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蕭無咎的傲慢(1 / 1)

推荐阅读:

一個時辰後,皇帝帶著顧湛與謝雲展移駕乾清宮。

皇帝適才宣召的人聚集在了乾清宮的正殿中,也包括穿著一件月白常服的蕭無咎。

皇帝在最上方的龍椅上坐下,環視了眾人一圈,卻是蹙眉。

這裡少了兩個人。

鳳陽倒也罷了,最重要的是——

“蕭憲呢?”皇帝冷冷地問。

尤小公公誠惶誠恐地稟:“皇上,蕭尚書今日休沐,聽說一早就出城訪友,還未歸。”

“奴才已經命金吾衛出城去尋人了。”

皇帝的目光轉而落在了蕭無咎身上,那未及弱冠的青年在周遭一群年過半百的老者襯托下,宛如芝蘭玉樹,令人隻覺賞心悅目。

然而此時,皇帝卻笑不出來。

想起三年前的殿試,他第一次見到蕭無咎的一幕幕。

那一日,鳳陽大長公主與皇後一起在屏風後窺視。

他點了十六歲的蕭無咎為探花。

當時,鳳陽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與其鋒芒太露,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會兒,皇帝還覺得奇怪平日裡寡言的鳳陽會突然說出這麼一番話,仿佛是對著自家子侄般。

原來是這樣。

若是沒有景愈的事,皇帝會很高興尉遲王妃留下了一點血脈。

可偏偏這孩子目無王法,藐視皇權,犯下這等殺頭大罪。

皇帝的周身縈繞著難以消散的戾氣,麵黑如鍋底。

又道:“蕭無咎,你父親去哪兒訪友了?”

“臣不知。”蕭無咎抬頭迎視著皇帝難掩怒意的雙眸,從容自若地說,“家父出門時,並未向臣告知行蹤,臣亦不曾過問。”

言下之意似在說,哪有做父親的還跟兒子交代行蹤的道理。

皇帝一手緊緊地握著龍椅的扶手,眼神又陰鷙了三分。

這也未免太巧了。

他要找蕭憲問話,蕭憲這老東西就出京了?

皇帝意味深長地沉聲道:“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那是自然。”蕭無咎微微頷首,“家父也就是出門躲個清淨,終究要回家的。”

他過分平靜的態度令皇帝捉摸不透。

天邊的夕陽快要徹底落下,殿內的光線也隨之變得昏暗。

幾個小內侍手腳無聲地點起一盞盞宮燈以及連枝燈,數以百計的燭火將整座乾清宮正殿照得如白晝般通透明亮。

“不知皇上急召老夫有何要事?”禮親王忍著倦意問道。

他剛用了晚膳,本打算飯後散個步,就沐浴歇息的,不想,皇帝一道口諭十萬火急地把他和老妻給召進了宮,他甚至沒能換上親王蟒袍。

等進宮後,禮親王才發現被召來的宗室不止是自己,還有靖王府、肅王府、莊王府、順王府以及鎮南王府。

讓禮親王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宗室中有哪個不孝子弟犯了彌天大禍……

皇帝將扶手捏得更緊,又盯了蕭無咎半晌,目光這才轉向了禮親王夫婦,“皇伯,皇伯母,你們仔細想想,蕭無咎長得像誰?”

蕭無咎定是長得像皇室中的某人,所以鳳陽與鎮南王才會在第一眼就認出了他。

禮親王夫婦一頭霧水地彼此看了看。

禮親王妃道:“皇上,老身老眼昏花,得湊近點看。”

老夫婦倆便走到了蕭無咎跟前,盯著他,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他。

俄而,禮親王妃看著他漂亮的眉眼,戲謔地冒出一句話:

“反正不像蕭憲那肥頭大耳的老東西,也幸好不像。”

一句話讓旁邊的順王“噗嗤”笑了出來。

見皇帝不悅地朝自己看來,順王趕緊用折扇擋住了自己的半張臉。

旁邊的靖王等人也都打量著蕭無咎,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

隻從皇帝方才的隻言片語中猜出蕭憲與蕭無咎父子似乎犯了什麼事,惹怒了皇帝。

莫不是蕭無咎的生母身份有疑?

靖王心念一動,想起最近京城中連連有西勒奸細被景愈行刺,暗道:莫非蕭無咎的生母也是西勒人?

靖王也朝蕭無咎走近了兩步,眯眼審視著他,用試探的口吻說:“這男兒多肖母,蕭無咎許是肖似他的生母……”

然而,這並非皇帝所期待的答案。

皇帝乾脆轉頭問立於左下首的鎮南王顧策:“皇叔,蕭無咎像誰?”

短短一句話被皇帝問出了咬牙切齒的味道。

“……”鎮南王隻覺得腳底一股寒氣升起,疲憊地閉了閉眼。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蕭無咎這逆子就像年輕時的自己,傲氣恣意,行事實在太過張揚,卻不曾考慮過最壞的後果。

“父王!”看著鎮南王那痛惜的樣子,顧湛忍無可忍,心中妒恨交加,厲聲大喊,“皇上跟前,您難道還要替蕭無咎隱瞞嗎?!”

“他犯下了殺頭大罪,父王就不怕連累了鎮南王府嗎?!”

顧湛心裡憤憤不平,麵色狂亂。

他為了鎮南王府,殫精竭慮;他在父王跟前儘孝三十載,難道還不如一個甚至沒叫過一聲“父王”的弟弟嗎?!

鎮南王開始呼吸不穩,鼻翼翕動。

表情之間的掙紮顯而易見。

話說到了這份上,旁邊的幾位宗親也品出了不對味。

順王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放下了折扇,驚呼道:“難道蕭無咎是仙逝的鎮南王妃誕下的哀子?”

“可他長得一點不像尉遲錦啊。”

說話間,順王三步並作兩步地湊到了禮親王身邊。

“顧策。”順王隻比鎮南王小一歲,隨意地對著他直呼其名,“你彆看人家蕭憲兒子養的好,就想搶彆人的兒子。”

“不地道。”

“皇上,這宗室血脈不容玷汙啊。”

順王一會兒看皇帝,一會兒又去看禮親王,“大堂兄,您說是不是?”

他一派義正言辭的樣子,聒噪的樣子令皇帝蹙了蹙眉。

皇帝揉了揉眉心,突然對高公公說:“宣定遠侯府的大小姐覲見。”

“是。”高公公立即應命,“奴才這就去偏殿請楚大小姐過來。”

最後一句話他幾乎是有意說給蕭無咎聽的,讓他知道皇帝的決心。

高公公甩著銀白色的拂塵自蕭無咎身邊走過。

沒一會兒,就把一個著紫色繡蜻蜓戲蓮杭綢褙子的少女領到了乾清宮的正殿外。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