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
讓秦淮仁做夢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爹娘竟然會來看他,而且看到的還是自己正在辛勤操持燒烤攤的樣子。
“淮仁,你真是好有出息啊,好不容易給你說了個媒,你給推辭了,現在還乾起來了買賣!我的老臉都讓你給丟乾淨了。”
氣壞的父親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在他的眼裡不是對秦淮仁的埋怨就是歎息,雖然,他對偏心小兒子的事情有些許愧疚。
但,他自始至終不能接受兒子拒絕入贅,還乾起來了燒烤攤。
“淮仁,你啊,就是不讓娘省心,我們來鎮上找你,就是要勸你回去跟徐美玲結婚的,彆再乾這個煙熏火燎的營生了。”
果然,他們兩口子根本不在乎秦淮仁怎麼樣!說是不讓乾燒烤攤,到最後不還是要利用自己去當贅婿,來補貼家用嘛!
上一世的悲慘,秦淮仁說什麼也無法忘記,更不會接受他們的安排,去做贅婿。
因為,在封建傳統的父母眼裡,秦淮仁最好的選擇,還是跟徐美玲結婚,當贅婿。
“爹還有娘,你們倆彆說了,我的燒烤攤不會不乾的,入贅這事,我勸你們放棄吧!”
話剛說完,秦淮仁就被暴躁的秦延良一腳踹倒。
秦延良絲毫沒有親情可言,睚眥欲裂的他,雙眼使勁地瞪著倒在地上的秦淮仁,伴隨著咳嗽聲,一把推倒了燒烤架子。
“我讓你不聽話,我讓你乾燒烤,我讓……”
話都沒說完,他又開始劇烈咳嗽了起來,他的肺病越來越嚴重,儘管如此還在大發雷霆。
這時候的秦淮仁,彆提多想上前去毆打這個不諳世事的爹,但,畢竟是自己的親爹。
“老頭子,彆砸了,淮仁現在想不通,咱們可以慢慢勸嘛!彆砸淮仁的攤子啊!”
已經失去理智的秦延良根本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話,使勁推了一把王秀娥的肩膀,說道:“老太婆子,你懂什麼,一邊呆著去。”
王秀娥的目光,一直躲閃甚至不敢正麵看秦延良,更不敢開口。
看得出來,王秀娥雖然偏心秦淮義,但,對於同樣親生的秦淮仁也是有些心疼的。
這麼多年,被強勢的秦延良給磨礪得已經不敢反抗,也不敢多說什麼話了。
隻能含淚眼瞅著,暴躁的秦延良發瘋般地打砸秦淮仁的燒烤攤,而無動於衷。
這無疑又刺激到了秦淮仁那敏感又脆弱的神經,想想自己被送進養老院,每天看著屋頂度日,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他就害怕,更堅定了不能跟父母妥協入贅的想法。
秦延良砸累了,原本四方又嶄新的燒烤架,被他砸成了破爛扭曲的廢鐵,饒是如此,他依舊不解恨,仍然對秦淮仁惡語相向。
“秦淮仁,我告訴你,你要還認我這個爹,你要還是老秦家的人,那就必須回村跟徐美玲結婚,沒有第二種選擇。”
對於秦延良的威脅,秦淮仁不為所動,隻是淡淡地說了句。
“讓我跟徐美玲結婚,當贅婿,哼,不可能。”
這話說出口,代表著他和秦延良徹底決裂。
秦延良也狠心的氣得一跺腳,說道:“好,我沒有你這個兒子,你彆想再乾燒烤攤,除非你答應跟徐美玲結婚。”
說完,就氣得扭頭走了,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至於,母親王秀娥也沒有辦法,隻能跟著秦延良身後,臨走還不忘勸一句秦淮仁。
秦淮仁蹲在地上,心痛地摸著被砸得變形的燒烤架,看著散落一地的木炭,心裡很不是滋味。
秦延良,哪有你這樣當爹的,就因為自己不願意當贅婿,你就這樣逼,還動手砸了自己賴以生存用的燒烤攤。
可越是這樣,秦淮仁越是不服輸,他從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爭口氣,讓家裡人看看。
儘管,家裡人很反對自己擺燒烤攤,可秦淮仁卻不在乎。
“你們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要爭口氣,砸了我的燒烤攤,我還要乾,我不認命。”
執拗的秦延良,毅然決然地跑動又跑西,燒烤架被砸變形了。但,矯正修複一下還是能繼續使用的。
從彆人那裡借來了電焊,將側漏的地方,認真地焊接好,又勤跑市場,憑著上一世的記憶把獨特的燒烤蘸料調配出來。
跟他要好的陳娟,依然是他最強的後盾,跟著他跑東又跑西,又出錢墊資,為的就是好讓秦淮仁能東山再起,乾好燒烤攤。
終於,秦淮仁的燒烤攤又支起來了,可,他害怕再被霸道的秦延良打擾,隻能跟陳娟商量要不要換個地方。
“陳娟,咱這個燒烤攤還沒乾出點名堂,就被我爹砸了,而且在大街上也沒有什麼人願意嘗試,我這個新鮮事物。要不……”
說到這裡,秦淮仁卡殼了,不知道接下來說什麼,萬事開頭難,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燒烤攤是絕對的新鮮事物,那時候的人還不是很願意嘗試新事物。
“淮仁,你說得也對,你這個燒烤攤真是付出了不少心力。雖然,你的燒烤飄香四溢,可真沒有多少人願意吃,是不是擺攤的地方沒有選對。”
陳娟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倒提醒了秦淮仁,他回憶了起來。
燒烤還是從工廠裡麵火起來的,畢竟80年的生產主力軍還是廠區的職工群體,消費的主體自然是這些廠區裡的人了。
“陳娟,你真是我的幸運星啊,要不是你提醒我,我還真沒想到去哪擺攤好,現在,我知道了。”
秦淮仁高興地跳了起來,陳娟被他這一個突然的動作整不會了,有點呆萌地看著秦淮仁,不明所以。
“淮仁,你知道了?那去哪裡擺攤啊?”
“當然是,廠區了。”
80年代,國家還在努力朝工業強國的目標進發,為了成為工業強國,大量的勞動力都在工廠裡。
秦淮仁的心,這一刻猛烈地跳動起來,找到了精準的消費群體,心裡幻想著數錢的畫麵。
上一世的時候,他清楚記得第一批做燒烤行業的人,都發了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