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立馬揚起手電,朝紅眼群照去。
頭皮陣陣發麻!
正前方不遠有一堵牆,正趴著幾十位滿臉毛絨絨、尖嘴猴腮、雙目泣血的小孩,它們軀體全隱藏在黑暗之中,不見四肢,懸空漂浮著。
我大喝一聲。
“退出去!!!”
大家正準備往後奔。
忽然之間!
耳邊傳來“略略略”的怪叫以及振翅飛翔之聲。
紅眼小孩猶如幾十架小型飛機,朝眾人風馳電掣撲了過來,未見它們絲毫猶豫,對我們發出瘋狂攻擊。
這一下,大家總算瞧清了它們的軀體。
它們不是小孩,而是長著類人臉的飛翔猛禽。
逃不掉了!
它們封住了我們來時的入口!
“啊!”
一聲慘叫傳來。
刀疤臉保鏢手捂住了頭,神情極度痛苦,指間縫瞬間溢出血來。
螳螂羅一手護住了江盛二,手中匕首宛若銀蛇,上下翻飛、寒光閃動。
“呲、呲、呲”
幾聲響動。
三四隻猛禽或刺死或斬傷,掉落在地麵。
我手中鏟子拍翻一隻,趕走幾隻,抬手就將小瑤的頭捂在了自己胸口。
“點火!”
話音剛落。
“刺啦!”
一隻本想攻擊我頭部的猛禽,被我反手一拍,身軀歪了位置,嘴甲卻剛好落在我的胳膊上,猛然一啄一扯,竟硬生生地叼下來一塊肉,疼得我全身發抽。
董胖子運氣比較好,由於他位置最靠牆角,竟然沒被它們攻擊,第一時間點起了火把。
火把陡然亮起!
這些家夥一見到火光,顯得極度害怕,紛紛放棄了攻擊,嘴裡發出怪叫聲,四處亂竄。
乘此大好機會。
所有人都點燃起火把。
火光通明,映照整間地下密室纖毫畢現。
它們一個個驚恐萬分,扇著黑色翅膀,潮水一般往外麵湧,瞬間消失的一乾二淨。
地麵、牆上、身上,全是這些飛禽臭哄哄的糞便。
而之前它們所棲息的地方,竟然是一堵大型活動牆,上麵足足有四五十個蜂巢孔,供這些凶狠的怪鳥休憩。
難怪剛才我們隻能見到它們臉,卻不見身軀,敢情身子全藏在了巢孔內。
大家稍鬆了一口氣。
除了董胖子、小瑤、江盛二,其他人均受了傷。
尤其是刀疤臉阿龍,頭上血流不止,難受萬分。
這貨準備掏出包裹中雲南白藥止血包紮。
此處太危險了,我懶得理他們,快步走向活動牆,招呼董胖子。
“推開!”
類似旋轉門一般的牆體,因上麵布滿了糞便,曆經歲月,竟然還有一些潤滑,兩人沒費多大力氣就推開了,後麵呈現出一條甬道。
江盛二等人見狀,連包裹傷口都不敢了,趕緊跟了過來。
到了牆後,見活動牆已重新合攏,隔絕了飛禽闖過來的可能性,我方才放下心來,停下腳步。
小瑤趕緊拿出了膏藥和繃帶,替我包紮。
董胖子滿臉惡心,將手中糞便擦在牆上。
“小孟,這什麼鬼東西?貓頭鷹?!”
它們不是貓頭鷹,而是墓鴞。
《山海經》裡曾提到過鴞,說是一種食母的惡鳥,生在幽冥陰森之地,唯獨懼火。
這些玩意兒大概率是鴞鳥的變種。
漢代墓葬壁畫之中,有時會畫有墓鴞的圖案,古人認為它不僅可以鎮墓,還是靈魂引路使者,能帶領墓主人飛升。
不過,從來沒有人在陵墓中養真實的墓鴞。
原因無它,它們極度變態,專愛吃人或動物的眼睛與腦髓,對死活不挑食(這也是為什麼我第一時間將小瑤的頭藏自己胸口的原因)。
哪個墓主人都不想成為它們的腹中之物。
我向董胖子簡單解釋了兩句。
江盛二皺眉詢問。
“小孟,墓鴞既會食眼與腦髓,為何虢巫候主棺下的密室裡,還養了如此之多?”
我沒好氣地回了一句。
“你打個電話問一下虢巫候!”
這事我也覺得古怪。
密室專門打造了一麵墓鴞巢穴牆,很明顯為一種阻止人進入這條甬道的動物防盜大屏障。人一旦闖入密室,見到幾十張紅眼小孩臉,膽子小的直接被嚇跑,膽子大的會被它們活生生給鑿瞎弄死。
懂得設這種防盜屏障,證明虢巫候非常了解墓鴞的凶猛,自然也了解這群家夥見到墓主人也會上桌開席的惡習。
虢巫候寧願自己屍身被毀,也要阻止人進入,到底為了哪般?
隻有一個原因:這條甬道後麵,有著比虢巫候自己還更重要的東西!
一想及此,我心中湧起來濃濃的戰意。
這座西周墓,讓哥嫂全折戟,老子必然翻它的天!
由於之前遭遇了墓鴞,眾人極度擔心還會再冒出來什麼鬼東西,往前走時,全不敢滅掉手中的火把。
甬道大幅度傾斜,布滿了青苔,根本站不住。
六人隻能像高山滑草一樣哧溜往下滑。
落地之後,來到一處狹窄的空間,隻能兩人並排通過,倒不算太長,卻給人一種濃濃的逼仄和壓抑之感,耳邊似乎還傳來水浪拍岸的聲音。
小瑤俏臉有一些好奇。
“哥,難道這條通道建在地下河裡?”
我搖了搖頭。
“不知道。”
僅僅前行了十幾米。
我們瞅見壁上竟然綴著大量青銅麵具,密密麻麻布滿了兩麵牆,恍若來到了展示麵具文化的博物館長廊。
它們保存的相當完整。
巫、鬼、神、妖,各種形象皆有,表情誇張而猙獰,可全都閉著雙目,臉頰還有淚槽,看起來讓人很不舒服。
我立馬停住了腳步。
“不大對勁!”
董胖子問:“怎麼不對勁了?”
我轉頭問江盛二。
“你確實虢巫候為西周人?”
江盛二斬釘截鐵地回了一句。
“老皮門壓箱底的寶藏線索,對墓主人身份豈會闡述有誤?”
我手指著牆壁上的青銅麵具。
“西周青銅麵具幾大特征:銅綴玉、端莊威嚴、塊範法澆築。”
“可這些麵具無一塊鑲玉,模樣群魔亂舞,且采用了失臘法和鎏金工藝,這種工藝在西周期間根本不存在!”
曆史考證,鎏金工藝(汞渡金法)最早出現在戰國墓。
如,隨州曾候乙墓部分銅器就有鎏金痕跡。
兩者相差了六七百年時間。
等於說,一部手機突然出現在明朝人的陪葬品清單裡。
完全違背邏輯。
眾人皆聽得雲裡霧裡。
我也不想多解釋。
“這是典型的戰國青銅麵具!”
江盛二等人聞言,麵麵相覷。
董胖子撓了撓頭。
“那什麼小孟,這鎏金工藝青銅麵具,撬下來是不是更值錢?”
沒待我回答董胖子。
小瑤突然扯了一下我胳膊。
“哥,它們睜開了眼睛,還哭了,看起來好可憐。”
拿火把一照。
令人驚悚萬分的場景呈現。
本來全閉目的青銅麵具,此刻竟齊齊睜開了雙眼,無比幽怨地瞅著我們,表情似乎極為悲傷而委屈,瞳孔中泛著銀光的淚珠,正吧嗒吧嗒往下掉落!
董胖子臉色陡變,抬手狠扇了旁邊一具青銅麵具大耳刮子。
“艸!道爺都還沒動手撬,你們哭啥雞毛呢?!”
我心中陡然湧起不詳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