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陸承安覺得自己答題速度挺快時,有人拿起試卷起身交卷。
陸承安:“……”
看到已經有人交卷,陸承安趕緊收斂了心神,開始思考起五言六韻試帖詩要怎麼寫。
早就學完音韻訓詁之學,對平仄押韻掌握不錯的陸承安,雖然寫不出如唐詩宋詞中那些讓人驚豔的詩,但也不會寫出打油詩來。
很快,他定下心思,按照先寫景再抒情,最後升華主體的寫法,先在稿紙上寫出詩句。
接著,幾番修改,終於定稿後,謄寫在答卷上。
等試帖詩寫完,陸承安一抬頭,就發現已經有五人交卷。
明白他的答題速度甚至連前五都沒進的陸承安,先是檢查了一下考卷,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才站起身。
就在他起身時,距離他不遠處,皮膚稍黑的書生,也開始交卷。
專門收卷的衙役,很快上前將兩人的試卷拿走。
繳卷後,考生是不能立刻離開考場的。
要等交卷人數達到四五十人,由文縣令親自取下大門上的封印才可離場。
第一次離場稱為“放頭牌”,一般在考試開始後三個半小時到四小時內進行,然後是“放次牌”、“放三牌”,直到最後的“放末牌”。
縣試考試時間沒有限製,但不得使用蠟燭,一般等到傍晚時分,天色一暗,考生即便沒有答完也隻能黯然退場。
此刻,提交了試卷的陸承安,在衙役的指揮下安靜的離開考試的場地,來到了空曠地帶。
這邊,也是文縣令和維持秩序的衙役們所在的地方。
縣試跟科舉一途其他幾場考試比起來,並不嚴格,沒有糊名謄卷這樣的繁瑣程序。
這不,陸承安等考完的書生,試卷已經被衙役呈給文縣令,如果時間早,有的縣令還會當場提問考察考生才學。
若是對答讓縣令滿意,文章又寫得好,甚至可以當場得知自己是否考中。
今天,文縣令本來並沒有提問的想法。
不過,看到幾個書生中,陸承安這個小不點的時候,文縣令起了興致。
他招招手,對著一旁的衙役吩咐了一句。
很快,陸承安幾個提前交卷還不能離開的考生,就被帶到了文縣令身邊。
提問當然是從第一個交卷的考生開始,陸承安就在一旁聽著。
彆說,這位敢第一個交卷的書生,的確文采不錯。
嗯,就是年紀看著稍微大了點,最起碼比陸正田大。
就在陸承安這麼想的時候,對方已經回答了文縣的幾個問題,接著,文縣令就快速的閱完了試卷。
隨著文縣令提筆在試卷上寫下“中”字,對方再也忍不住笑意,行禮後退下。
接著,第二位提前交卷的書生誌得意滿的上前。
不過,對方在文縣令提問的時候,回答的磕磕絆絆,考卷上的答案也許文縣令也不滿意,看表情就知道沒考過。
也因此,第三位上前的書生,看著就很緊張。
隨著前麵五位考生依次上前,根據文縣令的提問一番作答後,很快就輪到了皮膚微黑的書生。
對方一點都不緊張,很自信的對著文縣令行了個文人禮,就開始回答文縣令的提問。
因為對方文采不錯,文縣令還多問了幾個問題,才開始看對方的考卷。
也不知道這位考生臉太黑還是表情太嚴肅,陸承安反正沒從他從頭到尾沒什麼變化的表情中,分析出他的答卷有沒有被文縣令取中。
不過,這會可沒時間讓陸承安考慮彆人有沒有考中的事。
隨著皮膚微黑的書生退後,輪到了陸承安被文縣令提問。
低頭看了下陸承安,文縣令表情都柔和了一些,問道:
“小書生,彆緊張,本官就問你幾個問題。”
話雖如此,文縣令的提問,可一點不比考卷上來的容易。
因為都是臨時提問,直接回答,倒也不用比考卷上最起碼深思熟慮作答的文章來的精彩,但也不能太差。
當然,也無需回答那麼多的字數。
早就將四書五經學的倒背如流的陸承安,也沒有因為文縣令提問他的時候,比前麵幾人增加難度而膽怯。
可以說,對文縣令的提問,陸承安簡直是對答如流。
此刻,因為文縣令當場提問外加閱卷,對自己不是很自信的考生,都不敢交卷了。
也因此,陸承安雖然排在第六位交卷,但他身後可沒其他人。
文縣令在問了幾個問題後,又看完了陸承安的答卷。
抬手寫了“中”字,文縣令甚至還對陸承安的文章點評了幾句。
這不,閒著也是閒著。
在陸承安眼帶笑意,準備退下時,文縣令阻止道:
“小書生,時間還早,又無其他交卷之人,你再回答幾個問題。”
此話一出,排在陸承安前麵的幾個書生,都同情的看向陸承安。
能在文縣令麵前表現,的確是好事。
不過,文縣令剛才提問陸承安的問題,已經有點難度,現在再提問,誰知道會問什麼。
就在大家這麼想的時候,文縣令已經開口提問起來。
四書中的問題,文縣令很隨意的快速提問,在確定陸承安對答如流後,他甚至還讓陸承安當場做了幾首詩。
此刻,因為文縣令對陸承安的提問,本來已經寫完考卷的書生,更是沒有一個人敢鼓起勇氣提前交卷。
沒辦法,陸承安這麼小一個考生,因為是提前交卷中最後交卷的人,現在都被文縣令用各種問題攻擊。
若是換成他們,誰知道文縣令會因為閒著也是閒著,出什麼問題讓他們回答。
若是回答不上來,被縣令覺得沒才華可就不妙了。
陸承安這會倒沒彆的感覺,隻是說的太多嘴巴有點乾。
他早上害怕喝水太多影響考試,隻是喝了幾口水潤了下嗓子,現在說話太多,感覺急需一杯溫水。
也許是發現了陸承安的窘狀,文縣令暫停了一會。
接著,在陸承安覺得他終於可以退下時,問道:
“小書生,你四書的題掌握的不錯,回答問題的切入點也很好,完全不像一個年紀幼小的小孩。
既如此,本官倒想知道,你五經掌握的如何。
來,本官再問你幾個簡單的問題。”
陸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