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回饋聖教的百姓,整個南陽府的百姓都豎起了耳朵,那副模樣比任何時候都要認真。
楊奇偉坐在辦公桌後,雖看不到各地百姓的模樣,卻也能想象得到各地的情況。
他堅定道:“我曾經許諾過,聖教要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可能至今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想不明白,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
“但,沒關係。”
“以後,你們將看到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全天下的百姓也將看到什麼是真正屬於人民的國家。”
“現在,我宣布聖教的以下新政。”
“廢除徭役。”
“自此以後,凡聖教控製疆域,朝廷不可無償征調民力,使百姓為朝廷修建宮殿,挖掘河道,修整官道~~~”
楊奇偉的聲音堅定且誠懇,每一個都仿佛一把鑰匙,打開了一道束縛百姓的枷鎖。
隨著楊奇偉的話,整個南陽府,以及山西,陝西各地的義軍,百姓,瞬間沸騰起來。
“天啊,我這是做夢了嗎?”
“這,應該不是做夢吧。”
“觀音菩薩在上,廢除徭役,這,這,這是活菩薩下凡啊。”
“嗚嗚,教主真是活神仙,真是活神仙啊,自古以來,哪裡有廢除徭役的君王,便是傳說中的聖王也做不到啊。”
“可不是嗎,徭役猛如虎,不僅要倒貼錢給朝廷乾活,還可能要命。從古至今,哪裡有免除百姓徭役的君王,教主此舉真是功德無量。”
“哎,教主的想法雖好,可若是不讓百姓服徭役,將來修理官道,河道的事情,誰來做?”
“你個笨蛋,教主隻是說不能無償,沒說不做這些事啊。”
“就是,聖教現在不也是四處招工,修建學校什麼的。”
“這倒也是,不過這需要多少錢糧啊。”
“你個蠢貨,聖教都不急,你著什麼急啊。”
天下百姓或歡呼,或激動,或議論。
楊奇偉講完了廢除的徭役,頓了頓,右手拿起放在一旁的茶杯,喝了口水。
他的食指輕輕磨蹭著茶杯的杯壁,繼續道:“自上古至今,天下君王總喜歡提禮儀,君臣之禮,君民之禮。”
“什麼是皇帝能享受的東西,什麼是官員能享受的東西,什麼是他們能享受,百姓不能享受的東西。”
“更是因此劃分了士農工商等等戶籍。”
“就說這大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曾在洪武二十五年下令,庶民、商賈、技藝人員、步軍以及軍下餘丁、管步軍總小旗、官下家人、火者、皂隸、伴當、在外行醫、占卜、陰陽之人等,皆不被許可穿靴,隻能穿皮紮,違者處以極刑。”
“唯有文武百官以及同籍的父兄、伯叔、弟侄、子婿,還有儒士、生員、吏典、知印、承差、欽天監文生、太醫院醫生、瑜伽僧人、正一教道士、將軍、散騎舍人、帶刀之人、正伍馬軍以及馬軍總小旗、教讀《大誥》的師生等,允許穿靴。”
“這些狗娘養的東西,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連百姓穿什麼靴子都要管一管,否則就要砍頭。”
“至於其他方麵的束縛,衣食住行,就更多了。”
楊奇偉的聲音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以及蔑視。
各地百姓同樣連連點頭。
他們對大明朝的種種等級製度,更是深惡痛絕。
楊奇偉繼續道:“自此以後,廢除士農工商賤籍等戶籍製度。”
“凡我聖教治下的百姓皆為國家公民,享有同等的權利與責任。”
“以前,他們為了束縛農民,要求農民安於農業生產,不得隨意離開家鄉,還要承擔極為繁重的徭役。”
“他們為了打壓商人,不允許商人穿絲綢羅緞等高檔麵料的衣服等等。”
“他們為了限製匠戶,更是讓匠戶世世代代隻能按照明朝官府的旨意進行工作,不得脫離匠戶行業。”
“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高貴,還特彆設立了賤籍。”
“賤籍百姓不得從商,不得科舉,不得種田,不得從事一般的手工業,隻能從事固定的賤業。”
“自此以後,這些限製全部取消。”
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歡呼。
尤其是各地的商人,匠戶,賤籍,更是激動。
他們或是淚流滿麵,或是痛哭流涕。
“教主天恩,天恩啊。”
“娘,娘,咱們以後不是賤籍了,不是賤籍了。”
“嗚嗚,教主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前來救苦救難了啊。”
楊奇偉稍作停頓,翻了翻麵前的文檔,繼續道:“古人言,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可是,為什麼好男不當兵?”
“原因很簡單。”
“當戰爭結束,皇帝收獲財富與榮耀,將軍收獲威名與爵位,那麼普通百姓得到了什麼?”
“得到的是傷殘,是孩子的墳墓,甚至屍骨無存。”
“他們總喜歡歌頌帝王將相,並將帝王將相搶了多少地盤,搶了多少財富,搶了多少奴隸,視之為榮耀,將之供奉在太廟,祠堂,告訴祖先,美曰其名功績,正義。”
“是啊,他們的正義,他們的榮耀,便是從彆人家裡搶了多少東西,殺了多少人,至於死了多少百姓,多少士兵,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便說如今大明的士兵,有多少餉銀,能到手的又有多少?”
“他們總是如此,輕視百姓,輕視士兵。”
“甚至不將士兵當做一個人。”
“這一切,應該改變了。”
“被歌頌的人,不該是那些自私自利的帝王將相,而是每個英勇的士兵,每個無畏的勇士。”
“聖教將在南陽城修建第一座英雄紀念碑,以紀念聖教攻略南陽戰役中犧牲的每一位士兵。”
“他們的名字將被永遠銘刻在英雄紀念碑上,供後世瞻仰。”
“同時,他們的遺體將在取得其家屬同意後,安葬在南陽城外的英雄陵園。”
“自此以後,享受香火供奉,國家不滅,香火不絕。”
“他們的親屬,父母妻兒,將得到其三年薪酬的撫恤金,以及持續三十年的英雄津貼。英雄津貼不得低於當地官員的平均薪資,以保障其親屬的生活。”
“並且~~~”
楊奇偉的聲音沉穩有力,每個字都像是一把重錘,狠狠地擊打在所有將士的心頭。
尤其是那些曾經為大明效力的士兵。
他們仰望著喇叭的方向,眼中飽含淚水。
從古至今,隻聽說歌頌帝王將相的皇朝,隻聽說祭祀帝王將相的宗祠寺廟,何等聽說過要歌頌紀念普通士兵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