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誰也彆想擋我當皇帝 > 第一章 紫微耀世-龍隱秦川

第一章 紫微耀世-龍隱秦川(1 / 1)

推荐阅读:

大唐武德元年,冬月。

長安城籠罩在一場罕見的大雪之下,

朱門高牆,飛簷翹角,儘數披上厚重的銀裝,天地間一片肅殺寂寥。

然而,這寂靜之下,一股無形的躁動卻在皇城深處醞釀。

子時三刻,萬籟俱寂。

深邃的夜空中,北方天穹,那顆象征著人間至尊的紫微帝星,毫無征兆地驟然亮起!

其光之盛,遠超皓月,刹那間竟將漫天星鬥儘數壓下,煌煌紫氣如天河倒瀉,光耀百裡!

純淨、威嚴、至高無上的紫色輝光,撕裂了沉沉的夜幕,將整個長安城映照得如同白晝,更精準無比地投注在皇城東北隅,那座門庭森嚴、氣勢恢弘的秦王府上!

王府內院,燈火通明,人影幢幢,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王妃長孫氏臨盆在即,劇烈的陣痛讓她臉色蒼白,汗水浸透了額發。

穩婆、侍女腳步匆匆,壓抑的喘息與低語交織。

就在紫微帝星光柱貫入王府上空的刹那——

“哇——!”

一聲異常嘹亮、中氣十足的嬰啼,猛地撕破了產房內緊繃的空氣,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遠遠傳開!

“生了!生了!是位小郎君!”穩婆驚喜的呼喊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

幾乎與嬰啼同時,產房之內,異象陡生!

一股肉眼可見的淡金色氣流,氤氳蒸騰,自那剛剛脫離母體的、渾身還帶著血汙的嬰兒周身彌漫開來!

氣流盤旋,隱隱竟有龍吟之聲低回,形成一道若有實質的屏障,將嬰兒溫柔地包裹其中。

那金光純淨而尊貴,帶著難以言喻的威嚴,驅散了產房內所有的血腥與汙濁氣息,更讓所有靠近的人,從心底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與臣服之感!

更令人驚駭的是,整個長安城的地脈,仿佛被這新生嬰兒的啼哭和紫微星光所引動,發出了低沉而悠遠的嗡鳴!

這嗡鳴並非聲音,而是直接作用於所有修行者或感知敏銳之人的神魂深處,

仿佛沉睡的巨龍被驚醒,在厚厚的積雪與凍土之下,慵懶地舒展了一下龐大的身軀。

“天……天降祥瑞!紫微帝星耀世,龍氣護體!”一位年長的穩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對著繈褓中那被淡金氣流環繞的嬰兒叩拜不止。

王府之外,距離秦王府僅一街之隔的欽天監觀星台上,氣氛卻截然不同。

寒風卷著雪沫,抽打在值守官員的臉上,冰冷刺骨。

監正李淳風,一個麵容清臒、眼神銳利的中年人,此刻正死死盯著那貫穿天地的紫微星光柱,以及秦王府上空那濃鬱得化不開的淡金龍氣。

他手中捧著的渾天儀,指針瘋狂地旋轉著,發出不堪重負的吱呀聲,表麵銘刻的符文次第亮起又黯淡,仿佛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紫微耀世,龍氣衝霄……這……這……”李淳風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懼,他猛地回頭,

對著身後同樣目瞪口呆的副監吼道:“快!速速記錄!詳述異象!

星耀方位,龍氣形態,地脈鳴動之方位與強度!一字不可差!此乃動搖國本之兆!”

副監手忙腳亂地攤開卷宗,筆墨幾乎拿捏不穩,

急促地在特製的、能感應微弱靈氣的玉版上書寫著,字跡都因激動而扭曲。

李淳風則快步走到另一側巨大的銅製星盤前,十指翻飛,掐算推演,口中念念有詞。

隨著他的動作,星盤上代表大唐國運的龍形虛影劇烈地波動起來,龍頭部位光芒大放,直指秦王府方向,但龍身卻隱隱顯出一絲紊亂的征兆。

他的眉頭越鎖越緊,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帝星臨凡,本該穩固國運……為何龍脈之氣如此躁動不安?

這龍氣護體之象,霸道絕倫,竟似……在主動牽引地脈之力?

福兮?禍兮?”他心中的疑慮如同雪片般堆積。

“監正!記錄已畢!”副監呈上玉版。

李淳風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

沉聲道:“加蓋密印,我親自入宮,麵呈陛下!此等異象,必須由陛下聖裁!”他攏緊官袍,拿起玉版,

步伐沉重卻又無比迅疾地衝下觀星台,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太極宮的茫茫雪幕之中。

此刻,太極宮甘露殿內,暖爐熏香,驅散了冬夜的寒意。

大唐開國皇帝李淵,年過五旬,身著常服,正與幾位親近妃嬪圍爐閒話,享受難得的片刻安寧。

尹德妃,這位以美豔與心機著稱的寵妃,正依偎在李淵身側,巧笑嫣然,纖纖玉指剝開一顆晶瑩的葡萄,欲送入李淵口中。

殿外忽傳來宦官急促而壓低的聲音:“陛下!

欽天監監正李淳風,有十萬火急天象密奏!言稱天現異兆,關乎國運!”

李淵臉上的閒適瞬間消失,眉頭一皺。尹德妃遞葡萄的手也僵在半空,美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宣。”李淵的聲音帶著帝王的威嚴。

李淳風幾乎是踉蹌著奔入殿內,顧不得滿身風雪,撲通跪倒,雙手高舉那方靈氣氤氳的玉版:“陛下!臣李淳風有驚天要事稟奏!

子時三刻,紫微帝星驟然大耀,光耀長安,其輝直貫秦王府!

同時,秦王府上空現濃鬱龍氣異象,護佑新誕麟兒!

更有長安地脈隨之鳴動!此三星同耀之兆,亙古罕見!

臣……臣觀星盤推演,帝星臨凡主社稷之福,然龍氣之盛,牽引地脈之烈,恐……恐非尋常吉兆!

其中或有變數,關乎大唐國本,臣不敢擅專,特此急奏,請陛下聖裁!”

“什麼?!”李淵猛地站起,帶翻了身前的矮幾,果盤酒盞叮當滾落一地。

他臉上血色褪儘,震驚、疑慮、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瞬間交織。

“秦王……世民……剛得子?竟引動如此異象?”

他一把奪過李淳風手中的玉版,入手溫潤,

其上靈氣流轉,記錄的文字與星圖影像清晰無比,

尤其是那貫穿天地的紫光與秦王府上方的淡金龍氣,栩栩如生,做不得假。

那磅礴的威壓感,即使透過玉版影像,也讓他這位開國帝王心頭劇震。

尹德妃早已花容失色,她看著玉版上那刺目的紫光與龍氣,又瞥見李淵鐵青的臉色和眼中深沉的思慮,心中念頭急轉。

她立刻上前,聲音帶著刻意的顫抖與擔憂,柔若無骨地挽住李淵的手臂:“陛下!紫微帝星乃天子之星,

如此耀世,更落於秦王府……這……這秦王殿下新得貴子,本是天大喜事,可這異象……未免太過驚人!竟連地脈都為之撼動?

妾身一介女流,不懂天象,卻也知‘亢龍有悔’之理。如此煊赫天威,加於一繈褓嬰兒之身,恐……恐非社稷之福啊!秦王殿下本就功高……這……”她欲言又止,

恰到好處地留下無儘遐想空間,眼中卻閃爍著冰冷的算計。

李淵握著玉版的手微微顫抖,指節發白。他看著影像中那被龍氣環繞的嬰兒,又想起次子李世民這些年東征西討立下的赫赫戰功,

在軍中朝野日益高漲的威望……一股複雜難言的情緒湧上心頭。

是欣喜後繼有人?還是憂慮這過於耀眼的光芒會灼傷他手中的權柄?抑或是……對那冥冥中預示的“變數”感到不安?

殿內死一般寂靜,隻有爐火劈啪作響。李淵的目光在玉版、李淳風惶恐的臉、以及尹德妃寫滿“憂慮”的嬌顏上反複逡巡。

最終,他緩緩坐回榻上,眼神變得深沉難測,疲憊地揮了揮手:“朕……知道了。此事,列為絕密。

淳風,今日所見所錄,除朕之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字!違令者,斬!退下吧。”

“臣……遵旨!”李淳風如蒙大赦,又帶著深深的憂慮,叩首後躬身退出大殿,後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

李淵獨自坐在一片狼藉中,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溫潤的玉版,望著殿外依舊未散的漫天飛雪,久久無言。

尹德妃乖巧地侍立一旁,不敢再發一言,隻是低垂的眼簾下,寒光更盛。

紫微星動,龍氣衝霄……這長安城的天,怕是真的要變了。而變局的中心,就在那座此刻被祥瑞籠罩的秦王府。

風雪依舊,掩蓋了皇城深處的暗流湧動。

就在李淵心緒翻騰、尹德妃暗懷鬼胎之時,一個身影,如同融入風雪的一片枯葉,悄無聲息地出現在秦王府側門之外。

來人是個老者,身著洗得發白的灰色道袍,須發皆白,麵容清臒古拙,

唯有一雙眼睛,開闔間精光內蘊,深邃得仿佛能洞穿時空迷霧。他身形瘦高,脊背卻挺得筆直,

站在深及腳踝的積雪中,仿佛紮根於大地的古鬆,風雪不能侵其身,寒意不能奪其神。正是當世奇人,隱世修士——袁天罡。

他並未叩門,隻是靜靜地站在風雪裡,目光穿透高牆與樓閣,精準地落向內院產房的方向。

那貫天的紫微星光柱已然消散,但在他眼中,秦王府上空,那淡金色的龍氣非但沒有減弱,

反而如同初生的朝陽,愈發蓬勃旺盛,隱隱勾勒出一條威嚴幼龍的雛形,盤旋守護著府邸核心。

“終於……來了。”袁天罡低聲自語,聲音微不可聞,卻帶著一種曆經漫長等待後的塵埃落定。

他的眼神複雜,有欣慰,有凝重,更有一絲洞悉天機後的沉重。

他緩緩抬起枯瘦的右手,五指在虛空中極其緩慢地輪動掐算,指尖劃過之處,空氣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擾動,留下淡淡的、常人無法看見的軌跡。

他推演的不是這新生兒的命格——那早已注定,紫微臨凡,帝王之姿。

他推演的是這龍氣降世,對這片天地棋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那隨之而來的、更加洶湧澎湃的暗流與殺劫。

“龍氣霸道,引動地脈,鋒芒畢露……福禍相依,劫數已生。”

袁天罡的眉頭微微蹙起,指尖的掐算驟然一頓。他攤開手掌,掌心不知何時多了一枚古舊的龜甲,龜甲上布滿了天然的裂紋。

此刻,其中一道原本細微的裂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代表“北宮玄武”的方位,猙獰地蔓延、加深!

龜甲無聲,卻仿佛有凶戾的血光與震天的喊殺聲從中透出!

“玄武……血光……”袁天罡盯著那道觸目驚心的新裂痕,眼中精光爆射,隨即又歸於深沉的平靜,仿佛早已預見。

他輕輕合攏手掌,將龜甲收起,那龜甲上的裂痕與血光仿佛從未出現。

他再次望向王府深處,那被龍氣包裹的嬰兒所在,目光穿透了繈褓,仿佛看到了一個未來注定要在血與火中崛起的身影。

“潛龍在淵,鋒芒已露。這煌煌帝路,注定由血染成。”

袁天罡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如同預言,又如同歎息,在呼嘯的風雪中飄散。“紫微耀世,亦是劫起之時。

太子東宮,妖氛已凝;齊王彆苑,魔影潛藏……這長安城,將要成為漩渦的中心了。”

他最後深深看了一眼那龍氣升騰的府邸,仿佛要將這初生帝星的模樣刻入心底。

然後,灰色的道袍身影輕輕一晃,如同被風吹散的雪花,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茫茫雪夜之中,沒有留下絲毫痕跡。

隻餘下那飽含深意的低語,仿佛還縈繞在秦王府森嚴的門楣之上:

“李世民……為師,等著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