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 第118章 不死心的李世民

第118章 不死心的李世民(1 / 1)

推荐阅读:

李承乾見二人神色變化,知道逼的是時候了。

當即從懷中掏出一張紙,交給二人。

"衛國公,皇叔,隻要在這張紙上畫押,無論以後如何,朕絕不為難你們。"

二人接過紙後,看了起來,不由神色驟變。如果在這東西上簽了字,那以後可就任憑李承乾拿捏了。

李承乾直接伸出三根手指:"皇天後土在上,隻要二位不與朕為敵,這封信絕不會被第四人知曉。"

這倆人從戰場到朝堂浮沉數十年,怎會不明白帝王不可信的道理。

互相對視一眼。

李孝恭搖了搖頭,滿臉決絕。

"這信,我們倆說什麼都不會簽字,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吧。"

李承乾料到他會說這話,輕笑一聲。

"朕已經派人將衛國公府圍得水泄不通,皇叔你這郡王府也是如此。"

"不急!你們有一天時間考慮!"

說完直接轉身離開。

二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後,分彆歎了口氣。

出來後,薛仁貴當即上前,一臉冷冽殺意。

"陛下,怎麼樣?"

李承乾搖了搖頭。

"沒有說服二人,不過這也在朕意料之中。"

"那陛下咱們接下來怎麼辦?"

"留下兵勇嚴密監視吧,一天後如果他們還不答應。"說著眼中殺意暴漲。

薛仁貴點了點頭:"那是秘密的還是公開?"

李承乾無奈的瞥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這檔子事,哪能公開,當然是秘密了。"

"記住,神仙也怕火。"

"末將明白!"

這時一士兵飛奔過來:"報!城頭射來一封信。"

李承乾伸手接過,扶了扶下巴,笑了笑。

"李世民這是答應了!"

打開信後,發現果然如此。

而且沒有任何要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辦的。

河間郡王府中,李孝恭和李靖在後院相對而坐。

"藥師,你說吧,咱們該怎麼辦?"

李靖並未立刻說話,而是微微蹙眉,明顯有點糾結。

良久後,才緩緩開口:"孝恭,我看,咱們還是簽吧。"

李孝恭臉色一變,指著桌上紙。

"你可想好了,簽了這東西可就沒有退路了。"

"無妨,咱們可以將這信再抄寫一份,等陛下回城,交給他,如此他應該不會為難我們。"

李孝恭歎了口氣,這倒確實是個辦法,但以他對李世民的了解,就算主動上交,表現出被迫之態,也必然會被猜忌。

以後的日子難過了。

時間飛快到了第三日。

李承乾按照長孫無忌的計謀,將要帶走的東西分批次運送出城,同時每個隊伍中都帶著四名頭戴麵罩之人,以冒充魏、晉二王。

春明門外,暮色如血。

隨著數十名身強力壯的士兵將吊橋落下。

數千假馬車魚貫出城,長孫無忌等外戚重臣和家眷也都隱藏在其中。

李承乾則站在城頭,神色晦暗不明。這次玄武門爭霸賽算是結束了,但相信很快就會有第二次。

李世民詐死,自己登基,這都對他的威望造成很大影響。

長安城國庫也幾乎被自己搬空了,重臣帶走一半。

同時跑出去那幾位,估計很快就會率軍攻打關中各處要地。

想到此處,嘴角彎起一抹弧度。

"嗬嗬,也不知道這局勢,老李能不能頂住。"

說著好似自言自語一般繼續道:"應該沒問題吧?反正老李這次的表現可是挺猛。"

隨著長孫無忌等人出城走了一裡多地,遠處突然傳出漫天煙塵,明顯是有大隊騎兵衝殺而來。

李承乾見狀笑了笑,老李果然還是不死心啊。

但已做足了準備,看向身旁整裝待發的薛仁貴和傷勢好了不少的北向輝。

"去吧,記住!儘量不要交戰!"

"陛下放心,我們明白!"二人齊聲回道。

說完直接下城帶領兵馬出城,兵馬之中有被捆得跟粽子一樣的李泰、李治、李恪三人,而且這三人並沒有帶頭套。

現在李承乾已經決定離開長安,也沒必要再隱藏這三人了。

不到一炷香時間,薛仁貴二人便和秦瓊率領的人馬碰在一起。

北向輝這種渾人,威脅起人來可比薛仁貴厲害多了。

一馬當先,衝到前麵,大喝一聲。

"誰敢動手!"說著手中鐵槍直指後麵三人:"人前一步三人必死!"

同時長孫無忌等人也將蒙著頭的四人趕到軍前。

而後薛仁貴立刻上前將三人蒙上頭套,而後七個人全部被拉回軍陣之中。

秦瓊循著看去,掃了一圈,不由心中一苦。

三真四假混在一起,這怎麼救。

這時他身後戰鼓雷動,地麵都隱隱有些顫抖。

回頭一看遠處灞橋大營,大軍如山呼海嘯一般殺向長安城。

秦瓊見狀不由一驚,因為李世民根本沒跟他說過要趁機攻城。

這情況,如果眼前薛仁貴等人直接殺了幾個皇子

想到此處,不由心中叫苦,同時有些失望,這是要將害死皇子的罪名扣在他頭上啊。

自己和李世民君臣多年,沒想到他竟如此算計自己。

薛仁貴等人包括城頭的李承乾見狀都沒有絲毫驚慌之色。

因為如今李承乾團隊可不是以前了,有堪稱李世民肚子裡蛔蟲的長孫無忌幫忙出謀劃策。

李世民立於軍陣之中,目光如冰。

他這般布置並非不顧李泰、李治性命,更非有意讓秦瓊背負罪責。

而是隻要確認魏王、晉王已出城,再大舉攻城,城外那些看押二王之人,會擔心長安城破李承乾身死,便不敢貿然對二王下殺手。

李承乾站在城頭之上,心中樂得不行。彆說,他這舅舅真了解李世民啊。

猜的基本上全中。

舉起手中長劍,大喝一聲:"打開城門,放敵入城!"

說完直接下城,隨後城門吊橋緩緩升起。

李承乾則帶著城中全部兵馬,退到後麵城頭,留下甕城。

這幾日製作的所有炸藥,已經全做成炸藥包,

精心隱藏在三處城門的甕城城牆夾層、地磚之下,由死士暗中操控。更陰毒的是,每個炸藥包旁都堆放著浸透火油的稻草,一旦引爆必將引發滔天火海。

同時薛仁貴北向輝二人會攜帶三位皇子,直接殺向灞橋大營。

首尾不能相顧的情況下,李世民必然退軍。

李世民率軍到達城外不遠,就見城門緩緩打開。

他何其聰明,轉瞬之間就明白李承乾意圖,不由咬了咬牙,臉上全是怒色。

這逆子明顯提前猜到自己會這麼做!

想自己戎馬半生,勝多敗少,但如今怎麼處處受製!一身力氣沒處使。

現在他真是氣得要爆炸,這逆子為何就不能跟他正麵真刀真槍打一場,總用這種卑劣手段。

而且李承乾,不光做了軍事上的準備,他還安排了史官敢死隊,在城頭,而且這些人可都是自願的。

李承乾站在甕城之上,拿出個大喇叭喊道。

“太上皇,史官已經全部就位!來吧,讓天下人看看咱大唐皇室的玄武門繼承製。”

李世民聽到這話,整個人都要狂暴了,他是已經決定大開殺戒以修改史書。

但他也不可能給天下人都殺光了,還是要將事情全部栽贓到李承乾這些逆子身上。

如此光天化日之下,加上李承乾那詭異的傳播消息能力,根本沒法嫁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