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說。"
李崇文饒有興趣的說道。
"好的,長官!"
"我覺得想要實現這個計劃,就需要把占城人的人口降低到一定的標準。"
"占城人的人口要和高棉人、瀾滄人以及華人的人口比例要維持在一個合適的區間。"
"不然,每個地方的占城人都會占多數,這對我們是很不利的,而且安南人和占城人的聯係是比較緊密的,畢竟過去的幾百年中,他們都是一個國家的人。"
"雖然我們對安南人和占城人進行了切割,安南的漢化措施也很順利的實行了,但是到現在為止,安南漢化的時間不過是三年而已,我們還是應該小心一點。"
李誌文把他的想法提出來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相比於高棉人,瀾滄人和安南人,占城人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安南和占城在過去曾經都是屬於一個國家,這一點確實需要防範。
李崇文的強製漢化的新政策實行離不開兩個前提的條件,人口和土地。
土地,隻要複興軍擊敗高盧雞的主力部隊,就可以徹底占領高棉和占城,到時候湄公河平原的耕地就都會屬於複興軍的,土地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但是華人人口的問題,就有些麻煩了,在東印度地區的華人人口有些不足,而且華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龍首原(紅河平原)上。
安南的華人肯定是不能大規模的遷移到高棉和占城,在複興軍看來,安南對於整個對整個東印度來說,就相當於中原的燕雲十六州,複興軍守住這裡就可以守住整個東印度地區。
而且安南是整個東印度地區漢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也是複興軍第一個五年計劃實行地方,隻要安南還在,哪怕東印度的南方地區淪陷了也可以重新奪回來。
所以,安南的華人隻能遷移漢化程度比較高的安南人和一部分華人到占城和高棉。既然不能大量遷移安南的華人,那就隻能儘量減少占城的人口,以及儘量吸引東南亞各地的華人。
"你們有什麼想法,可以儘量減少占城的人口以及吸引東南亞的華人到占城和高棉嗎?"
"長官,您還記得,我們之前在部門會議上討論的農業公司和礦產公司嗎?"
陳德明聽到李長官的話後,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嗯——"
"你是說,專門負責海外資產的公司嗎?"
李崇文被陳德明這麼一說,就想起來了,在一個月前的部門會議上,他們討論過要不要成立專門的公司負責安南的海外資產時,提到過要在海外一些國家購買一些土地和礦產,用來生產安南工業化所沒有的原材料。
"沒錯,我們在戰後就可以成立這樣的農業公司或者礦產公司,我們可以在非洲地區、美洲地區甚至是東南亞地區,購買我們需要的土地和礦產,而占城人可以成為我們優秀的工人。"
"當然,這些員工在當地工作多年後,會習慣在當地的生活,不想再回到貧窮落後的家鄉。雖然我們不停的挽留,但是他們還是會申請加入當地的國籍,並且會很快通過。"
"當然,在到外國工作總會遇到一些意外的,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他們想回來的時候,遇到海嘯。"
陳德明覺得把占城人移民到外國去比較好,他當然也想過直接驅逐了,不過現在是20世紀了,不是18世紀,很多事不能做了。
當然,移民到東南亞其他的國家是最便捷的,因為南洋華商大多在東南亞各國都有人脈,而且他們在東南亞也有大量的種植園,可以很好的幫助安南移民。
美洲地區也可以通過當地的華商進行聯絡,至於非洲地區,隻能在戰後看看高盧雞在非洲需不需要勞動力了。
"長官,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鷹醬的關係成立歐洲公司,歐洲的重建以及經濟的發展都需要廉價的勞動力,而我們正好可以提供,相比於東南亞和非洲地區,還是歐洲更吸引占城人。"
"被高盧雞殖民了占城人幾十年,他們肯定更加向往巴黎的塞納河畔。"
"在招工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所有應聘的占城人,他們到歐洲住的是不遜色於酒店的宿舍,塞納河畔的姑娘都喜歡來自東印度地區的小夥子。"
李誌文也表達自己的想法,他覺得占城人在看到了歐洲的繁華,肯定有不少人想要留在歐洲,到時候,隻要占城人想要留在歐洲,歐洲公司都會無條件的提供幫助。
在李誌文看來,高盧雞方麵願意收留這麼多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應該不會介意收留一些東印度南方的占城人吧!這也是高盧雞的殖民地。
"世界這麼大,應該讓占城人去看看。"
李崇文感慨道,占城人不久就可以到世界各地看看,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
"華人移民方麵,要怎麼解決?"
"長官,這方麵基本上,都是老調重彈了。"
"無非是用分土地來吸引東南亞的華人移民,不過,我們這一次的效果,應該會比第一次的效果要好很多。"
"隻要我們在東南亞各國放出消息,華人移民就會大量移民到東印度地區。"
當初,複興軍在打下安南後,就開始招募東南亞的華人移民,但是效果甚微。後麵,隨著複興軍給平民老百姓分土地的消息,在東南亞傳播開來後,安南就迎來一小波移民高潮。
之後,隨著安南的土地被分完,華人移民,便越來越少,大多都是來安南做生意的。
"還有,長官!"
"在我們占領高棉和占城,並且穩固下來後,我們可以通過,我們境內來自中原西南的移民,把我們要分土地的消息,傳回中原地區,相信到時候,會有不少移民到來。"
"到時候,我們隻要把他們安置在占城就可以了,華人移民可以稀釋占城過多的人口,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兔子隨時都可以把移民通道關閉,這條移民通道並不是很穩定。"
"現在兔子需要西南安穩,才會放開移民通道,在半島戰爭結束後,這個移民通道即便不關閉,移民的數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陳德明建議道,想要從中原移民,最好趁現在,加大宣傳力度。
"我會安排好的!"
李崇文思考後,便決定先加大從中原移民,後麵再從東南亞移民華人。
"長官,關於民兵的招募的事,我這裡有一點想法。"
陳德明突然想起,民兵招募的事情,因為考慮到後勤的需要,複興軍打算招募一些民兵用作後勤運輸,特彆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
"說說!"
"這次招募的民兵數量太少了,我們需要擴大招募的數量。"
"理由!"
"在我們占領高棉和占城後,我們需要控製當地,以複興軍目前的兵力,根本不能完全控製占城和高棉所有地方。占城和高棉的麵積已經達到35萬平方公裡的地方,我們需要這些民兵的幫助,需要民兵幫忙維持軍管的狀態。"
"還有根據長官您的漢化新政策,每個新建的村鎮前期必然會因為文化不同,語言不同,傳統習慣不同產生一定的混亂,這就需要大量的官方人員來維持秩序。"
"這個時候,我們招募的民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他們可以駐紮在各個村鎮,維持穩定,同時防範南同盟的遊擊隊的襲擊。"
"另外,對於想要置換土地的人,我們要需要他們參加民兵才能獲得置換土地的權利,和購買一定數量的土地。同時,他們在置換置換或者了其他地方的土地,那麼安南的土地也必須低價出售給政府,不得出售給私人。"
陳德明現在算是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你想要什麼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隻有這樣,這些人才會珍惜他們得到的土地,要不然過不了幾年,他們又會抱怨政府的分配。
"可以,就增加招募民兵的數量吧!"
李崇文思考後,覺得還可以通過民兵,來進一步穩定瀾滄。
“我再補充三點。”
”第一是,這次招募的民兵允許安南和瀾滄的所有人報名,不過必須是有漢族族譜,會寫自己的漢名以及說一些簡單的漢語。"
"第二是,表現比較好的民兵,我們會進行獎勵,包括鷹醬的麵粉,鋼鐵製的農具,耐用的布料等等實用的物資。"
“第三點我們占領占城和高棉後,會成立大量的各民族雜居的村鎮,這裡麵需要大量的底層的公務人員,如果民兵表現很好,隻要經過基礎的文化考試,就可以擔任底層的公務人員。"
"誌文,都記下來,後麵去通知各部門。"
"長官,都記下了!"
李誌文把李長官的要求都寫下來了。
"長官,在民兵中招募公務人員的占比是多少?"陳德明問道。
關於複興軍在占領東印度南方地區後,安南政府會進行公務員人員考試,已經不是什麼大秘密了,隻要稍微看過報紙的,都會想到政府部門會大規模招募公務人員。
這讓一些在三年前,錯失公務員考試的人感到興奮,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不是說以後不能考了,而是這一次的難易程度,估計會非常接近安南的第一次公務員考試。
“從民兵中招募十分之一的公務員,從安南招募十分之四的公務員,最後的十分之五的公務人員從已經開始漢化(有漢族族譜,會說一些簡單的漢語,會寫自己的漢語名字)的高棉和占城底層老百姓中招募。"
"在民兵中招募的公務員,要把瀾滄民兵的比例提高一些,畢竟瀾滄也需要穩定。"
和安南相比,瀾滄的讀書人非常少,更不用說,在大量人員逃亡南方後,瀾滄就基本找不出多少個會寫字的人了。這次在民兵的招募公務員,有一定安撫瀾滄人民的想法。
"誌文,招募民兵這件事你親自盯著,不要出現任何紕漏。”
"好的,長官!"
"德明,說說你的事情吧!"
"經費怎麼了!"
李崇文處理完其他事情後,才想起德明來找他的事情。
"是這樣的,複興軍南下的時間和安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實施的時間差不多,這就導致我們這段時間的財政支出會非常龐大。"
"我想問問,我們是否先出售一部分黃金,換成一部分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要是戰爭維持的時間比較長,我們的花費估計會更多。"
陳德明現在的壓力很大,軍方找他要錢,工業部門找他要錢,教育部門找他要錢,財政部門的資金如同流水一樣,嘩啦啦的流出去了。
他現在就指望軍方儘快打下占城和高棉,抄了舊社會的中上層人士的家,他現在急需這些人的財富來解決財政部缺乏經費的問題。
"先兌換一部分的黃金,以備不時之需。"
"德明,你不用太過擔心我們資金的問題!"
"有人會給我們送錢的!"
李崇文安慰道,錢是花出去了,但是他們得到的就更多了。
"長官,這我知道!"
"我們財政部現在就指望軍方能在高棉和占城拿到足夠的資金來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
"不是高棉和占城。"
"是暹羅。"
李崇文把一封關於暹羅軍隊的情報和暹羅國內的主流報紙遞給陳德明,讓他仔細看看。
"暹羅?"
"這關暹羅什麼事啊?"
陳德明聽到這話,感到非常驚訝,連忙看起手上的資料。
情報部門的報告顯示,暹羅近期把大量兵力都調往其東部地區,而在高棉的西部邊境,發現暹羅的部隊,經證實,這正是,暹羅東調的部隊,疑似暹羅想要進攻高棉。
陳德明打開手上的幾份報紙,上麵都大幅度的報道,暹羅的國土是如何被高盧雞奪走,是恥辱,他們應該奪回來。
通過這幾份報紙,陳德明就知道,暹羅現在國內的輿論估計已經被調動起來,要是暹羅被輿論架起來,他們是不想打也要打了。
"長官,暹羅這是想要趁火打劫。"
陳德明氣憤的說道,高棉這個果實馬上就要落地了,怎麼能夠忍受被鄰居分一杯羹呢。
"所以我說有人來給我們送錢來了。"
"高棉的邊境離暹羅的曼穀非常近,而且通往曼穀的路,也是一片坦途,沒有很大的障礙。"
"曼穀可是聚集著暹羅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富,而且距離曼穀上一次被敵人占領,已經有170年了。"
"隻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