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農家子闖科舉 > 第116章 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

第116章 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1 / 1)

推荐阅读:

在陸承安說完後,陸正田無語的看了下讓自己不要緊張的兒子。

接著,見周圍的人都好奇的看過來,陸正田對著陸承安幽幽道:

“承安,你也無需緊張。

這次是互保的人不夠,才讓你湊數的。

即便沒考好,爹也不會說你什麼。”

話落,陸正田就帶著自己的試卷離開。

而此時,周圍本來對陸承安年紀小小會來參加童生試都有點好奇的書生,馬上移開了視線。

一個湊數的小童,不是他們需要防備的對手。

明白陸正田用意的陸承安,看著他爹離開的背影笑了下。

縣試一般共考五場,每日一場,都是黎明前點名入場,日落前交卷。

而第一場最為關鍵,稱為“正場”。

隻要第一場考得好,縣試榜上有名就穩了。

有了陸正田的話,即便還有準備害彆人的書生,都會下意識的忽略被陸正田說成湊數的陸承安。

在陸承安將筆墨紙硯擺放好,來參加縣試的書生也都進場了。

剛才在考生們唱號進場時做保的廩生,這會已經退場,去了文縣令給他們準備好的房間等待。

收銀子做保也不是容易的事,不光要擔責任,還要在考試期間一直陪同,確保自己做保的考生不會出問題。

而此時,隨著文縣令離開,其中一個廩生慶幸的鬆了口氣。

“周兄,這次還好你要做保的那幾位沒進場。

要不然,就他們準備陷害其他書生的做法,誰知道在考場會乾出什麼事。”其中一個眼睛有點小,但看著很精神的青衫廩生對著鬆了口氣的廩生說道。

聽到這話,周俊原點頭應道:

“還好,在進場前,縣尊大人就把那幾個有心陷害彆人的書生找出來關押了。

要不然,彆說我,咱們大家這次誰知道都會不會被連累。”

此話一出,想到那好幾考籃的小紙片,在場的廩生全都沉默了。

就在廩生們交談時,入場的考生已經按照座號就坐,等待文縣令公布考題。

在同一府內的各州縣,縣試都是統一定在同一天考試。

不過,縣試的考題,是當地縣令自主出題。

擺好筆墨,跟左右兩邊的考生對視了一眼的陸承安,等了一會,就看到文縣令進場了。

此刻,本年的童生試,正式開始。

很快,隨著文縣令的到來,舉著試題的衙役,開始表情嚴肅的全場走動起來。

而陸承安,也趕緊按照張夫子說的,在稿紙上記下考題。

縣試第一天,一般考的是四書文二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文不得超過700字。

字不多,但想要寫出一篇精彩的四書文,也絕非易事。

四書題又稱“頭題”或“首題”,從四書正文中出題。

看完題目,陸承安放下心來。

文縣令人不錯,沒有出什麼截搭題,而是很正規的四書題目。

甚至,其中一道題還是張夫子給陸承安題海戰術時出過的。

至於五言六韻試貼詩,則是以冬雪消融後的景色為題賦詩一首。

陸承安先是將自己寫過,精修後的四書題直接在考卷上寫完,接著,看向下一題。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這句話,源自《中庸》裡麵的“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這句。

它表達了一個眾人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即,在處理事務時,不偏不倚,堅守中道。

既不傾向於任何一方,也不依賴於任何一方,始終保持獨立、中立、公允的態度。

這裡的“中立”,並不是指置身事外。

主要體現的是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問題,做出符合正義和公平的判斷。

而“不倚”,則強調了君子在麵對各種誘惑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不隨波逐流,不妥協退讓。

“強哉矯”中的“強”,則是意味著堅強、剛毅。

“矯”在這裡,也並非矯正之意。

這句話主要讚美了那些在複雜環境中,還能保持清醒頭腦,堅守心中正義,不偏不倚的人。

看到這題的陸承安,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眼文縣令。

他可是聽說過,文縣令其實來自京中,家世很不一般。

看來,這是個心中還有著君子之念的中年?

就是不知道,文縣令是因為堅持心中正義,被發配到小縣城,還是準備一展抱負,來基層乾實事。

就在陸承安看向文縣令的時候,巡視全場的文縣令,也看到了人群中年紀最小的陸承安。

先是愣了下,接著,文縣令對陸承安也好奇起來。

本朝跟前朝不同,可沒有舉神童一說,甚至因為吸取前朝經驗教訓,對年紀小的考生也沒有任何特殊照顧。

來青山縣好幾年,也主持了好幾次的縣試,像陸承安這麼大的考生,文縣令還是第一次見。

有點好奇的文縣令,本來是想著走到陸承安身邊瞧一下陸承安的答題情況。

不過,想了下,覺得他過去沒準會給陸承安壓力的文縣令,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在陸承安看向他時,隻是淡淡的對視一眼,沒給陸承安任何壓力的轉移了視線。

此刻,陸承安可不知道文縣令短短時間內,已經為他考慮頗多。

看了文縣令一眼後,他就開始在草稿紙上作答。

很快,陸承安稿紙上的字就逐漸增多,時間也緩緩地在流逝。

大約一個時辰後,衙役手持印章,開始進場。

很快,所有考生的答卷上,答案末尾被按了印。

這個印章,被稱為“打印”或“蓋戳”,主要為知曉考生答題的快慢而記錄。

因為童生試考試期間,大家都是距離很近的在作答。

若誰的考卷上,印章的前麵一字未寫,後麵即便寫的是錦繡華章,字字珠璣,也因極有可能存在著請鄰桌考生代為答題的嫌疑,而遭到無情地否決和摒棄。

此刻,陸承安已經把寫好的第二道四書題謄寫完,隻剩下一首五言六韻試帖詩。

看著考卷上的印章,陸承安滿意的笑了下。

就他這答題速度,怎麼也能給他賺點好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