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仗值不值得打?
贏了能得到什麼?
這兩個問題便是孫子兵法的核心。
其實當年嬴政剛登基就準備滅掉匈奴,隻是李斯勸諫。
說白了,就是匈奴太窮了,逐水草而居,連家都沒有,打他們完全沒有收益。
而且匈奴太遠,騎兵跑得太快,糧草輜重運輸都跟不上,而且北方的土地搶過來也不適合耕種,國內還有六國遺民要解決,那幫匈奴子民又怎麼管得過來?
大秦百廢待興,嬴政這才暫時沒有打匈奴。
趙淩入主章台宮也有幾月時間,看到了嬴政親筆寫下的一些文書,他才明白,他那老父親可不是單純地因為一句讖語才大舉用兵匈奴。
嬴政這樣智謀深沉的君主,那一句“亡秦者,胡也。”不過是嬴政為了北擊匈奴造勢。
當年匈奴可是擁騎兵三十萬,以河套地區為據點的話,隨時都可以南下關中,直抵鹹陽,那時匈奴隱隱已成心腹大患,這才使蒙恬領三十萬重兵打得頭曼遠離長城邊塞,退以陰山以北。
作為打贏的一方,匈奴已經遭受沉重的打擊,頭曼部落北退七百裡不敢回頭,嬴政依舊大興土木,修建長城。
他的考慮與趙淩現在一般。
嬴政可以打到頭曼不敢南下,不代表他的後世子孫也可以,故而才修建長城。
嬴政也沒有直接將關中地區的百姓大量遷徙過去……
趙淩實際上不過是按照嬴政生前的謀劃進行著。
“發動戰爭,便是長時間地結束戰爭,如今匈奴已不敢南下,朕賜給胡人部落的七顆九州神石便是陽謀,他們不敢不爭,最後爭下來,胡人各部自會元氣大傷,三年內絕無可能再對大秦生起任何歹心。”
“但也不能把人逼急了,北方缺糧,缺布,缺生活用品,大秦子民也可以與其買賣牛羊。”
“他們養牛羊,我們賣進來,豈不更好?”
“匈奴可以活,隻要一年後稱臣,便讓他們學大秦的文字,承認他們是大秦的子民。”
“隻要能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他們是打不過大秦的兒郎,但臣服於朕會過得很好,慢慢同化便好。”
韓信無言以對,最後隻能拱手道:“陛下聖明!”
方才還附和著要滅掉匈奴的大臣們也如醍醐灌頂,不再言戰。
蒙武見議事完畢,忍不住睜開眼,望著趙淩,他還以為皇帝會答應韓信滅掉匈奴呢,沒想到啊!
按理說,大秦真鐵了心要滅匈奴,也不是做不到。
可當年他與始皇帝也曾討論過,河套地區收複之後,再打下去便得不償失。
始皇帝與趙淩的想法如出一轍。
他驚歎的是,趙淩這樣的少年君主竟然沒有因為如此大捷而衝昏頭腦,而是從大局考慮。
韓信立下不世之功,可他的諫言全被趙淩否決。
韓信還依舊心服口服,沒有人任何的怨言。
這便是真正的少年聖主吧。
若是換做一個稍微好大喜功的皇帝,反正都打到這份上了,肯定二話不說就要直接滅了匈奴,建立更大的功勞。
而趙淩想的卻是休養生息,沒有再窮兵黷武。
九州神石的事,趙淩早就與他說起過,後麵聽說是因為蓋聶出使草原被追殺,這才引起大軍血洗草原。
這也是匈奴該遭的一劫。
且不談蓋聶與趙淩的私交。
使臣那可是大秦的臉麵,追殺使臣,若趙淩還跟他們和平相處,那才是大秦的恥辱!
身為皇帝,該有的霸氣和眼界,趙淩都是有的。
蒙武發自內心地笑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大秦在趙淩的統領之下必然會安定繁榮。
聽說王翦已經去三川郡了,蒙武也想去……
他很難想象,如今英明神武的秦武帝在十三歲那年去了三川郡怎就能將三川郡治理成人間仙境?
鹹陽城流傳的那些有關三川郡的事情是否是真的?
可是始皇帝竟然讓他留守鹹陽,實在可惡……
唔!實在可惜!
也不知道始皇帝在三川郡過得好不好?
他會不會還打算“廢掉”秦武帝?
好像也廢不了吧?
哈哈哈哈!
蒙武想到這裡,竟然忍不住笑出聲來。
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蒙武輕咳了一聲,起身道:“陛下聖明!”
趙淩終於是等到蒙武開口了,笑道:“蒙老將軍亦覺得朕言之有理?”
韓信是新起之秀,蒙武如今還是大秦軍中的領袖。
他不滅匈奴,是有他的道理,但有些武將可能就不會想那麼多。
並不是所有的人,你跟他講一遍道理,他就懂了,他就能理解。
他還是太年輕,哪怕近些日子做了許多事情,卻差了資曆。
一些老將未必會真心的服他的決策。
蒙武站出來肯定趙淩的決策,那一切便不一樣了。
趙淩的確沒上過戰場,一些武將勳貴可是屍山血海中打出來的,他們的內心不認可趙淩的決策人,隻是不敢表達出來。
可那些人的軍功能比得過蒙武?
蒙武都覺得趙淩做得對,誰還敢說什麼?
“陛下言之有理,老臣佩服!”
趙淩再問:“長城可還該修?”
蒙武堅定地點頭:“不可不修!當年始皇帝與陛下亦是同等想法。”
“隻是如今匈奴被擊退兩千多裡,已無再犯大秦之力,陛下修築長城,還給百姓加了工錢,以國之財力用之於民,使百姓富足,減少了百姓對修築長城的抵觸,大秦百姓定當感激吾皇。”
“此乃大善也!”
之前修建阿房宮的那些刑徒尚且有兩餐飽食,修建長城自然也是管飯,還給工錢,而且給得還不少。
說不定以後去修建長城還是一個百姓喜愛的工作呢。
如今已是一月底,一些地方已落下大雪,隻等春收,有之前皇帝給的那些種子,必定是個豐收之年。
蒙武站出來這般說了,方才沒有開口表態的那些武將自然也是紛紛附和。
趙淩的確年少,資曆不深,見識不廣。
可蒙武呢?
蒙武更說始皇帝與秦武帝亦有同樣的想法。
他們能質疑蒙武,還有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