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燙的茶水與茶葉全都淋在了靛衣公子的身上,連他對麵的藍衣公子的衣袍上都被沾到了幾滴飛濺的茶湯。
茶杯摔在了地上,四分五裂。
“燙燙燙……”靛衣公子驚聲大喊,一側臉頰被燙紅了一片,左肩也被茶湯浸濕。
“黃兄,你怎麼樣?”藍衣公子急急問。
旁邊有人提議道:“快,快去讓小二弄一盆涼水來。”
“小心燙傷了。”
“是啊是啊。”
“讓讓,讓讓,大夥兒讓讓。”小二來得很快,心急慌忙地將一盆涼水往那位黃公子的頭上潑了過去。
“嘩啦……”
這下,黃公子全身從頭到腳,都濕透了,水珠子順著發梢不斷滴落,宛如落湯雞。
藍衣公子臉色大變,指著小二質問:“你在乾什麼?!”
“燙傷,就該用涼水啊。”小二端著空盆,無辜地答,心道:這人連東家都敢欺負,自己當然得落井下石。
楚明鳶對這機靈的小二很滿意,掏出了一枚銀錁子丟給對方:“賞你的。”
黃公子氣得渾身直發抖。
“你們……這是怎麼了?”一道儒雅的男音突然傳來。
楚翊循聲去看,一個有些眼熟的中年男子自臨街的某間雅座中走出,眉頭微擰。
這人似在哪裡見過。
是在國子監嗎?
他正苦苦思索著,黃公子激動地喊了出來:“徐司業!”
他猙獰的表情瞬間變了,翻臉像翻書似的換上了一副委屈義憤的樣子,“楚翊方才把滾燙的茶水潑在我身上了……”
楚翊終於遲鈍地想了起來,這一位是國子監的兩位司業之一,徐司業。
徐司業朝他們走了過來,眉頭擰得更緊了,對著楚翊斥道:“楚翊,你竟然把滾燙的茶湯往同窗的臉上潑,心腸實在歹毒!”
“我今天記你一個大過,等明日回國子監,再來罰你。”
黃公子有了靠山,脊背都挺直了,“楚翊,我定要讓祭酒將你開除!”
“若是要開除,那也該先開除你才是。”楚明鳶溫溫柔柔地說道,瞳孔裡卻是冰冷一片。
她今日方知,楚翊在國子監過得並不開心。
“楚大小姐,你怎能這般偏袒令弟?”徐司業是認識楚明鳶的,肅然道。
黃公子與友人的臉色皆是一變。
這位楚家小姐不是侯府庶女,而是那才名遠播的楚大小姐?
據說,何祭酒與幾位博士對楚大小姐十分賞識,何祭酒更曾斷言,在棋力上,能與她一較的,天下間最多不超三人。
楚明鳶指著黃公子腳邊的碎瓷片說:“那杯茶明明是這位黃公子的,我們姐弟就站在這裡,又沒有三頭六臂,如何用黃公子的茶潑了黃公子?”
徐司業一愣,問:“黃儉德,這茶是你的?”
不等黃儉德答,周圍已經有其他目睹了全程的茶客喊道:“就是他的!”
“他自己想用茶水潑這位楚公子,沒潑到,反而失手潑了自己一身!”
“胡說!”黃儉德厲聲反駁,“我哪有失手,明明是他故意回潑我……"
話說了一半,戛然而止。
他知道自己失言了。
徐司業的臉色不太好看,大概猜到了怎麼回事,斥道:“黃儉德,你不僅意圖傷人,還誣告同窗,我今日記你兩個大過。”
說罷,徐司業重重地拂袖而去。
留下黃儉德臉色發白,腿軟地坐在了椅子上。
在國子監,一旦被記上三個大過,就會被開除。
“阿翊,我們走。”楚明鳶與楚翊不再理會那黃儉德,徑自下了樓梯。
邁出茶樓一樓的大堂後,楚明鳶驀地駐足,輕聲問:“阿翊,你在國子監常遇上這種人,這種事嗎?”
她有些心疼地看著楚翊。
“噗嗤!”楚翊莞爾地笑了出來,終於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姐姐的額發。
“你覺得我會傻乎乎地等著被欺負嗎?”
他的姐姐啊,明明與他一般大小,卻總把他當小孩兒看待,覺得他是個柔弱的小白兔。
讓他都不好意思說,他一向都是有仇報仇的孤狼來著。
即便楚翊半點不在意,但楚明鳶心裡還是覺得不舒服。
她抬眼望向了京兆府的方向,眸色深深。
等過了今日,她要讓這整個京城的人知道——
阿翊才是她的弟弟!
短短半盞茶的功夫,京兆府大門口圍觀的百姓更多了,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
讓楚明鳶一時都找不到楚明嬌、楚翦三人。
“讓讓,請讓讓。”
楚明嬌與楚翦、楚明苒姐弟三人已經擠進了人群,還在艱難地往前方擠著。
這裡的人太多了,短短兩丈的距離,就像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啪!”
公堂的方向,一聲穿透力十足的驚堂木聲響起。
接著,是京兆尹杜大人威儀剛正的聲音:“賴錢氏,你要狀告之人可是此刻跪在你身邊的薑氏?”
“你可要仔細看清楚了?如果沒有證據便誣告他人,按律,可是要被杖責的!”
杜大人最後這一句是警告,也是威嚇。
這條律法也是為了防止有刁民來京兆府鬨事、誣告。
這時,楚明嬌終於擠到了人群的最前方,一眼看到公堂中央,薑姨娘正跪在一個頭發花白、背影傴僂的青衣老婦身邊。
“是她!就是她,定遠侯的妾室薑姨娘!”老婦抬手指著薑姨娘,激動地說道,“就算過了十幾年,老婦人也認得她這張臉!”
杜大人又道:“薑氏,賴錢氏狀告你,謀殺她的丈夫賴三更,你可有話說?”
“杜大人,民婦冤枉!”薑姨娘搖了搖頭,吐字清晰地說道,“民婦根本就不認得這賴錢氏,與她的丈夫更是素不相識!”
“沒錯!”楚明苒走到了楚明嬌身邊,憤憤地對著公堂高喊道,“我姨娘素來信佛,連隻螞蟻也不忍心踩死,又怎麼會無端傷人性命呢!”
“賴錢氏,你為何要冤枉我姨娘?!”楚翦厲聲質問。
坐在公案後的杜大人提起驚堂木,“啪”的一聲敲在了案桌上,道:“肅靜!”
“公堂之外,不得喧嘩。”
“若是與案件無關者擾了本官審案,小心本官治爾等一個喧嘩公堂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