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 第195章 先送後賣

第195章 先送後賣(1 / 1)

推荐阅读:

趙清虎看得明白,但是,三郎很興奮啊。

他感覺,把豆腐坊開到府城,一定能賺大錢。

一家店,能抵得上自家在沿河縣的兩家店。

趙清虎也為難啊,人教人,難;事教人,容易!

眼看著自家兒子要掉坑裡,自己這個老父親,是提前出手撈,還是等他掉坑裡麵了再出手撈?

聽著三郎侃侃而談,趙清虎感覺自己選擇困難症都犯了。

“爹,咱家來府城開豆腐坊吧,我來負責。”三郎最後給出了總結。

趙清虎瞅了一眼三郎,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你家老爹我有十幾萬兩白銀的雄厚家底,不怕你試錯。

乖兒子啊,你可一定要記住這一次的教訓啊。

假裝從袖口,實際上是從空間,拿出了一張麵值一千兩的銀票,遞給了三郎。

趙三郎也吃了一驚,一千兩?

知道老爹有錢,沒想到,老爹這麼富有。

“爹,咱家啥時候這麼有錢了?”

“王老爺給的,你彆多問,拿去用就是。”

王員外是好人啊,出手太闊綽了!

“好好規劃規劃,爭取早點把豆腐坊開起來。”

“放心吧爹,我不會看錯的。”

三郎離開後,趙清虎把王三叫了過來。

“三啊,我拜托你一件事情。”

“趙大人,這話過了啊,您有什麼事情直接吩咐,我家老爺都說了,讓我一切聽您的。”

“我家三郎,估摸著要留在府城開一家豆腐坊!等他賠錢了,你幫我告訴他一句話。”

王三有點懵,開豆腐坊,還會賠錢?還有話交代?

他咋聽不懂呢?

“趙大人,小人聽不太懂。”

“你不用懂,三郎要留在府城,我會讓他就住在這裡,日常你也幫我照顧照顧他,回頭我會跟王老哥說的。最多一兩個月,他的豆腐坊就會虧損,到時候你幫我告訴他,讓他回沿河縣,一切有爹在呢!”

瞅了一眼瞪大眼睛的王三,趙清虎補了一句,“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王三雖然心中有疑惑,可他很懂,沒有多問。

聽懂了就行,他一個下人,問那麼多乾啥?

“老爺,您都知道了三少爺的豆腐坊會虧本,咋就不阻攔呢?”

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老餘頭開口了,他是實在沒想明白。

“你咋提起回來了,老五呢?”

“五少爺跟幾個同學去吃酒了,我沒跟去。”

“還挺會玩。”趙清虎感慨了一句,年輕就是好啊,“人教人難,事教人容易,一家豆腐坊,一個豆腐店,幾百兩銀子的事情,能讓三郎學個乖,值得!”

“對了,你找王三要一輛馬車,明日老爺我要單獨出門一趟。”

“好的老爺。”

“老王咋還沒回來,不會走丟了吧?”

眼看著都要掌燈了,外麵都天黑了,老王就出去打聽點事情,咋還不回來?

老王是跟五郎一起回來的。

也不知道這兩人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看老王的神情,眉毛都緊皺在了一起,事情似乎不順利。

晚飯的餐桌上,趙清虎把那請帖給了五郎,讓他代替自己去參加知府辦的文會。

五郎有點懵,這種文會他聽說過,可從來沒參加過啊。

他也聽李秀才提到過,每次府試過後,知府大人會仿照鹿鳴宴見一見新一屆童生,彼此認識認識。

可這也來的太快了嗎?府試還沒開始呢!

“不用有壓力,你就是代替老爹我去拜見一下吳知府的。”

“爹放心,我不怕的。”

“好兒子。”

轉過眼,趙清虎看向老王。

“咋了,讓你打聽點事情,咋這樣了?”

“事情是打聽出來了,可是,要把我的東西賣給這些人,有點困難啊。”

王木匠是用了心的,一整天,都在茶樓、酒肆內穿梭,花了些銅板,打聽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這一次的府試,一共有五個人名聲很大。

其一,就是慶州府的神童,汪朔。傳聞是五歲能詩,七歲能文,是慶州府百年來的第一神童,今年才十二歲,是連知府大人都誇讚了多次的好苗子,板上釘釘能中童生。

除此之外的四人,是下麵各縣縣試的案首,文名也很大,都傳到了府城來。

趙清虎樂了,這是好事情啊。

有這樣五個精準目標,那事情就好辦了。

“那你愁什麼?”

“我當然愁啊,我大概也能猜出你的意思,把我的東西賣給這些種子學子,等他們中了童生,甚至是日後成了秀才老爺、舉人老爺,我這名聲不就打出去了嗎?可這幾個學子,我連見他們一麵的機會都沒有,怎麼賣啊?”

“誰讓你賣了,賣不掉咱們可以送啊。”

“送?白送!”

“做生意要有舍有得,咱們先白送,等有了名聲,還怕你的東西賣不掉?等這五人全都中了童生,咱們再推波助瀾,散播一些謠言,你的這些東西絕對能大賣。”

“可我這次就帶了八件貨過來啊,一口氣送出去五件,我舍不得。”

“舍不得也要舍得!那我問問你,這八件貨你打算賣多少?”

王木匠豎起了兩根手指。

“兩百兩?”趙清虎下意識問道。

“不不不!”王木匠連忙搖頭,“二十兩,可不能太貪心了。”

趙清虎麻爪了,你好意思啊?當初在王員外家喝高了,你咋說的,堂堂王大師,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八件你的預估價格是二十兩?你膽子也太小了!

“這樣,你先把五件送出去,等府試放榜後,剩下三件,每件少於五十兩不賣。”

“啥?”

王木匠被嚇到了,好家夥,一件賣五十兩?

他想都不敢想,再說,這八件東西,也沒有賣給王員外的精致啊。

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東西這麼值錢。

“彆啥了,你就聽我的!明天你就去打聽這些人的住處,到時候以我跟你的名義把東西送出去,等府試過後再說吧。”

老王還是低估了讀書人的有錢程度。

這些讀書人,能少年成名的,誰家不是地主老財,或是直接就是官宦人家,誰缺五十兩銀子啊。

至於說寒門,那絕對是少數。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