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踢走孫氏,以漢代吳 > 第二十七章 誰的大名,才能響徹長安?

第二十七章 誰的大名,才能響徹長安?(1 / 1)

推荐阅读:

南宮門外的台階下,此刻站著一大群的人,喧嚷不止。

不過在站隊上,卻涇渭分明。

以司徒淳於嘉,司空張喜,太常楊彪為首的公卿們站成了一隊,以樊稠為首的一眾涼州係將校站成了一隊,而最後趕到南宮門前的董承還有劉翊則是站成了一隊。

淳於嘉捋著須子,在那挨個打量。

他先看樊稠……

還是那副庸兒之姿,今日之事他絕非主謀。

隨後,淳於嘉又看向劉翊……

隻是看了一眼,司徒公的嘴角就露出了不屑。

嗨!一介孺子,跟著來湊熱鬨的罷了,能有他什麼事呀!

最終,他還是看向了董承。

隻能是他,他才是為陛下拓展局勢之人!

行,一會就讓老夫看看你有何手段!

董承和劉翊等人剛站定,便見淳於嘉笑著走上前,對著董承拱手道:“董司馬,何來遲也?”

董承沒想到當朝司徒居然會這麼給自己麵子,主動來攀談!

換成昨日,走到大街上,怕是淳於嘉都不會正眼瞧自己一下。

哈哈,看來今日事後,我果然成為了朝中頂尖的人物了!

“司徒公莫怪,董某適才為陛下巡視七門,安排軍吏守護皇宮,故來遲了些。”

淳於嘉捋著須子笑道:“董司馬一心為公,匡扶社稷,乃是正事,老夫又豈敢責怪?我等在此等候多時,還請董司馬派人去請陛下下旨,召我等入宮覲見。”

尚書郎梁紹亦道:“是啊!長安發生這麼大的事,也不知道陛下被沒被奸佞所擾,我等還需確認陛下安危!”

就在此時,旁邊突然傳來了一道冷冷的聲音:

“城中奸佞李利、胡封二人已被吾生擒,又有何人敢害陛下?”

眾人扭頭看去,說話的人乃是一直矗立在石階旁冷臉的樊稠。

梁紹看見樊稠,似乎是有些心虛,他往後退了兩步,悄聲嘀咕道:“誰知這長安城中,除了李利和胡封之外,還有沒有涼州逆賊……”

可這話他也隻是自己嘀咕,斷然是不敢讓樊稠聽到的。

淳於嘉瞥了瞥樊稠,淡淡道:“右將軍迷途知返,以功折罪,實屬難得。”

樊稠的臉上露出了惱怒!

哦,怎麼?!見著董承,說的就是“匡扶社稷”,到了我這,就成了“將功折罪”了?

在士族眼中,我涼州人天生就是賊是不是?!

樊稠重重一哼,扭頭望向玉階之上,懶得再看這些公卿。

反正他們這些涼州人,不招中原士族待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待我成了外戚之後,看你們誰還敢蔑視於吾!

場間的情景,統統落在劉翊的眼中。

看來,很多事情,和自己想的一樣啊。

稍後就繼續按原計劃做了。

“門開了!門開了!”

隨著呼喊聲,眾人抬頭望去,見石階之上,未央南宮的大門終於緩緩打開!

在華蓋之下,身著黑色華服的劉協,在一眾宦官們的簇擁下,龍行虎步,來到了南宮城門之外。

南宮大門外的台階足有百餘階,其高不下三丈,此刻的劉協站立於宮門之前,居高臨下,來回審視著台階下廣場中的公卿和戰將,臉上的表情莊嚴肅穆,極具威嚴。

十三歲的皇帝,此刻驟然出場,居高臨下,氣勢十足,令在場所有人都頓時一愣。

今日的皇帝,很不一樣啊……首先,這氣場上就與往昔不同。

劉翊瞥向劉協身邊的程大勇,見程大勇衝他點了點頭,遂心中了然。

看來,程大勇對自己的囑咐還是上心了,勸諫皇帝應該在什麼時候出場。

這個時間段,正好!

淳於嘉、張喜當先一步,站在所有公卿之前,向著台階上的天子高聲呼道:

“老臣(淳於嘉)張喜,拜見陛下!”

緊接著,便見其餘的公卿,以及樊稠、董承以及一眾軍校紛紛向台階上的皇帝行禮參拜,山呼海嘯,聲震南宮!

“臣等,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陛下,您沒事吧?”

“天授陛下於我大漢啊!”

“……”

程大勇站在劉協的身旁,激動的臉都紅了,渾身顫抖。

身為天子內侍,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這般壯觀的場景!

四年了,整整四年!

皇帝終於有個皇帝的樣子了,不再是傀儡,不再是囚徒,而是一個真正的皇帝!

劉協也是激動不已。

不過他畢竟是劉宏之子,乃岐嶷幼主,遠非程大勇可比。

他低頭環顧場中群臣,最終在人群之中看到了劉翊。

兩人四目相對,就見劉翊鼓勵的向著劉協點點頭。

劉協立時猶如被打了強心劑一般。

“諸位愛卿,朕自即位以來,朝堂屢經動蕩,先有董卓執柄,專製朝權,威福由己,後逢李、郭專政,內兼二軍,外統關中,擅斷萬機,下陵上替,海內寒心。”

“今幸有右將軍樊稠,光祿勳宣璠,南屯司馬董承,羽林郎劉翊等人,奉朕旨意,尊立廟堂,誅夷逆暴,擒拿逆賊李利,胡封!使得王道興隆,光明顯融,長安光複,此皆諸賢卿之功也!”

皇帝的話說完,在場眾人儘皆山呼:

“長安光複,皆陛下恩威!”

齊齊的呼聲震動宮門。

這當口,董承急忙站了出來!

一直盯著他的淳於嘉眯起了眼睛。

他上前兩步,站在了台階之上,轉頭向著在場的諸卿大聲喊道:

“諸公,當今天子,年方十三,便能設計誅賊,光複朝局,實乃岐嶷幼主,今去掣難,必為中興之主!乃真聖王也!今海內動蕩,四方擾攘,正是請聖主執掌朝政,光複社稷,再興大漢之時!”

說罷,便見董承轉頭跪倒在台階之下,衝著台階上的劉協高聲喊道:

“臣董承,叩請陛下親政!!”

適才還是喧鬨不以,山呼海嘯的群臣頓時都冷靜了下來。

這個時候,讓幼主親政……是不是早了點?陛下畢竟才十三歲啊。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樊稠突然懶洋洋的抬起手。

隨後,便見一眾西涼將士一同高舉兵械,齊聲高呼:

“恭請陛下親政!!”

在場的士兵不下數百,齊聲呐喊,可謂響天徹地!

有些朝臣的臉色都不太好看了。

唯有淳於嘉,張喜,楊彪等三公九卿,鎮定自若。

淳於嘉眯起了眼睛,失望的看著董承。

嗨!還以為有什麼手段,終歸還是這點小把戲而已。

這種時刻,若不使陛下親政,何以擋李傕?犯得上這般大動乾戈?

看來他和樊稠是一丘之貉。

最惡心的,是此人居然這般著急,搶在老夫等人之前諫言親政?你以為你立下了功勞,就可以僭越我等之上?你眼裡可還有老夫?

終歸還是嫩了,看來長安今日之變,也是他瞎蒙碰上的!

嗬嗬,就你這樣的,不行!

回頭啊,陛下還得是靠我們!

淳於嘉整理了一下衣衫站了出來。

“老臣恭請陛下親政!”

淳於嘉當先一喊,其餘的公卿們亦是紛紛站了出來。

“恭請陛下親政!”

“臣等恭請陛下親政!”

“……”

看著朝中的公卿們都響應了自己,董承心中實在是得意極了。

看起來,自己可真成了光複長安的第一功臣了!

殊不知,此刻大部分的臣子,瞄向他的眼神都頗為不善。

有人不屑,有人嫉妒。

也不乏有很多人在暗中嘲笑他。

沒有一個人看向他的目光是讚賞的。

劉翊冷眼旁觀,明顯的捕捉到了朝臣們麵上的異常。

國舅啊國舅……你今日終究還是失算了。

沒事,該有的場子,馬上我替你找回來!

今日,我東萊劉翊,定要在場所有這些士族大臣們全都刮目相看,我要讓我的聲名,響徹整個長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