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魏文通,大周十二世襲國公之一,和秦國公秦洪一樣屬於勳貴中的領頭人物。
蘇文和魏文通向來不和,神武二十年的時候,魏文通之子在風雅樓上當著天下學子的麵對他大罵一通。
罵得極為難聽
後來蘇文尋了個由頭,硬生生將風雅樓從魏國公的手裡搶過來,將其改成青樓。
因為這事,他被天下的文人士子口誅筆伐了整整半年。
照晚霜疑惑不解:“平叛不是好事嗎?”
“怎麼你愁眉不展的。”
“說你胸大無腦還真是一點都沒錯。”
蘇文冷笑:“這哪是平叛,分明就是衝著本相來的。”
“燕鎮抽調一萬騎兵,武陽鎮抽調一萬步卒,都是邊軍中的精銳。”
“區區一群扛著鋤頭的農民,值得調動這兩鎮的兵馬嗎?”
“要知道,武陽和燕鎮駐紮的邊軍都是用來防備北元的。”
她隻是不太清楚朝廷勾心鬥角的規則,而不是真的笨,被蘇文這麼提醒,立馬明白過來。
“朝廷要對你下手了?”
柳眉微蹙。
“嗯。”
他點頭:“元滄道各州刺史府加起來就有差不多兩萬的兵卒。”
“再算上從各地抽調的五萬人馬,加起來就是七萬大軍。”
“這還不止,本相得到消息,原本駐紮在北江道大營內的水師已經出發,正沿渭水南下。”
照晚霜驚歎:“好大的手筆。”
隨即躍躍欲試的看向他:“你打算怎麼做?”
“連夜離開沉魚州,趕往玉京城?”
“走什麼?”
蘇文撇嘴:“本相還不至於成為喪家之犬。”
“安心在沉魚州等著看戲就是。”
正月十五
元宵節
本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然而在雁南道,卻有那麼一群人,躲在淮河以南的山林中,看著天上落下的瓢潑大雨犯起了難。
雨水不停地從臨時搭建的草棚漏下,潮濕的柴火冒著濃濃的清揚,熏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鐵鍋裡的水被煙灰和成灰湯,都沒有沸騰,滿滿當當的雜草中漂浮著幾顆米粒。
就算如此,草棚內的七八人還是眼巴巴地盯著。
山林內類似的草廬總共有十多個,四麵無牆,白天還好,尤其到了晚上,渾身都被雨水澆透,連塊能睡覺的乾地都沒有。
偏生這雨一下就是好幾天,許多人甚至皮膚都開始潰爛長膿。
他們是從少固縣前往燕鎮戍邊的徭役徒隸,總共一百四十人,都是窮苦人家。
因為拿不起銀子打點差役被強征戍邊。
似他們這些人,到了燕鎮之後,大抵也是十不存一,能活著回家的屈指可數。
熬不容易等著水開,一群人將鍋裡的野菜和湯水分食,就連鍋底都舔得乾乾淨淨,依舊難以果腹。
這時候,濃濃的肉香從遠處差役的營帳內飄出來,勾得人饞蟲直打滾。
“他奶奶的。”
“咱們連野菜米湯都喝不飽,他們卻摟著女人吃著肉。”
“天理何在。”
草棚內,一個滿臉橫肉的虯髯大漢低聲罵道。
他叫趙蠻,少固縣內的屠夫,少有膂力,讀書不成,隻得子承父業,做起殺豬買肉的生意。
為人豪爽,喜好結交遊俠,賺的錢大多都拿去和狐朋狗友吃喝玩樂。
此番少固縣的差役看上了他,本想敲些油水出來,奈何趙蠻實在拿不出錢來,隻得跟著鄉鄰前去戍邊。
“狗官。”
周圍的人也都跟著低聲咒罵。
唯有一人一言不發。
那是個消瘦的中年男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臉色枯黃,少有血色。
靠坐在草棚柱子上,嘴裡吊著根茅草,貪婪地嗅著空氣中的肉香。
這時候,營帳的簾子被掀開,光著膀子的差役摟著個濃妝豔抹的女人走出來。
將手裡的半塊羊腿扔在地上,饑腸轆轆的徒隸們爭先搶後的朝著羊腿撲去。
已經餓紅了眼,哪裡顧得尊嚴,為了爭奪一塊肉,在泥濘中打的頭破血流。
差役懷中的女人看到這一幕,樂的哈哈大笑,臉上厚厚的胭脂就像外麵的雨水,簌簌地往下落。
“好看好看。”
女人拍手叫好。
旁邊的差役粗糙的手掌揉搓著峰巒,笑道:“這就叫野狗搶食。”
看了一會,差役又摟著女人回到營帳內。
“滾開。”
泥濘中,趙蠻憑借膂力硬生生將壓在身上的人掀翻,一手一個將旁邊的徒隸甩出去。
“這是我的。”
其他人被他凶狠的模樣鎮住,雖然依舊眼饞,卻不敢繼續上前。
趙蠻懷裡捧著半條羊腿,笑嗬嗬的回到草廬,抖了抖身上的泥水,朝瘦弱的中年男人遞過去。
“大哥,吃肉。”
瘦弱男人瞥了眼滿是泥巴的肉,將嘴裡的草根吐掉,淡淡道:“這是喂狗的骨頭,我不吃。”
“大哥。”
趙蠻急了:“我好不容易搶來的。”
見瘦弱男人不為所動,趙蠻就捧著羊腿在旁邊坐下,顯然在生悶氣。
“咱們千辛萬苦打回來的羊,他們拿去吃了,再丟點骨頭出來就讓你們打得頭破血流。”
“可知羞恥二字?”
男人的話讓其他人羞得麵紅耳赤,一個個低著頭不說話。
“他奶奶的。”
“老子也不吃了。”
趙蠻狠狠將羊腿扔到地上。
無人去撿這半條羊腿。
“這雨下了三天三夜。”
瘦弱男人繼續道:“淮河已經決堤,我去看過,周圍的幾個村子都被淹了。”
“看這樣子,短時間之內雨是不會停的。”
“咱們根本沒辦法度過淮水。”
“更沒辦法準時到達燕鎮。”
他的話,就像一記記大錘敲打在其他人的心口,草棚內的所有人都不說話。
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麼。
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過來,簇在草棚外麵。
瘦弱男人:“神武十六年,大周抽重修律令,較舊律更加嚴苛。”
“其中關於戍邊徒隸的一條,若是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戍邊地。”
“輕則刺麵,須終生服役,重則問斬,連累家人。”
“咱們這一百多號人逾期幾乎是肯定的。”
“更嚴重的是咱們沒有糧食。”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今日為了一點殘羹剩飯互毆,在過幾日,糧食吃完之後,恐怕就要刀兵相見,人食人。”
餓急了眼,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人相食或者易子而食的事情,在大周並不罕見。
“大哥,那咱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趙蠻情緒低落:“去燕鎮戍邊也是死,不去戍邊也是死。”
男人指了指地上的羊腿道:“所有人都把剩下的糧食拿出來,再去挖些野菜,就著羊腿熬一鍋肉粥。”
“就算是死,也不能做個餓死鬼。”
說完,他率先從懷裡拿出一個布袋,將裡麵剩下的糧食都倒出來,也就一把米左右,就連夾縫裡的米粒都沒放過。
“這是俺的。”
趙蠻的米比男人的要多一些。
其他人有樣學樣,不管多少,統統將粟米拿出來,倒進一口鍋裡。
趙蠻領著幾十號人頂著狂風暴雨漫山遍野地挖野菜。
男人則領著水性好的下淮水摸魚。
入夜
風雨依舊
東拚西湊,終於湊出來三大鍋濃稠的米肉粥,隻是徒隸們還沒來得及開吃,就被幾個差役端走兩鍋。
看著僅剩的一鍋肉粥,所有徒隸們皆用殺人般的眼神盯著那幾個差役的背影。
營帳內的歡聲笑語不停地刺激著他們的神經。
片刻之後,徒隸們紛紛將目光看向男人,他臉色鐵青,悶聲道:“吃。”
原本的三鍋肉粥足夠所有人都吃個飽,可現在隻剩下一鍋。
一百多號人各自撈到半碗。
可他們已經沒有糧食了
連最後的口糧都沒有
他們坐在草廬內,個個失魂落魄,如行屍走肉般。
“好狠。”
“連飽死鬼都不讓我們做。”
“兄弟們,和他們拚了。”
趙蠻拳頭捏得哢哢作響。
無人回應
午夜
幾道鬼鬼祟祟的身影悄無聲息鑽入營寨,片刻之後,慘叫聲響起。
洶湧的火光衝天而起,所有人都被驚醒。
他們看到了難以置信的一幕
營帳前,負責看押徒隸的九個官差被五花大綁,嘴裡塞著破布。
趙蠻等人光著膀子,手裡握著差役們的官刀,個個染血。
淒厲的慘叫和求饒聲戛然而止,營帳燃起熊熊大火,渾身是血的中年男人提著口鋼刀走出來。
他的身後,那幾個濃妝豔抹的女子已經變成屍體。
中年男人提刀登上高台,看著聚攏過來的徒隸們,大喝道:“兄弟們,這群狗官連咱們最後的糧食都要搶。”
“活不下去了。”
“去燕鎮戍邊也是死。”
“留下來也是死。”
男人的聲音在徒隸們的耳旁回蕩,久久不絕。
“既然朝廷不讓我們活,那咱們也不讓朝廷活。”
“兄弟們。”
“想要活命的,就跟著我一起造反。”
“我李登乃是前朝大唐皇族血脈。”
“大周當死,大唐當複。”
染血的長刀舉過頭頂,傾盆而下的暴雨都壓不住男人的猙獰。
寂靜
短暫的寂靜
緊接著就是洶湧的浪潮
“造反。”
“造反。”
“殺了這群狗官。”
徒隸們振臂高呼:“大周當死,大唐當複。”
憤怒的人群衝上高台,對著五花大綁的差役拳打腳踢,用牙咬,硬生生將他們身上的血肉撕下來。
差役們的嗚咽聲越來越弱,越來越弱,直到徹底消失。
李登推開人群,一刀將少固縣總捕頭的腦袋砍下來,就像皮球順著台階滾到雨水中,瞬間將地麵染紅。
大睜的眼睛中依舊殘留著恐懼。
“隨我殺入淮山縣。”
這群來自少固縣的徒隸們連夜殺入淮山縣,血洗淮山縣衙門。
甚至將縣令淩遲三百刀。
打開軍械庫,奪了刀槍甲胄,大開糧庫,救濟百姓,隻用兩天時間,就拿下三座縣衙,拉出一支數千人的造反大軍。
打著光複前唐的大旗,一邊招兵買馬,一邊在雁南道攻城掠地。
幾乎同一時間煌仙道,劍南道,潿洲道,青州道都有人造反,而且愈演愈烈,勢如破竹地攻破一座座城池。
各地的八百裡加急如雪花般飛入玉京城
飛入長生殿
滿朝皆驚
“陛下。”
“雁南道有人自稱前唐皇族血脈,拉著一批徒隸殺官造反,已經打下淮水周圍的九縣。”
“劍南道有反賊揭竿而起,日破三城。”
“煌仙道有反賊擁兵兩萬,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潿洲道刺史急信,請陛下準許調兵平叛。”
內監司的姚太監前腳傳完信,後腳立馬就有八百裡加急送來。
各地的刺史都在請朝廷調兵平亂。
到最後,姚太監甚至都不敢將八百裡加急送到長生宮。
此時蘇文不在玉京城,滿朝文武就是一盤散沙。
皇子們顧著拉攏人心,互相傾軋,哪有心思關心叛亂。
勳貴世家忙著對相黨口誅筆伐。
整個早朝殿每日都亂成一鍋粥。
至於長生帝君
依舊待在長生宮中,不理世事。
這一日
雁南道刺史的八百裡加急又送到了皇宮。
姚太監膽戰心驚地接過銅環,小心翼翼地走進內宮,尚未開口,正在煉化金身舍利的老人便睜開眼。
“說。”
長生帝君臉色陰沉,周身氣息比數日前又要強大許多,已然穩住大宗師境的修為。
金身舍利散發的光澤逐漸開始暗淡。
“陛下。”
姚太監根本不敢和老人對視,低著頭,哆哆嗦嗦道:“雁南道刺史急信,要朝廷調兵。”
“信上說李登自封唐王,麾下聚攏了數萬反賊,兵強馬壯,倘若不派兵鎮壓,必成大患。”
“燕鎮的騎兵為何不去?”
老人開口。
“陛下。”
姚太監苦笑:“魏國公從燕鎮抽調了一萬精銳,倘若再派兵去雁南道平叛,則會兵力空虛,到時候北元勢必會趁機南下。”
“而且魏國公還從雁南道的飛雁軍中抽調了一萬人,導致雁南道本身的兵力不足。”
“朕什麼時候下令調過飛雁軍?”
老人臉上快能滴出水來。
“這。。”
姚太監萬分驚恐,撲通跪倒在地,邊扇自己的耳光,邊說道:“這事是秦國公提的,最後由兵部尚書陶謙和其餘國公同意。”
“正巧陛下在閉關,所以奴才便沒敢打擾陛下。”
“是奴才疏忽,還請陛下責罰。”
“啪”
長生帝君隨手一揮,姚太監便倒飛出去,重重的砸在房柱上。
也就幸虧他練過武,才沒被這隔空的一巴掌給扇死。
“這次便饒了你。”
長生帝君厲聲道:“傳旨,讓魏文通即日前往返程,帶兩萬人馬前往潿洲道平叛。”
“讓徐兵領一萬騎兵前往雁南道剿滅反賊李登部,一個不留。”
“讓皇甫明領兩萬兵馬千萬劍南道平叛。”
姚太監捂著滿口碎牙和一嘴的血跪在地上,連大喘氣都不敢。
“讓人八百裡加急去沉魚州傳朕旨意給蘇文,讓他剿滅元滄道的反賊之後,即刻回京主持朝政。”
現在
這位長生帝君才認識到蘇文的重要性。
短時間之內,他根本沒辦法再扶持起來一個權臣和那些勳貴世家對抗。
而蘇文一旦不在玉京城,那些國公王侯便無法無天,渾然不將自己這位天子放在眼中。
私自調兵
這是長生帝君不能容忍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沒有自己的虎符,單憑兵部尚書的調令,魏文通就能調走一萬飛雁軍。
意味著
某一天倘若這些國公勳貴想造反,豈不是可以瞞著自己任意調動大軍。
這讓老人生出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他意識到
自己還離不開蘇文
最起碼短時間之內離不開,必須要依靠那位蘇相的手段才能壓製滿朝文武。
哪怕他可以肯定,最近各地接連有人造反,幕後黑手肯定和蘇文有關係。
畢竟太巧合了。
而蘇文恰好有這個實力。
但不管幕後黑手是不是蘇文。
都不重要
而此時
遠在沉魚州的,讓長生宮那位老人無比牽掛和懷念的蘇相,收到消息的速度竟然比八百裡加急還要更快。
“雁南道反了。”
“劍南道反了。”
“潿洲道也反了。”
“哈哈,連青州道也有人起兵造反。”
觀花水榭內
蘇文聽著老管家遞上來的消息,捋著胡須,忍不住暢懷大笑。
他沒想到自己點的這把火竟然燒得如此旺。
而且有許多躲在黑暗中的手在不停地添柴加火。
尤其是雁南道李登斬官造反,打出光複李唐的旗號之後,天下各地,響應者數不勝數。
“這下,咱們的陛下恐怕再也坐不住了。”
他打趣:“尤其是在知道魏文通私調飛雁軍後,恐怕立馬就要和勳貴世家們決裂。”
“本相太了解他了。”
“你就不怕被老皇帝猜出是你在背後推波助瀾。”
照晚霜懷中抱著凝霜劍緩緩走來。
“知道又如何?”
蘇文不屑:“他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還有心思找本相的麻煩。”
“倘若他成功煉化金身舍利,凝聚出武道金丹,你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咱們打個賭。”
他看著照晚霜。
“不賭。”
後者毫不猶豫的搖頭:“你一說打賭就準憋著壞。”
“常叔,你說陛下下一步會做什麼?”
照晚霜不賭,蘇文也就不繼續逗她,而是將話題轉回正事上。
老管家沉思片刻,果斷道:“我覺得陛下下一步一定讓魏文通回去,然後將其手裡的五萬大軍分散到各地去平叛。”
“畢竟武陽,燕鎮,漁陽三鎮的兵馬不能動,否則北元南下,更加麻煩。”
“第二步則是八百裡加急,召老爺回京主持朝局,繼續打壓世家勳貴。”
“讓人鬨一鬨,陛下才能清醒的看清楚,誰是盟友,誰是敵人。”
能替蘇文看守蘇家老宅,招募三千黑甲軍的人,就不可能是普通人。
老管家雖然遠在千裡之外,但對朝堂局勢走向的把握以及人心的揣摩,同樣很強。
“我也是這麼認為。”
蘇文讚同的點頭。
“老爺要回去嗎?”
蘇常問道。
“要回去。”
他笑道:“隻不過得先平了元滄道的叛軍才行。”
“雖然這背後是世家和陛下一起推動,但局勢的演變很明顯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料和掌控。”
“魏文通半路撤兵,這中間的時間差,就足夠元滄道的叛軍壯大。”
“需不需要咱們出手乾預,將其壓製在能掌控的程度。”
“不用。”
蘇文搖頭:“順其自然吧。”
“叛軍越強,本相能收獲的好處也就越多。”
照晚霜在旁邊全程聽了兩人的對話,自打她和照劍雄決裂,叛出錦繡山之後,蘇文所有的事情都沒有避著她。
“養寇自重。”
待到老管家走後,她緩緩吐出這四個字。
“聰明。”
蘇文拍手:“這幾天好好養精蓄銳,等過些時日,就是你大展身手的機會。”
“什麼機會?”
麵對照晚霜疑惑的詢問,他並沒有解釋,而是起身將密信扔到火盆中化為灰燼。
“時候一到,自然知曉。”
朝堂的局勢,在短短的半月之內,幾經波折,走向一個誰也不捉摸不透的方向。
原本是皇帝和勳貴世家聯手,打算先去相。
緊接著皇帝和勳貴們又決裂。
皇權和相權再度聯手
收到從玉京城來的聖旨的時候,魏文通已經帶著五萬大軍踏入元滄道地界,距離沉魚州不過數百裡路。
軍營內
皇宮小黃門念完聖旨之後,俯瞰著跪在地上的魏國公,道:“國公爺,陛下的意思是讓您即刻帶著大軍返程,兵分三路,前去各地平叛。”
“公公。”
魏國公賬下的一員將軍憤憤不平道:“咱們都已經到了元滄道,為何不先將這裡的反賊剿滅在搬師。”
“就是。”
賬中諸將紛紛出言。
眼見群情激奮,傳旨的小黃門臉色煞白,這群世家子弟向來無法無天,他一個傳旨太監可惹不起,急忙道:“這是陛下的意思,咱家也不清楚。”
“都閉嘴。”
魏文通起身,臉色鐵青地掃了一眼眾將,露出僵硬的笑容,朝小黃門道:“還請公公先下去歇息。”
等小太監離去,魏文通的臉色恢複鐵青,坐在帥椅上,一言不發。
這時候,被長生帝君點名的徐兵和皇甫明兩將出列,拱手執禮道:“魏國公,陛下旨意催促,我二人不敢違命。”
“也罷。”
魏文通知曉徐冰和皇甫明都是陛下的人,隨軍出征,有監視自己的意思。
當即點頭:“兩位將軍先行一步,點齊兵馬出發平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