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攬賢能……”
劉協一瞬間似是有些興奮了:“朕與翼德,真是不謀而合,其實朕倒是有心招攬幾個賢能!”
“哦?不知陛下所言何人?”
劉協開始給劉翊講述他腦海中的藍圖。
“翼德你看,樊稠和他的兵馬,已經歸於朕之麾下,此消彼長,李傕的勢力有所減弱!朕覺得,此法不妨仿之!”
“如今西涼軍頭之中,尚有楊定率領五千西涼軍,鎮守在禮泉縣!”
“而白波軍的楊奉,韓暹,李樂,胡才……屯兵在河東,他們去年上表降於李傕,然不過是因為李傕以朝廷的名義賜予其等官位,而朕亦能做到!”
“朕想招此這些人歸順朝廷,如此朕的兵力,就不遜色於李、郭了!”
“太尉公所言的十萬大軍圍長安的局麵,就不會出現了!”
“翼德以為如何?”
劉翊聞言默然了。
你說的這幾頭爛蒜,也叫賢才?這不都妖孽麼!
曆史上,劉協東歸時,上述這些人確實都陸續投靠了朝廷,成為了護駕隊伍之中的一員,可他們都做了什麼?
楊定在東歸期間誣告段煨,擅攻段煨大營。
白波軍在護駕期間與董承內訌,打的董承投奔張楊。
另外還有張濟當那左右搖擺的小人,時而進貢天子,時而夥同李傕和郭汜一同追殺皇帝!
這些雜七雜八的勢力以護送劉協東歸為名,彼此攻殺,造成朝廷的官員死傷大半,元氣大傷,士卒死傷無數,禁軍被消耗殆儘,皇室器物符契簡策法圖典籍全部丟失,漢廷最後的一點硬實力徹底打了水漂。
東歸期間,皇帝的敕封更為可笑。
楊定成了後將軍,楊奉為車騎將軍假節鉞,韓暹被拜大將軍兼司隸校尉假節鉞,胡才為征東將軍,李樂為征北將軍,張濟因為給天子送糧食,成了驃騎將軍,張楊因為給天子送牛車,換了個安國將軍,後遷大司馬,董承為衛將軍,印來不及刻,現場拿錐子劃……
漢靈帝劉宏若泉下有知,估計都得爬出墳來罵街。
老子賣官鬻爵那麼多年,也沒說把大漢的官職賤價到這個程度啊!
這些人在曆史上將皇帝禍害的夠嗆,而如今的劉協又想招這些賊虜了。
“翼德,你覺得朕之所思,可行否?”
劉翊略作沉吟,遂道:“陛下,臣以為陛下所思可行,隻是有一件事,較為難辦。”
“何事?”
“陛下,那楊定如今已是安西將軍,陛下若是要從李傕那邊招降他,則勢必要升其官職。”
“陛下打算怎麼升遷他?”
劉協猶豫道:“樊、樊稠剛剛升遷為車騎將軍,右將軍之位空懸……”
“樊稠升車騎將軍,乃是因為此番在長安為陛下親政建立了大功,楊定毫無建樹,就直接遷升成了右將軍,彆人先不說,樊稠就第一個不服。”
“況且若遷升了楊定,那適才陛下所言的白波賊楊奉,韓暹等輩,又當予以何職?”
“他們皆無寸功在身,昔日又皆為賊寇……予以他們重號將軍之位,隻怕朝中諸卿心寒,但若是不予,他們又焉能歸附呢?”
劉協長歎口氣。
“翼德你所言甚是,如此行事,得不償失也。”
劉翊拱手道:“陛下不必憂心,這些人不過疥癬之疾,臣可替陛下謀之,臣不但要謀他們的人,還要謀他們手裡的兵。”
劉協聞言大喜:“真的?”
“臣儘力為之!”
“好,好,翼德,靠你了……對了,那卿所言的賢人,又指的是何人?”
劉翊正色道:“臣所言的賢能,不是這些軍頭,而是隱匿於野的真賢才,如同太尉一般,一心為公者也。”
劉協疑惑道:“難道我大漢朝堂之中的賢能,尚不足備嗎?”
“朝堂之中,賢臣眾多,可臣指的,是那種可以一心一意為漢室儘忠的賢能,如同朱車騎和臣一般的臣子!”
劉翊這話,其實劉協是不認同的。
自從他登基以來,士族公卿們一直都在與以董卓為首的涼州派係鬥爭,他們流了那麼多的血,死了那麼多的人,難道這些人維護的,不是大漢朝的正統統治嗎?
劉協的表情出賣了他,劉翊輕歎口氣。
有些事,恐怕一時半刻是給他解釋不明白的,畢竟他還年少。
可惜,漢靈帝劉宏死前,沒給這個兒子灌輸一下他畢生的奮鬥目標。
“陛下,非常時節,直接啟用一些寒門的軍事人才,不過分吧?大戰時節,讓地方郡守舉孝廉入京進三署後再行下放,未免太過遷延。”
劉翊這麼說,劉協還是讚同的:“翼德此言有理,這樣……朕會直接恩詔給朱儁,讓他和你,共同以天子名義征辟人才入公車,再調入新軍!”
說到這,劉協頓了頓,道:“朕還會告知朱儁,你會代表朕例行督察!”
劉翊精神大振!
這份恩典著實太寶貴了!
皇帝直接征辟人才入公車署再行調用,這種事在先前是很少的,但也不能說沒有,偶爾幾次還可以,但是一旦多了,群臣一定會通過各種方法阻止!
畢竟皇帝隨意在地方征辟人才當官,這就等同於刨了大族的根,他們是絕不會答應的。
當然,也要看皇帝征辟的人是誰,比如皇甫嵩,當年就是直接被漢靈帝名詔征辟到公車署待封的,對於這種跟士族群體關係非常親近的將門,大族官員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但現在,長安前狼後虎,劉協憑借親政之威,讓朱儁和劉翊以他的名義直接征辟軍事人才,公卿們沒理由阻止,也不好阻止。
“臣絕不辜負陛下重托。”
劉協伸手拍了拍劉翊的肩膀,笑道:“朕給你這偌大之權,你可太莫徇私,把你東萊劉氏的人都征辟來了!”
劉翊聞言頓時汗顏。
“臣不會。”
皇帝還是小瞧自己的眼界了,這種時刻,召東萊劉氏的人從軍來做什麼?添亂嗎?
我要召的,是真正善戰的寒門精英!
在劉翊的記憶裡,人才猛將在河東有,河北有,司隸也有……
彆看是皇帝征辟的人入公車署,但實則是自己舉薦,他們到了長安連皇帝的麵都見不到,那自己就等同於是他們的舉主!
等擊敗了李傕,這些寒門精英在長安如同無根之萍,淳於嘉那些人豈會重用他們?
不跟自己下江南打孫策,他們還能去哪?
……
不一會,樊稠被程大勇派人請回了南宮,他的臉色陰沉,頗不高興。
“樊卿,朕找你回來,是想告訴你,今日朕能夠親政,你勞苦功高,劉都尉將你的功績都向朕稟明了,如今的你,就是朕的依仗啊。”
“隻是臨陣之前,都城危難,朕很難做到不偏不倚,還是委屈你了!”
樊稠挺驚訝。
皇帝這是安撫自己?
“臣能為陛下效力,此生之大幸,焉敢說委屈!”
劉翊在旁邊道:“樊將軍,陛下知將軍有一女,美而賢,今後宮乏匱,陛下有意使將軍之女入宮為貴人,不知將軍可願否?”
樊稠大喜過望。
他先前還真就想過,萬一自己幫劉協親政之後,這小皇帝跟自己來個不認賬該怎麼辦!
可如今看來,天子還是蠻講誠信的嘛!
天子若不讓樊家女入宮,那樊稠的心就一直不落定,他會害怕皇帝會不會狡兔死走狗烹,可如今天子主動開口提這件事,樊稠懸著的心就落下了。
“臣女何等榮幸,能得陛下垂青,臣焉有不願之理?臣立刻派人,去將臣女接來長安,入宮侍奉陛下!”
劉協心中著實厭惡,可還是違心說道:“樊卿,國家大事,朕就托付給你了!”
“臣願替陛下效死力!”
劉協看向了劉翊:“翼德,你替朕送送樊卿。”
劉翊領命,隨後引領著樊稠來到宮殿外。
待樊稠離開前,劉翊低聲道:“天子納將軍之女為貴人,朝中公卿或許能忍,但日後若真要立後,隻怕滿朝公卿就不會那麼容易答應了。”
樊稠下意識的道:“誰敢反對,我宰了他!”
劉翊翻了翻白眼。
樊稠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的是廢話,忙問道:“那又當如何,還請指教?”
“走一步算一步吧,至少朝廷現在這個情況,陛下是不可能立後的,怎麼也得等擊敗李傕之後……不過將軍若想父憑女貴,那就請將軍記住,務必始終與劉氏宗親一心,正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其實,對於今日劉翊主動提出讓朱儁出山,樊稠心中對他的意見不小,但因為劉翊主動向天子諫言,授予樊稠車騎將軍的重號,這點讓樊稠頗為感激。
現在,聽完劉翊的話,樊稠心中對他的好感更是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