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的軍營並未集中於一處,而是一分為三,分布在南陽城的三個方向,仿若一個巨大三角,隱隱將南陽城圍困其中 。
張大山是最早率軍抵達南陽城城下的聖教將領,麾下統領著一萬兵馬。
天色漸暗,暮靄如同輕紗,緩緩籠罩大地。
張大山身著厚重的鎧甲,獨自佇立在營帳前,目光緊鎖著南陽城。
寒風如刀,呼嘯而過,吹得軍旗獵獵作響。
在這肅殺的寒風下,南陽城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靜靜俯臥在廣袤的大地上。
“哎。”
許久之後,張大山重重地歎了口氣,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就在這時,一道溫和的聲音從他身側傳來:“將軍何故歎氣?”
伴隨著話音,一位中年男子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來。
他身著一襲青色長衫,頭戴純陽巾,身姿挺拔,舉手投足間散發著儒雅不凡的氣質。
張大山聽到聲音,立刻知曉來人是誰。
他迅速轉過身,雙腳並攏,雙手抱拳,恭敬地拜道:“宋先生。”
宋先生,全名宋慈,南陽茲鎮人。
雖一生未能考取功名,但腹中頗具學問。
在聖教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張大山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能力漸漸跟不上聖教的發展節奏。
他既不通文墨,又缺乏係統的行軍之法,全靠著教主的青睞,才在聖教中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隨著聖教規模愈發龐大,教眾數量與日俱增,張大山深知,若自身毫無進步,這份青睞恐怕難以長久。
為此,他找到肖青,誠懇地請教應對之策。
肖青正是在張大山的引薦下,才加入聖教,二人交情深厚。
聽完張大山的苦惱,肖青爽朗地大笑起來,隨即為他指明方向——幕僚!
這天下的官員,哪個沒有自己的幕僚與師爺?
你不懂沒關係,關鍵是要找到懂行的人,跟他們學,聽他們講,照著做。
隻要能辦好教主交代的事情,聖眷自然不會衰減。
張大山對肖青的建議深以為然。
於是,肖青便將宋慈推薦給了他。
宋慈雖無功名在身,卻極富才學,肖青早聞其大名。
聖教拿下茲鎮後,張大山依照肖青的建議,派人將宋慈“請”到了軍營。
說是請,實則是直接帶人將宋慈綁了過來。
這般做派,宋慈自然是極為憤怒。
我堂堂讀書人,頗有才學,你們怎麼敢如此無禮。
對此,張大山很有誠意,當即拜宋慈為師,並且負荊請罪。
又言,自己這般做,都是為了宋慈的安全著想。
將來即便自己敗了,宋慈也可推脫是賊人綁了自己,自己絕對沒有從賊。
這番話聽得宋慈哭笑不得,但心中的怒火倒是消退了一些。
在之後~~~~
隨著兩人的相處,宋慈就屈服了。
屈服的原因有三。
一:張大山對他極為恭敬,且對他的建議非常有看重。
二:聖教各種奇奇怪怪的科技產品,讓宋慈意識到一個問題。
大明朝這次麵對的敵人,非同一般!
三:他誦讀了楊奇偉的作品。
初次觀看楊奇偉的作品,宋慈便驚為天人,而後更是引為知己,向往已久。
在多重因素下,宋慈對於跟著聖教倒也不怎麼排斥。
張大山先是恭敬地向宋慈問安,隨後再次將目光投向南陽城,歎道:“後日便是十二月一日,我們要在教主公開講話前拿下南陽城。如今萬事俱備,可我心裡卻總覺得煩悶。'
“城中雖有三萬多兵馬,但內部矛盾重重,若不是教主讓我在此等候,我早就拿下南陽城了。”
說到這裡,張大山眉頭緊皺,欲言又止。
宋慈自然明白他的心思。
若是張大山此前拿下南陽城,聖教平定南陽府的首功非他莫屬。
可如今聖教各部齊聚南陽城下,即便成功拿下南陽城,他的功勞也會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其他各部先是拿下南陽府的州縣,而後又率軍趕來支援。
到那時,張大山的軍功在眾多將領中,恐怕隻能排在末位。
這怎能不讓一心緊跟聖教步伐的張大山感到煩惱呢?
宋慈微微仰頭,凝視著蒼穹中閃爍的星辰,雙手背在身後,微笑著問道:“將軍可曾想過,教主為何遲遲不讓聖教攻城?”
張大山思索片刻,認真說道:“南陽城城牆高聳,護城河寬闊深邃,且城內兵多將廣,我聖教在兵力上並不占優勢。"
“雖說聖教有得到教主賜福的聖戰士,但若是強行攻城,即便能成功,也難免會遭受重大損傷。教主應當是愛惜我們,這才遲遲沒有下令進攻。”
宋慈嘴角上揚,道:“將軍這般想,倒也沒錯。”
“但教主所思所想,可不僅僅是這點。”
“教主是要以南陽城滅大明天下!”
“啊?”
張大山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地望著宋慈,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以南陽城覆滅大明天下?
這怎麼可能?
南陽城雖說規模不小,但放在大明遼闊的版圖上,不過是一座普通城池。
失去這座城,對大明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張大山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急切之色,追問道:“還請先生細細道來,南陽城為何能覆滅大明天下?”
宋慈微微頷首,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娓娓道來:“教主最初派遣將軍前來,應當是想讓將軍儘快拿下南陽城,所以才將聖教半數精銳兵團交由將軍指揮。”
“有了那些得到教主賜福的聖戰士,拿下南陽城並非難事。”
張大山連連點頭,那些聖戰士的實力,他再清楚不過。
單個聖戰士或許並不突出,可一旦形成編製,便如同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無論是突破敵軍防線,還是實施斬首行動,都無往而不利。
宋慈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但聖教的擴張速度,或許超出了教主的預期。大明皇族統治天下數百年,早已忘卻百姓才是國家的根基。”
“如今天下百姓對大明怨聲載道,自聖教崛起後,各地百姓紛紛投靠。”
“這讓教主看到了一戰覆滅大明的機會。”
說到這裡,宋慈抬起手,指向南陽城,肅穆道:“如今,聖教若是強行攻入南陽城,隻能證明聖教兵力強盛。”
“可若是南陽城的百姓主動倒戈,擒下城中軍官與唐王獻給聖教,將軍可知這意味著什麼?”
宋慈說到這裡,目光灼灼地凝視著張大山。
張大山先是皺眉思考,而後眼中閃過一抹恍然之色。
原來如此!
他激動萬分,爽朗笑道:“我懂了,我懂了。”
“教主當真是深不可測,謀略之深,讓人敬畏啊。”
“滅國先滅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