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滕德懋不喝,他小腹已經漲的麻木了。
硬著頭皮又喝下半壺茶,滕德懋感覺自己快控製不住鬆緊,隨時有可能尿出來。
他是朱元璋的老班底了,知道這位大爺的脾氣,怕是他最近做了什麼事,引起了朱元璋的厭煩。
滕德懋趕緊跪在地上,拜了又拜,在朱元璋麵前懇求道:
“主公,臣實在喝不下了,憋著難受,請您責罰我吧。”
朱元璋這才不緊不慢的抬起頭來,撚了撚朱筆上的碎毛屑,瞥著下方看了一眼,問道:
“你有何罪嗎?咱為啥要責罰你?”
滕德懋被問的無言以對,隻得沉默著。
朱元璋又繼續低下頭批奏折,時不時打量滕德懋一眼,見滕德懋跪在地上緊捂著小腹,不多時已然瑟瑟發抖,滿頭都是汗珠。
他知道時候差不多了,再玩下去,滕德懋給他尿在華蓋殿上可就不好玩了。
朱元璋終於放下手裡的狼豪,打量著眼前跪著的人,沉聲威嚴的道:
“咱一直認為,你是個忠厚老實的人,才將浙江一省的錢糧交到你手上。”
滕德懋趕緊說道:
“主公信任微臣,臣誠惶誠恐,隻願能為您分憂,辦好份內的差使。”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淡淡點頭道:
“那你就該繼續忠厚老實的做事,對了,咱聽說你在給女兒尋婆家,尋的是忠厚老實的女婿嗎?”
聽到這樣的問話,滕德懋不敢回答是或者不是,隻得給了個模棱兩可的評價:
“臣相上了胡惟庸長兄的庶子,隻見過一麵,覺得聰明伶俐。”
朱元璋點頭說道:
“這小子剛給李將軍家裡診過病,咱見過,他可算不得忠厚老實。”
朱元璋這一句話,滕德懋立即便懂了,連忙低聲說道:
“主公慧眼如炬,為臣一家人著想,臣回去便給小女找個忠厚老實的女婿,自己也做一個忠厚老實之人。”
朱元璋對於這個回答挺滿意,臉上終於露出個笑模樣,而後說道:
“咱聽說你最近有眼疾,賞你一副眼藥,回去了多喝幾次,明明目。”
滕德懋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有眼疾?
但是主公說他有,他就必須得有。
“臣謝過主公賞賜,主公知臣有眼疾,如此體諒下屬,臣感激涕零,必當鞠躬儘瘁。”
“行了,你退下吧。”
敲打完滕德懋,朱元璋又擬了兩份旨。
胡惟庸暫不調入中書省,從正四品太常寺少卿升任正三品太常寺卿。
吏部泄露開國封賞官職的官員,命他回家種地,連夜更換。
大明還未開國,就出現這種風氣,朱元璋可不慣著。
接下來的幾日,胡翊在宮裡無所事事。
朱靜端很有毅力,穿著木鞋走路,把腳掌走出泡來,依舊不放棄治療。
胡翊每天早、中、晚,各去詢問一遍情況,如此一來也就沒他什麼事了。
胡翊有點強迫症,看到李貞開辟出的麥田,東南角上缺了一塊,看著難受。
在經過李貞同意後,自己將那個角落開辟出來,大概有二分地。
這樣一來,整塊田地連成了一個規整的長方形,看著也舒服多了。
李貞坐在田間地頭,望著眼前綠油油的麥田,心中滿是歡喜,指著胡翊開辟出來的田說道:
“你還要在宮裡待幾個月,那塊地就留給你,種點東西解解悶。”
胡翊一想,有塊地種著也挺好,他想起東牆角下,馬秀英和朱元璋在那裡種了一片蠶豆,看上去弱不禁風的樣子。
如果自己在這裡種二分地的蠶豆,會怎麼樣?
胡翊向李貞求了些蠶豆種子。
看著眼前的田畝,胡翊不禁在想,無論是蠶豆還是小麥,在這個年代的產量都太低了。
明初的時代,流民眾多,物資極其匱乏,生活艱難。
隻是西方的大航海時代還未開啟,需要兩百年後,才能把土豆、紅薯、玉米種子帶到中國。
這些幾百年後才傳到中國的物品,現在不能為之所用,胡翊覺得有些可惜。
同時腦海裡忽然在想,鄭和現在快出生了吧?
李貞隨後給胡翊捏了幾把蠶豆種。
胡翊看著這些蠶豆種,從李貞的口中,胡翊得知,這些蠶豆種已經算是上好的籽種。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籽粒不夠飽滿。
胡翊穿越前,老家在貧困山區,寒暑假跟隨爺爺種地長大,明顯能夠看出來古代的種子和現代的區彆。
種子算是有了,不過得拿鹽水先泡著。
既然要種地,高低得搞一些肥料才是,胡翊開始想主意。
不久後,胡翊接到了大哥的書信。
胡令儀拿了一錠銀子去買糖葫蘆,挨了繼母一頓暴揍,然後最近變得乖巧可愛了許多。
不過,胡翊的婚事出現了變化。
滕德懋前兩天突然抽了風,過府來把之前的約定推翻了,也沒有說任何原因,正在商討的親事被迫叫停。
對於胡顯來說,這是個壞消息,胡翊娶媳婦受到了阻礙,他很擔心。
但這對於胡翊來說,卻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胡顯信裡提到,胡惟庸對於滕家的做法極為不忿,現在有不少媒婆來踏胡家的門檻,有的是達官顯貴家裡知書達禮的閨女,等待著給胡翊說合。
看到信的末尾,胡翊頭都大了。
不過,滕家為何突然放著自己一個香餑餑不要,反而把之前說好的事反悔了呢?
胡翊想不明白,乾脆也就不想了。
反正隻是通了個氣,又沒有正式下聘,這也沒有什麼。
倒是朱元璋得知這個消息後,當著馬秀英的麵,罵了胡惟庸幾句。
“這個胡惟庸,升他做了太常寺卿,開國大典的差事辦的倒還不錯,就是這人有些愚得慌。”
馬秀英倒了杯茶水給朱元璋,往裡麵加了點藥沫,推到朱元璋麵前道:
“敗火的,喝吧。”
朱元璋端起茶杯一飲而儘,叫道:
“妹子,再給咱倒兩杯。”
馬秀英目光掃過朱元璋那張黑沉著的臉,倒著茶水,一邊打趣道:
“近幾年來,你的火氣可是越來越大了,人家胡惟庸差事不是辦的不錯嘛,怎麼你又說人家愚了?”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
“咱剛給滕德懋上了眼藥,這老小子回去就主動把婚事給撤了,結果胡惟庸又要給他侄子說親,這個混賬玩意!”
馬秀英想了想,說道,“要是為了靜端,就該下個旨意,直接挑明婚事。”
朱元璋卻不以為然道,“這小子雖然有些醫名,對朝廷終究沒有大的功績,咱們皇室的公主巴結著他下嫁,你就不顧及顧及靜端的顏麵?”
馬秀英覺得有理,這下可就犯了難:
“哎呀,胡惟庸給侄子說親這事,是有些煩,咱家的女兒總要先讓胡翊給治好了腳,胡翊現在又沒啥功名,治病救人這種功勞,終究也給不了什麼正經官職,他現在就是個虛銜。”
朱元璋點頭說道,“堂哥家的靜敏,咱都給物色好了駙馬人選,明州衛指揮使黃琛就不錯,跟著咱南征北戰,現在又率部北伐,靜敏的駙馬都是這樣的才能,靜端家的能比她差嗎?”
朱靜敏是朱元璋堂兄的女兒,朱靜端則是朱元璋親大哥的女兒,他的養女。
便在夫妻二人商討這件事時,朱標從門外進來,笑著說道:
“爹,娘,先彆發愁啊,胡惟庸那頭兒的事交給孩兒我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