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東宮兒女行 > 第三章第二十三節 二姑娘居住東宮愜意的日子

第三章第二十三節 二姑娘居住東宮愜意的日子(1 / 1)

推荐阅读:

王家大宅。

下午,陳先生和家業一起回家。

聽說晶晶跟著木子老師走了之後,家業心裡有點難受,但很快他接受了這個事實。

跟留在這個家相比,家業還是希望自己的小阿姨,留在一個能讓她真正開心的地方。

之後,麗芝給舒父打電話,告訴他,晶晶已經被木子老師帶走,她將留在他那裡讀書。

舒父一聽這個事,立即責問麗芝,怎麼發生了這種事也不先給他商量一下,她怎麼能夠允許晶晶再從他們身邊離開。還有照顧晶晶是她這個姐姐的事,這麼重要的事怎麼能交給彆人呢……

晶晶已經跟木子老師走了,這是事實。

麗芝隻管把事情彙報過去,再貼耳聽著明叔的訓導,她既不解釋,也不做反問。

銀行。

想到晶晶可能不會再回來這裡讀書後,麗芝準備去銀行還清她之前貸款的全部學費。

去了銀行,麗芝才知道晶晶借的錢已經被彆人還清了。麗芝又打聽,還錢的是什麼人。

銀行工作人員不能告知具體人員,隻說是這個學生的一位老師。

老師?不容多想,麗芝便知道是木子老師替晶晶還清了所有債務。

除了他,還有哪一位老師,能這樣為晶晶想呢?

接著,麗芝又打算還清表弟根得望的債務,但工作人員又非常抱歉告訴她,這位名叫根得望的學生簽訂了《拒絕協議書》,所以她不能替他還。

無奈,麗芝隻好打消這個念頭。

在離開的時候,麗芝看到了盛媽媽和她的三個孫子,他們是來辦理貸款的。

麗芝顯然是不願在這種地方跟他們打招呼,便側過臉假裝不認識他們,從旁疾步走過。

不過,二姑娘眼明,看到了慌張離開的麗芝。

二姑娘告訴弟弟祺祥,自己剛剛看到了王董事長。

祺祥不信,她怎麼會來這種地方。

而祺珊則讓二姑娘不要亂說話,王董事長是不可能來這種地方的,她一定是認錯人了。

姐姐和弟弟都不信,二姑娘隻好也當自己認錯人了。

作為一個正常人想想,王董事長是肯定不會來這種地方的。即便是真的有事要辦,她也一定不會親自跑一趟,吩咐手下來辦不就是了。沒錯,就是這樣。

大姐祺珊,很小就被送進貴族學校讀書,為將來進東宮做足功課,自然盛家在她身上投入了不少資金。

所以,盛家不能一次性,同時拿出二姑娘和祺翔的十年教育基金,隻能去銀行借。

前不久,盛媽媽收到在國外的兒子拖朋友帶回來的信,除了如平常的問候,他還告知家人,夫妻倆已經在國外找好學校,明年可以先安排弟弟出國學習。

盛媽媽領會兒子的意思,開始一心為孫子出國做準備。先前是做了兩手準備,國內的高校現在都可以不用考慮了,這也省了一點負擔。

王家大宅。

回到竹樓,盛媽媽和她的三個孫子,見到了一位明朗少年和一位中年人。

明朗少年蘇歆是從東宮來的,他是照顧明輝三少的貼身家侍子,這次來,是專門給二姑娘道歉。

還有一直等候著的中年胖大叔,他是明輝三少的母親,青青夫人派來專門送禮物給二姑娘的。

之前玩紙牌遊戲,明輝三少讓了二姑娘兩回,故意讓她贏。但最後一次,二姑娘卻識破了他的計謀。

因此,二姑娘很生氣,還反過來教訓明輝三少。

沒有誰規定男子必須讓女子。女將在沙場上贏了戰局,不是因為敵人看他是女子才讓他贏,而是女將憑著自己的本領贏下全盤戰局。

十五不該讓她,她輸是她沒本事,她能接受這個事實。

之後,二姑娘便氣呼呼離開了東宮。

臨走前,二姑娘還告訴明輝三少,她不想再和他說話了。

二姑娘走後,明輝三少心情很鬱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致。

總管家雖派了不少人到大宅子這裡請二姑娘回去,但二姑娘都拒絕了。

二姑娘說,除非十五親自來請,她才考慮要不要回去。

明輝三少不能出東宮,又怎麼能到大宅子來。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見到二姑娘,蘇歆換上明輝三少平時常穿的衣服,佩戴著他的玉牌,代表明輝三少向二姑娘道歉。

對不起,聽到這三個字,二姑娘立即答應蘇歆,馬上跟他回去東宮。

中年胖大叔帶著明輝三少母親的意願前來,這次送的禮物相當貴重,但二姑娘還是跟從前一樣,看都不看一眼就直言不收。

“再回去跟夫人講清楚,我不會收她送的禮物。十五和我是好朋友,我們會一直都是好朋友。有時候我會生氣,會不想和他說話,但我們還是好朋友。他錯了向我道歉,我們就又和好了,就是這樣。請夫人不要再擔心我會跑掉,不回去東宮。”

這樣的話,中年胖大叔之前也傳過幾回,但二姑娘生氣起來,一連好幾天都不理明輝三少,夫人也是著急,無奈隻得出此下策。

很快,二姑娘就回去了東宮。

東宮。

回去東宮後,二姑娘找出了最近一段時間,她與十五在一起玩樂時拍下來的錄像帶和照片,然後請中年胖大叔,把它們帶回去交給夫人。

看到這些東西,中年胖大叔笑得都快樂開了花,終於他回去有交代了。

晚上無聊,二姑娘到處轉悠,無意間翻找出了一副手工刺繡的萬裡江山圖,正麵是國家版圖,背麵是世界版圖。

二姑娘被這精湛獨特的手藝折服,趕緊拉明輝三少過來一道欣賞。

詢問之下,倆人得知,這是伊一小姐留下來的作品,她是根據伊兒小姐手繪的稿圖嘔心瀝血製作而成。

望著這驚天之作,感歎手工高超的同時,明輝三少心中對於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一個世界,不停探尋的種子漸漸萌芽。

一直以來,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時候可以出去,也沒有人告訴他怎麼出去。其實,這些信息對他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定能出去。他需要做的就是在等待中做好準備,迎接一切未知的挑戰。

二姑娘說外麵有壞人,很危險,她小時候還被人打過,可是那是她太小了,打不過彆人。

但明輝三少追問被何人所打,又為何被打時,二姑娘卻是想不起來了。

不過二姑娘倒還記得見過一位特彆的姐姐,她會些拳腳功夫,看著可厲害了。

再當明輝三少詢問這位姐姐是什麼人時,二姑娘搖了搖頭,聲稱不記得她是哪家的孩子了。

明輝三少時不時也聽聽外麵的廣播節目,看看各地的報紙新聞,知道在外麵生活有風險,深知保護好自己是生存第一要訣。

不過有趣的是,明輝三少六歲那年,前來東宮教學的全國學習狀元有點武術家底。閒暇時,這位狀元教了明輝三少一些功夫,既可鍛煉身體,又能放鬆身心。後來跟著有些功夫的家侍長,明輝三少也學了幾招傍身的技能。

或許他意外學到的這些本領,有一天會用得到。

一聽說明輝三少會點拳腳功夫,二姑娘當即兩眼放光,再見到他瀟灑自如的表演,二姑娘滿眼都是崇拜與傾慕。

接著,二姑娘纏著明輝三少也教她幾招。

功夫不好學,但跟文字遊戲比起來,二姑娘更願意吃點手腳上的苦頭,練練拳腳。

明輝三少抵擋不住二姑娘三言兩語的撒嬌,便讓她跟著自己一起學習。

明輝三少不願意教二姑娘功夫,他十分不願意教會她任何東西!他可不想當她的老師,他才不會教她呢!她怎麼能成為自己的學生,他們之間一定是要對等的!

待在東宮這裡,二姑娘和明輝三少最喜歡玩的遊戲有捉迷藏、爬山、奇屋尋寶、戰商超等等。

二姑娘好玩,跟誰也都能玩到一塊。但學習成績不行,尤其是字,寫完有時候她自己還要研究半天寫的到底是個什麼。她的成績也一直很穩定,無論什麼狀態,總能保持在年級倒數十名之內。

曾經有一次,老師要做家訪,不巧家訪那天盛媽媽生病住了院。二姑娘轉念一想,不跟任何人商量,就把老師帶到了東宮。

二姑娘在學校留的資料,填報的地址是王家大宅,老師自然也猜到了她的身份。隻是沒想到她這個學生身份竟然這麼特殊,能夠自由出入東宮。

國人隻知東宮有位身份特殊的二姑娘,卻不知這二姑娘到底是什麼來頭。

所以,當老師站在中正樓前頭,意外、震驚、惶恐,無不縈繞心頭。

她明明已經到了東宮,卻還是不敢相信她感受到的一切是真實的。

明輝三少親自接待了這位上了年紀但又可愛得很的老師,老師沒有見過如此鄭重嚴肅的場麵,不知如何打招呼是好。她怕鬨笑話,又怕失了老師的身份,一時既拘束又緊張。

明輝三少先是以晚輩的姿態恭敬拜見老師,而後再放低身份同老師並坐在一起,請老師隨意些,才讓老師漸漸放鬆下來。

對於二姑娘在學校的情況,老師直言不諱,二姑娘有好的地方,也有差的地方。有二姑娘在的地方,那是一片歡聲笑語,但她那個學習考試成績啊,真是一塌糊塗,不談她會不會做題,就是那寫出來的字真真是不能看。

二姑娘什麼德性,明輝三少心知肚明,老師顧及二姑娘的臉麵,說話還是有所保留。

二姑娘沒有學習的天賦,也不是不夠努力,她隻是學不好那些文字內容。

老師最後說,學習這事也不能全怪二姑娘一人,她這個老師也有責任,她不會教她。

但又何止是這位老師教不會二姑娘,就連老師的父親,大學島知名教授,還有老師的女兒,全國學習狀元,他們也教不了二姑娘。

明輝三少不庇護二姑娘,但也不認同老師的觀點。

一家三代,書香門第,傾儘所有,都教不好一位小學生,不是誰的錯,誰也不必承擔這個責任。

二姑娘長相普通,資質平庸,雖調皮,但從不搗亂,隻是性子較同齡人更活波些。她對數字文字的見解,猶如貧瘠之地,有待深刻挖掘;可她偏偏也是行動上的巨人,站得高,看得遠,隱藏龐大的力量,是他人堅強可靠的後盾。

明輝三少一番獨特的見解,讓老師心中為之一顫,一位剛成年的後輩,有如此獨到的眼光,實屬難得。

“這都是老師的父親和女兒教導有方,才讓我有今天的眼界和學識。”明輝三少很是謙虛,時時不忘老師們的教導之情。

二姑娘這回也是乖巧得很,坐在明輝三少的身旁,默默聽倆人交流,說得最多做得最多也不過是請老師多喝點茶水,多吃點水果。

臨了,明輝三少拜托老師不要將二姑娘的這個身份公開,她隻是東宮的二姑娘,不希望因為這個身份在外受困擾。

明輝三少如此考慮周到,老師自然也不會將這個所謂的秘密講出去。

這次家訪,隻三人在場,已經很顧及二姑娘的臉麵了。

盛媽媽聽說如此,便讓二姑娘多待在東宮陪陪明輝三少。

二姑娘為了多陪陪明輝三少,也是推了不少同學周末的邀約。

感念周家一門三傑對東宮學子的悉心栽培,明輝三少將教授,老師,學習狀元一家三口一並請到了東宮來聚餐。聚餐完後,大家再拍張合照,彼此留作紀念。

老教授本想拒絕這場邀約,但細想這種場麵屬實難得,在東宮也僅此一家受如此恩德,便欣然同意前往。

二姑娘曆來對各屆狀元崇拜有加,“狀元哥哥”,“狀元姐姐”,時常掛在嘴邊,有二姑娘在,狀元們也感到特彆自在,特彆輕鬆。

雖離開東宮後,狀元們不再有進出東宮的機會,但他們不會忘了明輝三少,更不會忘了二姑娘,逢年過節,他們還會往東宮給昔日的兩位學生寄祝福賀卡。

明輝三少和二姑娘坐在一起,互相拆寄給對方的賀卡,誦讀裡麵的祝福詞,也是一段幸福難忘,令人向往的時光。

二姑娘和明輝三少彼此坦誠相待,交流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他們之間一切都是對等的。而那次家訪,更令二姑娘在明輝三少的心中份量深重一層,她當他是自己的親人,他永遠都是她一個人的十五。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