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
站在庭院中央的顧湛又喚了一聲,朝著輪椅聲傳來的方向走去,將手裡的袖劍握得更緊。
屋門敞開。
屋內光線昏暗,可以看見陰影中有一架十分眼熟的輪椅,一道著玄色衣裳的人影背對著他坐在輪椅上。
著白色孝服的楚明鳶就站在一旁,正低頭與輪椅上的人說話。
隻這一眼,他已經確信屋內僅僅她們婆媳兩人而已
顧湛的心跳怦怦加快,留了兩個侍衛在院子口等著,隻帶著一個親衛繼續往前走。
前方,輪椅上的人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孤獨的背影隱約透著一絲深沉的悲愴。
自尉遲錦現身後,對於鎮南王的死一直表現的很冷靜,這還是顧湛第一次從她身上感受到悲傷。
原來王妃也沒她表現的那麼無所謂。
顧湛忽然覺得心中一陣莫名的快意,含笑道:“母妃,時辰差不多了……”
他一邊說,一邊邁進了房門,直至此刻,他才算徹底下定了決心。
右手的手指一動,將藏在袖中的那把短劍露了出來的,尺長的劍刃寒光閃閃。
為了師出有名,他也唯有這麼做了。
貼身親衛如影隨形地跟在他身邊。
另外兩個王府侍衛規規矩矩地守在院子口,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撞鐘聲,莊重而神聖。
忽然,後方屋內響起一道幾乎掀翻屋頂的男聲,夾著兩下刀劍撞擊聲:
“母妃,您……您竟然要殺我?!”
“我知道你想讓我為二弟讓位,但父王屍骨未寒,你這麼做,父王何以瞑目……”
兩個侍衛登時臉色大變,急急轉過身,往院內方向走。
迎麵就看到世子顧湛從屋內踉蹌地跑出。
他一手捂著右肩,五指間汩汩地流淌出鮮血,臉上、身上都沾染了點點血漬,狼狽不堪。
肩上的傷口湧出的鮮血在他身上的白麻衣急速蔓延……
“世子爺,您怎麼樣?”其中一名方臉侍衛連忙去扶顧湛,另一名黑膛臉的侍衛則拔出了佩刀,護在了顧湛身前。
“走!快走!”顧湛扶著侍衛的胳膊往外走,“王妃她收買了嚴治,要殺本世子。”
“我們快走,去找禮親王他們主持公道……”
還沒走出庭院,顧湛一眼就看到皇帝以及二皇子、禮親王等人正朝這邊走來,白側妃也在——但以她的身份,幾乎走在了這隊人的最後麵。
顧湛臉色微微一變,心想:來的怎麼是皇帝?跟他和母妃事先商量好的不一樣啊……
顧湛飛快地望了白側妃一眼,白側妃堅定地對著他微微頷首。
是啊。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皇上……皇上,您一定要給我做主!”顧湛掙開侍衛的手,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到了皇帝跟前,撲通一下跪在了皇帝跟前。
右手仍然緊緊地捂在左肩的傷口上。
“顧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皇帝眉頭緊鎖,沉聲問道。
“皇上,是尉遲王妃要殺我。”顧湛仰首看著皇帝,兩眼通紅,臉上寫滿了悲憤,“她收買了我的親衛嚴治,要殺我,幸好我及時躲開了,避開了要害。”
因為失血,他的臉色愈來愈蒼白,額角青筋暴起,滿麵痛苦又隱忍。
看著顧湛左肩的傷口,二皇子顧昀倒抽了一口氣,失聲道:“衝著心臟,這是要人命啊……”
“這是不是有什麼誤會?”禮親王等宗親也是一驚,“弟妹不是這樣的人。”
“也未必啊。”莊郡王卻是連連搖頭,對禮親王道,“皇伯,這人都是會變的。”
“十九年了,鎮南王妃也許變了呢。”
皇帝抿唇不語,深沉的目光順著顧湛帶出的一點點血跡往前望去,一直望向了院子中籠罩在陰雲下的那間屋子。
顧湛又道:“皇上,我剛剛才從王妃口中知道二弟他已經偷偷去了南疆,還挾持了我兒顧睿。”
此言一出,連禮親王都呆住了。
肅王輕嗤道:“皇上,之前王妃說蕭無咎下江南去了,原來是去了南疆!”
“蕭無咎這會兒到了南疆,豈不是鎮南王一死,他就從京城啟程了?”肅王世子道,露出不讚同的表情。
鎮南王身死,蕭無咎身為人子,卻沒有為生父摔盆哭喪,皇室與宗親中早有不滿之聲。
那些曾經同情蕭無咎有家不能回的人,如今都覺得他冷血不孝,半點不念骨肉親情,實在令人不齒。
顧湛繼續道:“王妃要挾我,讓我主動向皇上請辭世子位,我不肯答應……”
“王妃就說,就算我不答應,那也沒什麼,左右隻要我死了,也可以讓我兒顧睿上旨主動謙讓。”
“皇上,王妃為了爵位,已經瘋魔了,還請皇上為我主持公道。”
顧湛忍著傷口的劇痛,重重地對著皇帝磕頭。
這時,屋內傳來一道不卑不亢的女聲,聲線似珠玉般極具辨識度:
“世子爺,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勿聽。”
“而行告,告者罪。”
“這若是按照前朝的律法,世子爺,您罪當絞死。”
楚明鳶說的沒錯。
關於“子告父母罪”的這一條,相比前朝,本朝在懲處上已經有所減輕。
告者不必絞死,隻需徒兩年。
這條律法還加了一條先決條件,告發大逆謀反等大罪不在此列。
也就是說,除非尉遲王妃與蕭無咎母子有心謀反,否則,不管所告何罪,顧湛便先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