微笑著走上前,微微躬身道:

“二位師兄早啊。”

兩人躬身還禮。

“三師弟早。”

這是每天不變的章程,也預示著開啟了書院這一天的課業。

很快,院子裡便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讀的正是《詩經》。

一縷清風縈繞在院內,拂過那棵也已枝葉落儘的桃樹,吹開了幾朵反季節而生的花骨朵。

一隻通體明黃的小鳥正站在枝頭,歪著腦袋,看著桃樹下那四個認真晨讀的學子,時不時也跟著輕鳴幾聲。

綠豆大小的眼珠子裡,透著一股尋常鳥雀不曾有的靈性。

等陸承安從後院走了出來,小黃鳥便直接跳下枝頭,落在了陸承安的肩膀上。

小腦袋親昵的蹭了蹭陸承安的側臉。

陸承安微微一笑,伸手逗了逗小黃鳥,隨後便坐在四人對麵,拿起那本《傳習錄》靜靜看了起來。

相比於風起雲湧的京都城,這座小院裡的安謐格外與眾不同。

也格外的讓人沉醉其中。

但很快,一個聲音打破了這份靜好。

“在下晉中呂文和,登門拜訪,求見書院陸先生”

正在讀書的幾人戛然而止,全都抬頭望向院外。

聽到晉中呂文和這個名諱,何道哉明顯神情微變,眼中多了一抹警惕。

而陸承安卻早已起身走了過去。

來到門口,隻見一位文士打扮的花甲老人孤身一人站在門外,身上彆有一股獨具一格的氣質。

陸承安拱手見禮,詫異問道:

“我就是陸承安,不知先生一早前來,所為何事?”

呂文和神色誠懇,拱手道:

“在下聽聞,書院陸先生才學驚世,曾在與南楚國的詩會上寫下江城子那般驚豔千古之詩詞,仰慕已久,特來拜訪求教。”

陸承安略微沉思,便知其目的。

也不點破,笑道:

“求教不敢當,遠來是客,還請入內喝杯熱茶,驅驅風寒。”

說著便將呂文和請進了院內。

院子裡,何道哉見走進來的人果真是他印象中那個呂文和,立即起身頷首致意。

其他三人見大師兄都站起來了,自然不能再坐著,也紛紛起身。

呂文和停步轉身,向四人躬身問禮。

隨後便跟著陸承安進了待客廳。

順便對廚房裡的忙碌的大嫂喊了聲:

“大嫂,勞煩沏杯茶。”

在待客廳剛剛落座,何道哉便走了過來。

陸承安見他神色有異,知道他有話要說。

於是向呂文和道:“失陪一下。”

呂文和微笑著點頭。

出了待客廳,何道哉立即拉著陸承安往一邊走,剛要開口說話,陸承安卻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隨後抬手一揮,在兩人身邊布下一層隔絕。

待客廳裡的呂文和眼神微微一變,明顯多了一抹詫異。

布下隔斷後陸承安這才問道:

“有什麼事嗎?”

何道哉指了指待客廳的方向道:

“先生,你可知那人是誰?”

陸承安略微沉吟道:

“晉中呂文和,想必應該是大皇子麾下的人。”

何道哉點了點頭道:

“沒錯,此人正是祁王麾下的謀士。但他可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謀士,他很危險。”

陸承安來了興趣。

“哦?此話怎講?”

何道哉神色有些凝重道:

“具體細節等他走後弟子再與先生詳細轉述,弟子隻是提醒先生一定要小心應對。此人心思極為深沉狠辣,先生萬莫掉入他的陷阱裡。”

陸承安點了點頭,笑道:

“放心,我能應付。”

何道哉鬆了口氣,拱手笑道:

“那弟子就不打擾了。”

“嗯,你去吧,帶其他師弟師妹去內院書樓。”

“是”

重新回到待客廳,陸承安告罪一聲笑道:

“一些瑣事耽擱。”

呂文和笑著拱手道:

“是在下貿然來訪,唐突了。”

很快,大嫂便沏好茶端了過來。

出門的時候陸承安看了她一眼,大嫂便領會他的意思,順手幫忙把門帶上。

喝了幾口茶後,呂文和便直接開門見山道:

“初聞江城子,驚為天人。隻此一首,便足將天下詩詞之道拔高萬丈。隻是當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寫下如此驚豔萬古詩詞之人,竟然會是陸先生這麼一位束發少年。”

陸承安笑著搖了搖頭道:

“年歲不能決定一切,有誌不在年高。”

呂文和撫須而笑,點頭道:

“不錯,有誌不在年高,陸公子果然是胸有錦繡,出口成章。”

商業互吹了幾句後,呂文和便開始慢慢引導陸承安對如今天下局勢發表看法,又從天下局勢引到眾皇子的奪嫡之爭。

陸承安自然知道他的意圖,不可能輕易落入他的節奏,隻用一句話便將他所有的引導打碎。

“皇朝立儲,乃天子一人專斷,多說無益。”

呂文和笑而不語,心中卻在讚歎:一個少年,被他如此高高捧起,卻依然能夠沉穩有度,隻此一點便足以超越絕大部分人。

從而呂文和也已經能夠肯定,從陸承安的談吐以及時不時說出來的一些極有深度的話語來看,此子就算尚且稚嫩,但假以時日,必定能夠成為一代名士。

而作為有心爭奪皇位的祁王,恰好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具有極大潛力的人才。

想到這裡,呂文和便不再掩藏,站起身直言了當道:

“實不相瞞,在下今日前來實為祁王說客。”

“昨日曾有官吏持文書任命先生為京兆戶曹司主簿,此事絕非祁王之本意。”

“實乃對陸先生之才學不夠了解,又誤信庸人之言,這才有此任命,折辱了先生,文和代祁王向先生賠罪。”

說罷,呂文和竟然真的向陸承安深深作揖告罪。

陸承安淡然視之,沉默不言。

呂文和起身後繼續說道:

“先生懷濟世之才,此書院一隅之地決非先生良棲。”

“祁王殿下有吞納天下之誌,又素來敬重有學之士,以在下之不才尚能為祁王重用,若先生肯輔佐祁王,共謀大業,必將是平步青雲,貴不可言呐。”

“先生濟世之才,祁王吞天之誌,二者若能相輔相成,豈不為名傳千古之佳話?”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