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提學官(1 / 1)

推荐阅读:

“何若水乃是永安六年一甲榜眼出身,可謂學富五車,文章享譽士林。”

楊夫子提起何若水時,眼中不乏敬佩。

他第一次看何若水的文章就驚為天人。

得知何若水掌管鎮江省學政後,他又將其文章都細細品讀了一番,心中的欽佩之意更甚。

陳硯聽到“一甲榜眼”時也是深深敬服。

周榮在整個平興縣都是有名的才子了,上一次會試就沒中。

而何若水不僅中了會試,還在殿試中奪得第二名,除了狀元外,他可以傲視天下士子了。

這含金量實在高。

楊夫子將買的有何若水文章的書集搬出來放在桌子上,仿佛一座小書山。

提學官掌管一省學政,可考核選拔生員,也有權利剝奪犯事生員的功名,於生員們而言,提學官比主政官員更讓他們畏懼。

像何若水這等名滿天下的大文豪,更是能壓得一省才子們抬不起頭。

等陳硯翻看了此人的幾篇文章後,額頭已經隱隱有汗。

他抬起頭,看向楊夫子:“我等的文章若是送到他麵前,豈不是等於班門弄斧?”

周既白的手心也是泛著濕氣,頗為緊張道:“我不想去他麵前丟人。”

楊夫子寬慰兩人:“他任鎮江府提學官已有三年,見過無數考生的文章,自是知曉院試考生的水準,你們也彆太憂心。”

提學官三年一任,今年過何若水就要離任。

恰恰是最後一年,就讓陳硯趕上了。

若是能中院試,往後他們就可尊何若水一聲“座師”,也算不錯。

不過這何若水的文章實在豪放瀟灑,隨手一寫就是一篇錦繡文章。

用詞華麗,卻還能言之有物,讀之令人心口情緒激蕩。

主考官所做文章多半也能代表個人性情,透著個人喜好。

考生們必是要儘力迎合的。

可這對陳硯來說就是一大挑戰。

他的文風淳樸,頗“實”。

也是因此,他的詩賦總是做得不好。

如今要他寫這等瑰麗文章,實在艱難。

眾人都說小三科中府試最難,可於陳硯而言,院試比府試更難。

與府試瘋狂將人刷下不同,院試刷下去的人極少。

譬如此前,整個鎮江省不到三千名生員赴鄉試。

這也就意味著,院試也會刷下一些人。

若府試第二的陳硯在院試被刷下去,那陳硯丟的不僅是自己的臉麵,更是丟東陽府的臉麵,丟王知府的臉麵。

周既白拍拍他的肩膀,頗為同情道:“儘力而為便是。”

陳硯撥開他的手,反唇相譏:“你還是先顧好自己吧。”

周既白道:“我的文章雖沒你立意深,比你的終究是華麗些,我隻需做好自己的文章,應該不至於被黜落。”

陳硯:“……”

這股憋屈感真讓人不喜。

楊夫子道:“既白的文風是有些偏大宗師的文風,這個月多練練。阿硯就莫要變了,按著自己質樸的文風來,再好好精進一番。雖文風不同,大宗師乃是大文豪,文章的好壞還是能分辨的。”

陳硯也覺得這等安排更好。

他之前做出多番努力才能讓詩賦能看,一個月內想要將文風徹底改變實在有些艱難。

隻要自己的長處足夠長,也就能掩蓋短處。

不過想要得到文風截然相反的考官讚賞,他的文章必要好到一定程度。

陳硯越發緊迫,雞鳴而起,背誦數篇大家文章,再做一篇,吃過早飯,又背幾篇後,細細琢磨一番,寫下一篇文章。午飯後小憩一刻鐘,繼續背誦文章再寫一篇,到了夜間,就是楊夫子點撥他文章中的不足,加以改進。

每每都要改到深夜才睡。

如此堅持一個月,他倒是越發沉迷其中,倒是楊夫子的腦門越發大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要吃楊夫子所做飯菜。

其實楊夫子並不會做飯,不過是將買的菜就著米一同下鍋煮,往往飯還是夾生的,菜卻煮爛了,實在是糟蹋糧食。

此時天已經漸漸熱了,楊夫子就會去農家買一些瓜果回來,用冰涼的井水鎮一鎮,切了給陳硯兩人解暑。

……

提學官掌管一省學政,需巡遍省內各個府州,考核生員,自是被各大家族盯著。

何若水一到東陽,就有不少人家遞帖子,他都一概拒了。

此時遞帖子,無非就是為了院試。他是學政,理應提高一省文化教育,而非為某些人大開方便之門。

離院試還有些時日,何若水將東陽府各縣案首、府試案首的考卷都拿來看了。

當看到高修遠的文章時,何若水特意又去查了下,果真是東陽府試案首和平興縣案首,一時冷了臉色。

這等文章,竟能當案首,怕不是高家的人。

這東陽府能有如此全是,又姓高,除了那家人外不做他想。

隻是如此案首若果真推去考鄉試,可真就是惹人譏笑了。

何若水對東陽府學子不抱什麼希望。

朝中臣子雖也會為自家子侄與當地官員打招呼,但還是要臉的,並不強求案首。

如今高家這般行事,就是連臉都不要了,本地的官員們竟就這般屈服了,實在沒骨氣。

怕不是取中的全是那些大家族之人。

何若水便沒了再看下去的興致,順手拿起手邊的《孟子》來看。

這便是他率先來東陽府的緣由。

最近這漫畫《孟子》賣得極好,竟到了一書難求的地步。

四書竟也有被瘋搶的一天,何若水自是驚詫,去了書肆好幾回也沒買到,好在一位好友送了他一本,這一看他就被驚住了。

裡麵的故事引人入勝的同時,竟將《孟子》的經義都給講明白了,且對《孟子》的理解極精準,必定是對《孟子》爛熟於心。

何若水一得到就反複翻看,越看越覺得此書實在是幼兒啟蒙的神書。

看到“九淵”這個名字,何若水就知道是筆名無疑。

他又找到同一名字下的另一本漫畫《論語》,看完後何若水連連稱奇。

若此人能入提學道衙門,必定能大大促進整個鎮江省的教育發展。

待到院試結束,他要派人去尋此人前來。

……

隨著八月的臨近,天氣漸漸涼快,陳硯背書的速度越發快,文章也是一氣嗬成。

某一日,陳硯見楊夫子洗頭時,盆裡飄著滿滿一層頭發,又看了眼楊夫子的額頭,心裡生出一絲愧疚,終於出門去給楊夫子買了些黑芝麻回來。

楊夫子本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喘口氣,卻發覺陳硯每日要做五篇文章,比此前足足多了兩篇。

楊夫子又欣慰又犯愁,日日期盼院試快些到來。

再拖下去,他就要徹底禿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