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重生之我在原神強娶芙寧娜 > 第49章:宋城探古,文物與車輪共敘章

第49章:宋城探古,文物與車輪共敘章(1 / 1)

推荐阅读:

贛州的晨霧剛漫過宋城牆的垛口,阿黃就踩著中山曉蘭ha6120bevb11的踏板上車。左手的紅米watch5顯示“8:00”時,指尖劃過空調旋鈕——23度的冷風混著哈曼卡頓音響的預熱聲,在12米長的車廂裡漾開舒服的漣漪。“續航滿電350公裡,”他拍了張儀表盤照片發給老張,紅米turbo 4ro的鏡頭把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的“604ah”標識和導航上的贛州博物館路線框在一起,“從酒店到博物館12公裡,走紅旗大道轉章江北大道,沿途能看見廈門金旅純電動——土黃色塗裝真像客家圍屋的牆。”

神裡綾華把《贛州文物誌》裡的宋代瓷器頁麵折角,紙頁邊緣還沾著昨晚客家釀豆腐的醬油漬。“王萱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宋代青白釉瓷枕,”她往甘雨手裡塞了塊酸棗糕,“釉色比璃月的琉璃盞還透亮,咱們得仔細看。”甘雨的平板上正畫著公交窗外的騎樓,淡藍色的筆尖勾勒出飛簷時突然笑了:“這鬥拱的角度是53度,跟你公交內擺門的開啟角度一模一樣,古人的力學計算真精準。”

胡桃舉著拍立得衝進車廂時,自動前門的內擺門“嘶”地滑開。紅色裙擺掃過座椅上的仿皮麵料,帶起串細碎的叮當聲——是她掛在包上的客家銀飾。“快看我拍的贛州公交!”她把照片貼在駕駛座後的擋板上,畫麵裡土黃色的廈門金旅與綠色的中山公交在晨霧裡並排,像兩塊浸在水裡的玉石。鐘離先生緩步上車,懷表鏈與後門的塞拉門金屬框碰撞,發出與博物館銅鐘相似的清響。

車過章江大橋時,阿黃把車速定在60公裡。綠色的車身掠過江麵的晨光,影子在水裡拉成長長的翡翠帶。芙寧娜突然指著窗外:“那是宋代古浮橋!”汽水音樂裡恰好切到《贛州宋城謠》,哈曼卡頓音響的童聲合唱混著電機的低鳴,讓整座橋都像在跟著搖晃。甘雨舉著平板速寫,筆尖在“浮橋鐵鏈”與“公交懸掛係統”之間停頓——兩者的承重原理竟有著跨越千年的默契。

贛州博物館的青銅門剛在晨光裡泛出冷光,阿黃就把車停在停車場的樹蔭下。輪椅存放區的行李碼得整整齊齊:刻晴的筆記本電腦壓著神裡綾華的防曬衣,胡桃的拍立得相冊夾在甘雨的畫筒與鐘離先生的公文包之間,像堆會說話的積木。“電池在樹蔭下溫度28c,”他摸了摸車身的散熱孔,604ah容量的續航還剩342公裡,“比在高速上低4c,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果然耐溫。”

博物館的宋代青白釉瓷枕剛映入眼簾,甘雨就屏住了呼吸。釉麵反射的光線在展櫃玻璃上流動,像月光淌過平靜的江麵。“這弧度跟你公交的頭枕曲線幾乎一致,”她指尖在平板上快速勾勒,淡藍色的線條漸漸織出瓷枕與座椅的重疊圖,“古人靠它解暑,咱們靠23度空調,倒都是應對暑熱的智慧。”鐘離先生俯身細看瓷枕底部的落款,懷表鏈垂在玻璃上,影子與瓷枕的紋樣形成奇妙的對稱。

胡桃舉著拍立得繞著展櫃跑,紅色裙擺掃過地麵的防滑紋,帶起串細碎的反光。“快看這張!”她把照片塞給阿黃,畫麵裡瓷枕的釉色與中山公交的綠色塗裝在閃光燈下交融,像幅被打翻的顏料盤。空和熒正對著明代的客家圍屋模型討論,指尖劃過微縮的土牆時,突然發現它的夯土紋理與廈門金旅公交的塗裝紋路驚人相似——都是時光沉澱的顆粒感。

元代的青銅酒壺展台前,芙寧娜正對著壺嘴的弧度出神。“這流口的傾斜角度是15度,”她突然轉頭對阿黃笑,“跟你公交的雨刮器角度一樣,既能擋雨又不擋視線。”王萱翻開《贛州文物誌》核對,紙頁上的“15度導流設計”字樣旁,不知何時被胡桃貼了片客家圍屋的瓦當碎片,紋路與壺身的纏枝蓮紋如出一轍。

離開博物館時,自動前門的內擺門“哢嗒”輕響。阿黃望著台階下的綠色公交,突然發現車身上的“中山公交”字樣在陽光下泛著光,與博物館門楣的“贛州博物館”匾額形成奇妙的呼應。“去通天岩景區的路上有片荷花池,”他轉動方向盤,哈曼卡頓音響裡的《宋城往事》前奏響起,“比東湖的荷花晚開半個月,正好趕上盛花期。”

車過章貢區的老街時,甘雨突然指著路邊的老樟樹。樹乾上的疤痕像幅天然的地圖,與她平板上的公交路線圖重疊成奇幻的圖案。“這樹齡有800年了,”她舉著ate60 rs拍特寫,衛星模式下的樹冠像朵綠色的雲,“比武漢的古柏粗12米,樹洞裡還能塞進胡桃的拍立得相冊。”胡桃果然鑽進去試了試,紅色裙擺從樹洞裡探出來,像朵突然綻放的花。

通天岩的丹霞地貌剛映入眼簾,阿黃就把車停在景區停車場。輪椅存放區的行李在23度空調風裡安靜躺著,紅米turbo 4ro的7290毫安時電池還剩71——早上拍文物時錄的4k視頻幾乎沒耗多少電。刻晴正對著岩壁上的唐代題刻拍照,小米15s ro的玄戒芯片自動識彆出“通天岩”三個字,彈出注釋:“比西安碑林的同類題刻早120年。”

鐘離先生站在忘歸岩前翻開懷表,內側的“光緒二十六年”字樣與岩壁的青苔在陽光下形成明暗對照。“這岩石的風化程度,”他指尖劃過紅色的岩層,“與中山公交的車漆老化係數相似,都是時光留下的刻度。”阿黃蹲在公交旁拍輪胎,朝陽牌cr926花紋裡卡著片丹霞碎石,與武漢東湖的荷葉、長沙嶽麓山的楓葉一樣,成了旅途的小小標本。

傍晚返程時,哈曼卡頓音響裡的《黃昏海岸線(dj)》突然響起。胡桃站在車廂中部轉圈,紅色裙擺與甘雨的淡藍色衣袖在綠色車身上投下流動的影子。阿黃望著導航上的路線,從中山到贛州的軌跡像條蜿蜒的綠線,串起青島的浪、武漢的江、長沙的楓、贛州的岩。左手的紅米watch5震動時,屏幕上彈出“今日步數21680”的提示,卡路裡消耗正好抵消中午的客家釀豆腐。

他突然明白,那些博物館裡的文物與路上的車輪,本就是同一種語言——青銅的堅韌、瓷器的溫潤、公交的沉穩,都在訴說著時光的故事。就像中山曉蘭ha6120bevb11的綠色塗裝,無論開到哪裡,都帶著23度的舒適與哈曼卡頓的歌聲,把異鄉變成故鄉,把瞬間變成永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