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定定地看著兩步外的蕭無咎,能屈能伸地放低了姿態:“無咎,方才是哀家錯了,現在哀家可以擔保不奪鎮南王府的兵權。”
“隻要你與哀家聯手,何愁大事不成!”
“哀家可以答應將閩州、益州也劃入南疆的範疇。”
太後侃侃而談,竟然當眾招攬起蕭無咎,把皇帝氣得胸膛劇烈起伏,頭顱幾欲炸開。
“太後娘娘說的,我信。”蕭無咎淡淡道,“這世上哪裡有什麼巧合。”
他的娘親與顧策成婚十八年都沒有懷上孩子,偏就在顧灝被接回皇宮後,娘親就有孕了。
彼時,人人恭喜娘親苦儘甘來,覺得她是有後福之人,甚至覺得這是她養育未來天子得來的福報。
卻有誰知他的娘親早就成為皇權博弈之下的犧牲品!
蕭無咎笑如春風,偏偏眼裡的陰翳將他通身那種清冷不染塵埃的氣質摧毀得乾乾淨淨,整個人由內而外,充斥著一種濃烈的割裂感。
太後一時被他的這個眼神鎮住。
心中突然有了一種直覺:蕭無咎怕是早已知道先帝對尉遲錦下藥的事……可他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太後,你說的是真的?”禮親王濃眉倒豎,驚得下頷的山羊胡一陣亂顫,“先帝真的……”
這一刻,連禮親王都替顧策與尉遲錦覺得寒心。
顧策為先帝為大裕可說是儘心儘力,不僅立下無數軍功,更數次救先帝於危急之時,可先帝呢,竟如此對待肱骨忠臣,對待自己的親弟弟!
“哀家猜,這件事皇上應該也是知道的吧?”太後滿眼嘲弄地瞥向了與她隔著一道門檻的皇帝。
“……”皇帝麵色發青,呼吸窒悶,想說他不知道,想說太後在冤枉先帝,但他不知想到了什麼,雙唇震顫,再也說不出口了。
但太後知道皇帝在想什麼,冷冷道:“顧灝,你也彆怪顧晨弑兄,有其父必有其子。早在先帝將你過繼給顧策的時候,就將這個秘密告訴了你,你既當了先帝的幫凶,那你便是從犯。”
“尉遲錦也懷疑你,所以她這十幾年都不曾現身,因為先帝也好,你也好,顧策也罷,你們姓顧的,個個狼心狗肺,隻記仇不記恩。”
“你顧灝落得今天這個下場,也是報應!”
太後哈哈大笑,笑聲中透著一絲癲狂。
這時,楚明鳶悄然走到蕭無咎身邊,在眾人的目光下,大大方方地握住了他持劍的那隻手。
蕭無咎慢慢地轉頭看她,眼眸彎了一下,下頷剛硬的線條也柔和了些許。
“放心,我不會殺‘他’的。”他一臉認真地說。
楚明鳶哄他:“想殺,就殺吧。”
“太後意欲弑君,你殺她是清剿逆黨,皇上總不至於為了這個降罪於你。”
她說得太過坦蕩,以致有些刺耳。
即便楚明鳶把蕭無咎口中的那個“他”理解為了太後,皇帝卻如芒在背,總覺得小兩口這些話機帶雙敲,話裡有話——怕是指桑罵槐地意指自己呢!
蕭無咎似笑非笑地看了皇帝一眼,一本正經地附和:“皇上是不會降罪於我。”
“但我和太後娘娘的賬還沒算完呢,現在殺了‘他’,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殺人太簡單了,也就是一刀子的事。
他已經不是那個滿腔義憤,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十歲少年了……
往事曆曆在目,年少時,他曾經因為那無處發泄的業火,有過無數個不眠之夜,但現在那些傷痛早就被撫平。
他忽然有很多話想告訴她,告訴她,九年前他從南疆回來後,還帶著手信悄悄去定遠侯府找過她,卻看到了他的“外甥”謝雲展……
眼神一閃,蕭無咎用力地握住了楚明鳶的手,掌心貼著她溫暖細潤的掌心,冰冷的目光再次看向了太後。
他平靜地說道:“太後娘娘也不必再挑撥離間。”
“先帝是對不起我娘,但也不過是讓她生不出孩子,您與譽王卻是想要我娘的命!”
當蕭無咎吐出“譽王”這兩個字的時候,柳貴妃幾乎是像是一灘爛泥似的癱倒下去,珠釵亂顫,那張蒼白的麗容上寫滿了絕望。
聽到這裡,眾人哪裡還不明白,當今的太後竟然也參與了十九年前的譽王謀反案。
太後幽幽歎氣:“弑君謀逆終究不過一個‘死’字,多一樁罪名也無妨。”
皇帝一聽“譽王”,比蕭無咎還要激動,指著太後怒道:“賀氏,朕要將你滿門抄斬,株連九族……不,十族!!”
許是怒意太過,皇帝的呼吸粗重如打鼾,劇烈地咳嗽了兩聲,突然通身抽搐了起來,一絲白沫自他唇角溢出。
嚇得高公公驚呼起來:“皇上……皇上,您怎麼樣?”
“璿璣縣主,快來給皇上看看。”
楚明鳶試著抽手,可蕭無咎將她的手抓得死死,她無奈地用指腹在他掌心的薄繭上輕輕撓了一下。
他這才慢吞吞地鬆開了手。
楚明鳶走向了半昏不醒的皇帝,而蕭無咎忽然間就覺得意興闌珊,懶得再與太後廢話了。
抬眼瞟了眼京城的方向,他輕撣了下衣袖,冷然道:“太後不必想著拖延時間,也不必再看烽火了,宋景晨是不會來的。”
太後鳳軀劇烈一顫,雙眸瞠大,難掩失態地瞪著蕭無咎,隻見對方胸有成竹地笑著,慢條斯理地說:
“今日宋景晨與你兵分兩路,你在此挾持皇上,宋景晨帶譽王餘孽圍攻京城。”
“若是這邊有閃失,宋景晨就能挾持百官在京城的家眷,逼他們就範。”
眾人滿臉震駭,心又提了起來。
不少人比太後還著急,有人急急地追問蕭無咎:“蕭大人,你可知京城那邊怎麼樣了?”
“我們闔家老小都在京城呢!”
“……”
“回京!”順王世子催促著順王、禮親王等人,“父王,伯父,我們得趕緊回京馳援!”
眾臣以及內外命婦們全都騷動了起來,惶惶不安。
在場不乏經曆過十九年前譽王之亂的老臣,都記得那一年京城成了人間地獄,死傷無數。
一將功成萬骨枯,曆來弑君奪位都伴隨著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