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見(1 / 1)

推荐阅读:

雨悄悄地落下,滴落聲由疏而密,驚醒夢中人,遠處的雷聲滾滾,低沉而急促。

一道閃電劃破如墨的夜,驚醒昏睡中的林芝。聽見漸漸移動而來的雷聲和驟然如暴的雨聲,她掀開被子,走近窗邊。

還沒有靠近紗窗,細微的水珠已經撲麵打來,長廊下掛著燈籠,也被風雨吹打的搖擺至熄滅。

又一道閃電劃破黑夜,隻見如柱的雨潑灑而下,樹上一隻鳥窩掉落在雨水中,雛鳥悲鳴嘶叫,母鳥落在一旁,後無奈拋下,奮力的穿過雨幕飛走。

林芝呆呆的看著,兩息後,再聽不見雛鳥的叫聲,而一聲震撼人心的炸雷如在她頭頂般炸響,直嚇得她渾身發抖。

又是幾聲如同炸天毀地般的雷聲響起,林芝驚嚇中,轉身撲到床上把自己埋進被子裡,隻想摒棄一切聲音,可是雷聲一道道還是打在她的心頭上。

雷聲漸息、遠去,林芝才鬆開緊緊抓著的被子,不敢露頭,依舊縮在被子裡直至慢慢睡去。

次日清晨醒來,濃重的水氣夾雜著泥土和草木的香氣,浸染這方小院。

林芝走出屋子,抬頭朝上望去,一絲金色的光透過雲層,落在天邊,縹緲的雲朵在藍藍的天空下顯得那樣白淨。

是個好天氣呢!

林芝心裡想到。

……

林家在靠近花園的一角開辟出了一塊空地,精心修建間寬敞的屋子,專門用作林家子弟習武練身的地方。

林芝雖然是個女兒身,每天早晚也都要在這裡,與兄長弟妹們一同習武。林芝自幼就展露出非凡的武學天賦,在林父精心的教導下,一杆銀槍在她手中如出海遊龍般輕盈。雖因身為女子力量薄弱,但她身形輕盈靈動,速度與靈活性上卻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彌補了力量上的不足。

除了林家子弟之外,還有些資質不錯的侍女也在這裡接受訓練,平常林家人外出的時候,她們便是最貼心的護衛。

林父是武官,一手長槍聞名天下,所以林家的兒女都習得一手好槍法。隻因林芝的一位武師父是遊俠出身,成名技是一手出神入化的雙劍,得到他的真傳,林芝的雙手劍也學得有模有樣。得益林家的教導,林芝小小年紀,在武官世家之間,已小有名氣,一些家族已經開始悄悄向林家打聽,都有誠聘之意。

隻是她到底還年幼,還沒到為她著急的時候。她上麵的幾位堂兄們都到了年紀,而且如他們這樣的武將家,男孩到十七時,親事一般都定下了。隻是大哥哥林允業的未婚妻要給祖父守孝,隻待除了孝服,他們完婚後,立即就要辦老二林允文的婚事,也要給老三林允武、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相看閨女,這許多的事將要辦,林母私心裡可還沒想過她呢。

老大林允業和老三林允武,都是已逝大伯家的小子,和二伯家的老二林允文、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一樣,都是自小便在她的身前養大,感情如同自己的親生孩兒一般。如林允業這般大的人了,平常還殷殷照顧,生怕他冷熱無人知曉,下人照顧不儘心。

林父共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長兄和二兄先後上戰場隕落後,幾個孩子便都被林父接到身邊教養,後來四弟攜妻到外地上任駐防,他又將四弟的幾個孩子留在了京裡,仍舊由林母照顧。

有人笑說林母傻,為伯兄弟們照顧孩子,也有人喜歡林家這樣的大家族,覺得兄弟之間這樣團結,與家族的延續和壯大再好不過。林允業婚期將近,已經有許多條件不錯的人家邀約林母,更有已經相中那三個小子的人家,隻待年青人互相相中後,就要辦事。

林母已經與林父商量好,待三月三後,就為老三幾個相看。

……

三月三,林家子弟完成早練後,回屋沐浴更衣,跟隨林父林母前往正堂祭拜敬香。由於京都並非林家祖地,故僅在正堂設置了林氏牌位,以便子孫進行祭拜。

今兒過節,一大家子用過早飯,年長的男孩子們跟著林父走了,林芝與幾個年幼的弟弟妹妹一起,跟在母親身邊,母親要帶她們去觀裡敬香,聽法會。

能跟著長輩出門,幾個小家夥格外的興奮,幾乎每個人都拿著一個紙鳶,小臉上滿是雀躍之情。受到弟妹們喜悅心情的感染,林芝原本低落的情緒也慢慢消散,看著晴朗的天空,木然的臉上也有了絲笑意。

林母出行低調,除了每個孩子身邊跟著一個侍女,隨行的武伴也隻帶了八人。今兒過節,料想必定人山人海,自家也不去什麼人多的地方,還是輕車簡行的好。

原料到今兒人多,沒料到才出門,林家車隊便被堵在路口。主路上不知是哪家的車隊,長長綿延,過了一盞茶的時間,仍沒見過完。林芝悄悄探頭去看,隻見那些馭車的馬匹駿逸非凡,隨行護駕的武士個個精悍有力,知道這是遇上權貴人家了。她便老實的坐好,看眼身邊的弟妹們,倒是沒在意停頓時久,都笑嗬嗬地說著悄悄話。

待主路上的車隊過完,林母的頭車才動起來。

歸元觀位於城郊,乃是皇家親賜的宏偉道觀。每逢佳節,民眾紛紛前往燒香祈福。為方便百姓前往觀內祈福,皇家特頒旨意:無論官職高低,文官須下轎,武官須下馬。

因此,等林家到時,隻待人下了馬車,都由巡役指揮著將馬車趕往遠遠的空地上等待。

林母看看人都齊全,便牽著最頑皮的八弟林允全當先朝觀裡走去,幾個弟妹都由侍女牽著手,老老實實的跟在林母身後,林芝走在最後,小心的護著。

敬完香,廣場上法會已經將要開始,林母趕緊帶著幾個孩子擠進人群,找了個位置,母子幾個坐在蒲團上聽講。

三聲磬音響起,廣場上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一位年長的道長緩步登上高台,先是向四方及眾人合手作揖,隨後理了理道袍,端坐在高台之上。

林芝便聽見他聲音洪亮地講述道教法理,不過是以詼諧幽默的口吻談論敬畏天地、修身養性的道理。他講得生動有趣,大家聽得有味,遇到有趣之處都紛紛笑出聲來。

林芝聽得無趣,不由往四周看看,突然看見右側不遠處一個打扮精致的少年,端坐在一位貴婦人身邊,神情平靜,給人過於沉靜穩重的感覺。這個有彆活潑跳躍的兄長們的少年,不由令林芝好奇,就多看了他幾眼。少年察覺,尋著視線側過頭來,看見林芝,神色平靜盯了她一眼,扭過頭。

林芝收回視線,端正坐好。隻是仍舊好奇,目光不由又滑向那少年,看著少年的側麵,不由呆呆的。

那少年發覺,側頭瞟她一眼,眼中已帶有不悅之色。

林芝看見少年眼中不一樣的光彩,覺得新奇,愈發專注地望著他,如癡了一般。

不知是否是林芝的行為過於呆傻,少年再不朝她看,端坐在那兒身姿如鬆。

法會時間不長,結束時林家的幾個小的都跳起來,拉了林母要去放紙鳶。林母好聲兒的說,吃過齋飯就去。

林芝被弟妹們鬨得很,無暇再關注那位少年,幫著母親哄著弟妹們,隨母親離開時,那少年已不知去向。此後也說不上為什麼,眼睛總悄悄在人群中尋找,期盼能再次看見那少年。

隻可惜,不知那少年是不是不吃齋飯已經離去,直到她們將要離開時,仍未在人群中見到那人,林芝心裡說不上是什麼感覺。

隨著林母去大殿敬了香油錢,添了香油,母子幾人離開大殿時,林芝抬腳出殿門,正抬頭間,突然看見幾人從對麵的殿裡出來,其中陪在貴婦身邊的正是那少年。

貴婦正與左側陪同的道長說話,少年一臉的無趣,也正麵對著林芝,兩人視線不由撞在一起,林芝平靜的看著他,但心裡那股說不清的感覺,這時踏踏實實的落到了實處。

這時那貴婦也看見了林母,對著林母微微含笑頷首,林母也遙遙略施一禮,然後領著林芝幾個朝著山門走去。

不知為什麼,林芝跟隨母親自長廊上與站在殿門前的少年錯身而過之時,林芝反到不敢看那少年,倒是那少年朝她看過來,林芝察覺,忽然生起一絲羞澀,躲閃著回避他的目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