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閒不住,想要上山。
趙清虎歪在羅漢床上,蓋著小棉被,一旁還有書香四女在演唱一曲鎖麟囊,彆提多愜意了,去打獵,姥姥!
窩在家裡麵烤著炭火,聽著小曲不香嗎?上山風餐露宿,還有危險。
“你不是跟著淩軒學習嗎?”
走出去了,見了大場麵,三郎才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少得可憐。
回來後,每次都要纏著顧淩軒,惡補。
原本應該是纏著五郎的,可惜啊,五郎一心科舉,三郎即便是當哥的也不敢去叨擾自家五弟。
今日這是厭煩了,射箭、讀書,還打發不了你那躁動的心。
“找沈老黑,他現在積極得很,他那二外甥已經改了姓,跟他來綠竹村生活了。”趙清虎道。
“爹你不去啊?萬一我們上山遇到危險怎麼辦,而且,去年遇到的猴頭菇,咱們今年去一趟,肯定能采集回來不少。”
趙清虎舔了舔嘴唇,猴頭菇的確是美味。可如今隆冬臘月,怕是過了采摘季節,冬天山上溫度也不低啊。
可在這個美味佳肴貧瘠的時代,山珍野味是難得的味覺享受。
“對了,過年前你安排人去一趟海邊,弄些海貨回來。”
“放心吧爹,我早就安排好了。”
“去找沈老黑問問,還有村上的人,有願意上山的,咱們一起走一趟。”
不求有什麼收獲,就當是一次全村壯勞力的團建,增進增進彼此感情,塑造凝聚力。
得到了自家老爹許可,三郎歡歡喜喜跑了。
趙清虎聽完一曲,中午吃飯的時候,大郎告訴了他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爹,鎮上的糧價又漲了。”
“嗯?”
有些意外,今年有了堆肥法,又有育苗插秧種植法,五穀豐登才對,怎麼糧價又漲了?
“怎麼回事?”
“說是北方今年入冬太早,冬小麥很多沒種活。”
天氣太冷,北方的冬小麥沒種活?
這可是大事情啊,若是冬小麥大麵積欠收,明年夏天北方肯定缺糧。
糧價上漲倒是情有可原。
朝廷應該開始調撥糧草了吧?
畢竟,清水鎮都得到了消息,沒理由朝廷沒得到消息啊。
“二郎,咱們村的冬小麥如何了?”
“都不錯,沒有死苗。”二郎道。
趙清虎鬆了口氣,看來他們這沒啥影響。
“爹,今年冬天封凍的確早了點。”不過,二郎接下來一句話,讓趙清虎一顆心又跟著懸了起來。
算算時間,去年的現在,才臘月初,竹溪的確沒有全麵封凍。
今年的竹溪,拓寬了河麵,還挖深了河床,已經全麵封凍,的確是早了點。
“家裡的糧食還充足嗎?”
“爹你放心,咱們家去年收的糧食,足夠吃幾年時間了。”
趙清虎是臘月初四帶人上山的,石隆山上,積雪明顯比去年要厚。
有些地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把灌木叢都掩蓋了起來。
沈老黑倒是開心了,大雪堆積,對於他查看獵物腳印很有幫助。
趙清虎提著鐵槍,背著弓箭,好似回到了去年跟狼群搏殺的時候。
“怎麼樣,有收獲嗎?”
見沈老黑盯著幾個腳印仔細查看,趙清虎好奇問了一句。
沈老黑臉色不太好,“這次咱們怕是有麻煩了,這爪印我看著像是大蟲留下的。”
“嘶!”
聽了這話,就是趙清虎也倒吸了一口涼氣。
大蟲?老虎下山了,幾個意思啊,這麼大石隆山找不到獵物了?
不會是自己把野豬王乾掉了,把兩頭熊瞎子弄沒了,重創了狼群,讓老虎得以擴張了狩獵領地吧?
“你仔細看看!”
沈老黑也不敢大意,其餘村民聞言,全都聚集在了兩人身邊。
今年上山的有一百多人,也都帶著武器。
但是,大蟲這東西凶悍,乃是山中獸王,可不敢隨意招惹。
沈老黑根據那腳印,很快就找到了一棵被標記了的樹木。
果然,騷臭的很。
“還真是大蟲。”
“往回走吧。”趙清虎道。
既然知道了是大蟲,還要往裡麵闖,那是自己找死。
老虎撒尿標記的領地可不是鬨著玩的。
好在,這地方距離綠竹村還有一天多的山路,大蟲不至於下山去禍害他們村子。
這次上山,沒啥大獵物,隻采集了一些菌菇,弄了一些野雞野兔回來。
沈老黑見一人分一隻野雞都難,立馬不乾了,他這金字招牌可不能砸在自己手裡。
彆說,老獵人就是老獵人,在沈老黑的帶領下,大家掏了兔子洞,挖了狗獾的窩,收獲還是有的。
大蟲下山不是開玩笑的,趙清虎叮囑沈老黑,帶著人在後山挖掘了不少陷阱。
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這一日,天降大雪,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將整個大地籠罩上一層白色。
瑞雪兆豐年,這原本是好事情。
趙清虎站在自家大廳裡麵,遠遠看見外麵飛雪之中有村民外出。
“怎麼回事?大郎你去看看。”
“好的爹!”
這大雪天往外跑,不冷啊!
“爹,大家應該是去查看莊稼情況。”二郎湊了過來。
趙清虎心神一凜,不至於吧,他感覺這溫度不是很低,應該凍不死耐寒的油菜跟冬小麥才是。
“你四嬸生孩子沒多久,你去你四叔家看看,缺不缺棉被柴火,田地裡麵的事情讓他不要操心。還有秀兒,她也快要臨盆了,你要照顧好。”
“好的爹。”
二郎猜測的不錯,村民們下地查看莊稼去了。
“如何?”
“目前還看不出來,大雪覆蓋了,好在還沒出現死苗的情況。”
下雪不怕,就怕凍雨。
不過看了也是白看,如今的生產力,都是靠老天爺賞飯吃的。
就算是冬小麥被大量凍死在田地裡麵,也沒辦法拯救。
總不能在麥田裡麵堆上柴火天天燒吧。
好在,連續兩天大雪紛飛,麥田裡麵雪堆已經起來了,反而能保護裡麵的冬小麥。
大家安心了下來,村裡麵的年味也越來越重。今年綠竹村的人沒少掙,都能過個好年。
朱屠戶來了,每天都帶著人過來拉肥豬。
趙清虎家兩個豬圈,一共養了三百多頭豬,年前能出欄的有兩百多頭,都是上兩百斤的大肥豬。
吳樹根這幾天是最開心的,站在豬圈門口,咧著大牙笑。
能把豬養好,他這個小管事,對得起老爺每個月給的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