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大驚失色。
我手中匕首往當先衝來的一個家夥猛刺,對方發出一聲怪叫躍開,可這隻是我聲東擊西的虛招,反手猛然朝右手邊一個鐵額童子凶狠砍去。
“呲!”
對方爪子被硬生生全斬斷!
它痛苦嚎叫著落入了水中。
董胖子抄起船上一根鋼棍,朝一個鐵額童子當頭狠砸過去。
血漿迸裂!
阿東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手中槳板甩得飛起,直接砸翻了好幾個。
文姐卻沒有動手,神色緊張地翻找包裹,也不知道在找什麼。
鐵額童子相當狡猾,還挺懂得欺負弱小,有兩隻朝文姐竄跳過去,一隻扯她的腿,一隻已趴在了她後背,張開獠牙就朝文姐脖子咬去!
我頭皮一麻,萬分驚慌之下,連匕首都忘用了,猛然跨前,一指狠狠點了趴文姐身上的鐵額童子後背。
它發出淒厲叫聲,摔落在甲板。
董胖子手中鋼棍猛然一抽,將另外一隻扯文姐腿的鐵額童子給打下了海。
本來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場生死大戰,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那隻被我點了穴的鐵額童子,竟然身軀後仰,四肢朝上,狀若癲狂,在甲板上大幅度抖動,嘴裡發出“嘎嘎嘎”的怪笑聲。
這家夥一笑,其他鐵額童子可能從來沒見到過這種古怪場麵,全受到了驚嚇,紛紛從甲板上騰躍退去,一部分躍到了岩壁上,另一部分則退回了前方那一艘破船。
它們猩紅的雙目,警惕而惱火地盯著我們,一時之間竟不敢再來,與我們對峙著。
剛才點到它笑穴了?!
我不知道。
畢竟,鐵額童子是一種古怪生物,身上穴位與人根本不一樣。
董胖子惡向膽邊生,高高掄起鋼棍,就想砸死那隻正在甲板上狂笑的鐵額童子。
我抬手製止董胖子,一把拎起癲笑的鐵額童子,匕首凶狠一揮。
“吧唧!”
它一條胳膊被硬生生斬斷。
鮮血飛濺!
我一手舉著刀,一手舉著已疼暈過去的鐵額童子,向它們展示,大吼了一聲。
“來啊!!!”
殺雞儆猴!
這一聲威風凜凜的驚天暴喝,再加上同伴鮮血淋漓的畫麵,極大刺激了這群怪物的神經,它們嚇得紛紛往後退卻。
有一隻個頭小一點的鐵額童子,竟然驚得掉入了水中,又趕緊往上浮,身軀瞬間湮沒在了黑暗處。
千載難逢的空擋!
就它們的靈活程度和恐怖的攻擊力,我們根本抵擋不了太久,再待下去,必然要被它們給撕巴成渣子,絕不能戀戰!
我將手中的鐵額童子摔入海,轉頭衝阿東大喊。
“阿東,衝出去!”
“胖子,我們保護阿東!”
文姐卻立馬喊話製止。
“衝不出去!阿東,你還有沒乾糧?!”
轉頭一瞥,文姐已經從包裹中掏出來一個黑色的藥罐子,似乎有了解決辦法。
阿東見狀,趕忙從自己包裹裡拿出了一塊長條牛肉乾。
文姐將罐子裡的黑色汁液倒在牛肉乾上,鼻尖瞬時傳來一股的古怪味道,臭中帶一點香,還夾雜濃鬱血腥味。
鐵額童子嗅到了藥汁的味道,全部躁動起來,嘴裡發出吱吱怪叫聲,一個個躍躍欲試,似乎要來哄搶牛肉乾。
“呼!”
文姐對著前方那艘破船猛然一拋。
牛肉乾在空中畫了一道美妙弧線,朝破船的甲板墜落。
二十來隻鐵額童子,紛紛躍動,朝著牛肉乾瘋搶。
“吼!”
一聲嘶鳴聲傳來。
艙內竟跳出來一隻體型龐大的鐵額童子,禿頭長毛白須,臉上全是惡心的褶皺,猩紅雙目像兩盞小燈籠,獠牙幾乎長到下巴。
這家夥身軀明顯比彆的鐵額童子大上了一倍,如同一位成年侏儒。
它是王!
一位躲在船艙裡安靜瞅著下屬攻擊我們的大佬!
在它一聲嘶鳴聲之後,其他鐵額童子害怕極了,紛紛縮了回去,而一隻搶到牛肉乾的家夥,將肉直接給甩了,丟到了王的麵前。
它一把將牛肉乾塞進了嘴裡,大口嚼動。
僅僅幾秒鐘!
它突然發出淒厲無比的嚎叫,頭狠撞甲板,神情極為痛苦。
“砰!砰!砰!”
連撞了數下之後,身軀陡然一歪,死了!
王死了,一眾下屬驚恐莫名,大聲怪叫著,四散而逃。
我們瞠目結舌。
文姐臉色冷冽吩咐。
“衝出去!”
阿東立馬發動了船,往水洞外猛衝。
就在我們這艘船剛撞開堵在水洞口舊船的當口,董胖子似乎已提前做好了準備,手中拿著一張鐵杆撈魚大網,猛然一抄,竟將鐵額童子王的屍體給撈了過來。
船瞬間衝向了茫茫海麵。
我簡直要瘋了。
“你發什麼癲?!”
董胖子壓根不理會我,雙目猩紅,狀若癲狂,拿起匕首,一刀剖開了對方的肚子,手探進去,在裡麵反複掏。
鮮血淋漓。
惡臭不已。
我感覺這貨是不是中邪了,正要俯身扯開他。
董胖子突然仰頭哈哈大笑,一把將鐵額童子王的屍體給丟下了海。
“發了!發財了!”
他布滿鮮血的手捏著一枚珠子。
我和文姐幾乎異口同聲。
“東珠?!”
董胖子趕忙俯身洗乾淨了手,將珠子捏著,對著天空月光,欣喜若狂。
“小孟,道爺是不是很屌?!”
我拿過來一看,手感溫潤如玉,沉甸甸的,質地細膩,無核紋。
珠子不算太大,直徑約一寸二三左右,泛著青白色的奇異光芒。
我趕緊嗬了一口熱氣上去,霧氣化水,在它表麵覆蓋上了一層薄露,每一滴似針頭大小的露珠,均勻覆蓋著整枚珠子,就像是精密儀器對它進行了點狀雕刻。
一枚極品東珠!
東珠屬於古代皇室禦用的稀品珍珠,產地分為兩大區域,東北流域淡水東珠、黃海流域海水東珠。
關於東珠最早記載見於《後漢書東夷傳》,稱之為“扶餘大珠”,唐代《酉陽雜俎》又稱它為“水精珠”,明代正式叫做東珠,且專設珠場,招募人來采珠,嚴禁一切私采活動,最鼎盛當屬清代,帝王大臣的朝冠頂戴,皆以東珠鑲嵌,象征著皇室的富貴權威。
東珠極為難采,采珠人往往冒著低溫、惡浪、凶魚,赤身入水,死十人難采一珠,所以常有“一珠抵十命”的說法。
清宮劇影視片,常見到帝王妃子群臣頂戴花翎上,鑲嵌著美輪美奐的東珠,殊不知,每一枚東珠背後,全是采珠人的血淚。
由於清朝官員所戴的東珠,大小必須嚴格按級彆來,珠寶行延用了這一習慣,以此來對天然東珠規格進行價格區分,挺有意思。
芝麻珠(七毫米以下,價格一到三萬不等)、府台珠(八毫米左右,價格十萬上下)、親王珠(十毫米左右,價格二十萬上下)、帝王珠(大於十二毫米,價格至少六十萬起步)。
董胖子從鐵額童子王屍體裡取出來的,已然是帝王珠的標準,而且品相極佳,難怪他欣喜若狂。
我皺眉問他:“你怎麼知道它肚子裡有這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