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五十,樂群公交站場的探照燈還亮著,宇通h18銀黃相間的車身在燈光下泛著金屬光澤。空背著裝滿鏡頭的雙肩包,跟著熒快步穿過站場圍欄,遠遠就看見阿黃正用紅米手表5刷調度室的簽到器——“嘀”的一聲輕響,像在寂靜的晨霧裡投下一顆石子。
“阿黃!”熒揮著手裡的紀念票跑過去,票麵上“0816”的編號在晨光裡格外清晰,“我們來啦!王萱說她今天要趕項目報告,讓我們多拍點h18的細節圖。”
阿黃剛檢查完輪胎氣壓,直起身笑:“她昨晚特意發消息叮囑過,說要鉸接圓盤的特寫。”他指了指駕駛座後方的空位,“那排座給你們留著,視野最好,拍儀表盤和路況都方便。”
芙寧娜抱著票箱走來,製服口袋裡露出半截公交迷論壇的邀請函:“今天可有好戲看,論壇組織了‘202路尋蹤’活動,據說有十幾個發燒友要跟全程,帶的相機鏡頭比你們的還專業。”她忽然壓低聲音,“調度說昨天給h18補電時忘了加柴油,油箱隻剩四分之一,等下過沙溪得拐去加油站,你們剛好能拍加油的特寫。”
六點二十分,宇通h18準時駛離市中醫院首站。剛過星晨廣場站,就有群背著長焦鏡頭的年輕人湧上車。為首的戴眼鏡男生舉著相機對準儀表盤:“終於拍到實車了!這台h18的混動係統是宇通2022款的,全市就這一台搭載了可變排量柴油機。”
空立刻和他聊起來:“你知道它的壓縮比是16:1嗎?阿黃說這樣兼顧動力和省油。”男生眼睛一亮,掏出筆記本:“我隻查到155:1,快告訴我在哪看參數?”兩人湊在一起討論的功夫,熒已經舉著手機拍起了鉸接處的紅色防護帶,陽光透過車窗在上麵投下流動的光斑。
車輛駛過煙洲牌坊時,電子報站器響起:“下一站,西區醫院。”芙寧娜剛收完票,就見阿黃透過後視鏡朝她點頭——儀表盤上的油量警報燈閃了下黃,像隻提醒的眼睛。她清了清嗓子:“下一站沙溪路口後,車輛需要臨時停靠加油站補油,耽誤大家十分鐘,敬請諒解。”
公交迷們反而更興奮了。戴眼鏡的男生調整著鏡頭焦距:“柴油加注口在車身左側後軸上方,對吧?我查過維修手冊,但是沒見過實車操作。”阿黃從後視鏡裡朝他豎大拇指:“沒錯,而且加油時必須切換到純電模式,切斷柴油機動力,這個細節很多人不知道。”
到沙溪路口站時,上來一位拎著菜籃的阿婆。她看到滿車舉著相機的人,好奇地問芙寧娜:“這長車今天成明星啦?”芙寧娜笑著幫她刷中山通(到橫欄鎮政府15元,折後075元):“阿婆您坐好,這些年輕人專門來拍h18呢,說它是‘中山公交活化石’。”
阿婆摸著座椅扶手感歎:“可不是嘛,三年前它剛上路時,我家孫子追著跑了三站地。”她指著窗外的榕樹,“那時候這樹才到車窗高,現在都快遮著車頂了。”
七點零五分,宇通h18緩緩拐進沙溪大道旁的加油站。阿黃拉起手刹,按下中控台上的“純電模式鎖定”按鈕,儀表盤綠燈常亮,柴油機的低吼聲瞬間消失。“看好了,”他對圍過來的公交迷說,“加油前必須做這步,防止誤啟動發生危險。”
穿著藍色工裝的加油員剛插好油槍,就被鏡頭包圍了。“師傅,這台車加多少號柴油?”“它的油箱容量是180升對嗎?”加油員被問得愣了愣,笑著答:“加0號柴油,每次來都加120升左右,說要留空間給油箱散熱。”
熒舉著手機錄vlog:“現在看到的是宇通h18的加油全過程,大家注意看油槍旁邊的黑色按鈕,那是緊急斷油開關,遇到危險按這裡就能切斷油路……”空則蹲在地上拍輪胎特寫,米其林的27570r225輪胎上還沾著昨晚的露水,胎紋裡卡著片三角梅花瓣。
芙寧娜趁機給乘客們發薄荷糖:“加油站的油味有點重,含顆糖舒服點。”她給阿婆遞過一瓶水,“您到橫欄鎮政府還有8站,等下我叫您。”阿婆接過水笑:“你們比我家閨女還細心,難怪這長車招人疼。”
加完油的宇通h18像喝飽了能量,重新駛上沙溪大道時,柴油機啟動的聲音格外輕快。阿黃輕踩油門,車速很快穩定在50公裡小時,儀表盤顯示當前油耗225升百公裡。“補了100升柴油,”他透過後視鏡說,“夠跑到海洲健身廣場再返程,算上混動係統的電能回收,比單純燒柴油省30。”
戴眼鏡的男生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225升是空載油耗吧?滿載時會升到25升?”阿黃點頭:“周末花木展時最多載過87人,油耗確實到248升,不過電動模式占比能到40,總體還是比同級彆純柴油車省。”
車輛駛入橫欄鎮地界時,晨霧已經散去。成片的蔬菜大棚在陽光下泛著白光,菜農正彎腰采摘菜心。公交迷們紛紛把鏡頭轉向窗外,戴眼鏡的男生忽然說:“這裡的站台編號是hl08,對應202路的第23站,我整理過所有站點的gs坐標。”
空立刻和他交換聯係方式:“我畫了h18的三維結構圖,回去發你一份,參考了樂群站場的維修圖紙。”兩人聊得投機,連熒拍鉸接圓盤轉動的視頻都湊過來點評:“這裡的轉向阻尼係數是12牛·米,比普通鉸接車高20,所以過彎更穩。”
到橫欄鎮政府站時,阿婆拎著菜籃下車,臨走前朝阿黃揮手:“下午返程經過我家菜地,喊一聲,給你們捎把新鮮菜心!”芙寧娜笑著應:“您可彆爬上車啊,我們有規定不能捎東西。”全車人都被逗笑了,車廂裡的氣氛像午後的陽光一樣暖。
繼續前行時,戴眼鏡的男生忽然指著儀表盤驚呼:“電量到85了!剛才加油後才60,動能回收效率這麼高?”阿黃指了指前方的下坡:“這段路海拔降了12米,刹車時回收的電能夠跑兩站地,這就是混動的優勢。”
車輛駛過古鎮國貿中心時,公交迷們開始收拾器材。戴眼鏡的男生把一張打印的線路圖遞給空:“這是202路的曆史站點變遷,2019年以前沒走沙溪橋,繞經隆都市場,你看這對比圖……”兩人頭挨頭研究的功夫,宇通h18已經像條靈活的長龍,穿過古鎮的燈飾街,朝著海洲健身廣場駛去。
九點整,車輛準時抵達終點站。公交迷們圍著h18拍最後一組照片,阿黃打開引擎蓋給他們講解柴油機結構,芙寧娜則在一旁給大家發車隊自製的紀念書簽——正麵是h18的側影,背麵印著“43站的溫暖約定”。
空把相機裡的照片導進手機,給王萱發了條消息:【拍到加油特寫了,混動係統的細節圖超清晰,晚上發你雲相冊】。熒則舉著和芙寧娜的合照傻笑:“她說下次帶我們進調度室,看202路的曆史調度表,有十年前的手寫版呢。”
阿黃檢查完機油量,直起身看他們:“下午三點返程,要不要跟車回站場?今天要校準電池管理係統,能看充放電曲線。”戴眼鏡的男生立刻舉手:“我們跟!論壇還等著直播呢。”
陽光漸漸熱起來,灑在宇通h18的銀黃車身上。空望著這台18米長的鉸接公交,忽然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癡迷——它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串聯起時光與故事的紐帶,從煙洲牌坊的三角梅到古鎮的水晶燈,從阿婆的菜籃到公交迷的鏡頭,43站的風景裡,藏著一座城市的溫度。
“走吧,”熒拉著他往糖水鋪走,“薑撞奶配剛出爐的杏仁餅,阿黃說這是202路的最佳早餐搭檔。”空回頭望了眼h18,芙寧娜正用抹布擦拭車窗上的指紋,阿黃則在給輪胎補氣,紅米手表5的反光在陽光下閃了閃,像在和這趟晨光裡的旅程道彆。
而那台宇通h18,正靜靜等候著下一班乘客,準備載著新的故事,繼續在43站的風景裡,寫下屬於202路的溫柔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