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覺醒戀愛係統,我發動世界大戰 > 第63章 皇權治國之道,利出一孔

第63章 皇權治國之道,利出一孔(1 / 1)

推荐阅读:

唐文書深吸了好幾口氣,胸腔劇烈地起伏著,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可腦袋仍像是被一團亂麻纏繞,隻覺頭暈眼花。

他的身體微微搖晃,腳步虛浮,不得不伸手緊緊攙扶著身旁那根冰冷的柱子。

稍微緩過勁來,唐文書緩緩轉過頭,顫抖著看向劉景明,眼神中滿是困惑與迷茫。

“先生,何出此言?”

唐文書的聲音沙啞得厲害,還帶著一絲虛弱。

劉景明眼瞼微微垂下,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斟酌用詞。

“大人如何看待魔教的這份宣傳?”,他思量著,輕聲問道。

唐文書麵皮不受控製地抽搐了幾下,嘴巴微微張開,卻半晌沒有發出聲音。

若是麵對旁人,他定會毫不猶豫地大聲斥責,說這是荒謬至極、大逆不道的謬言。

可此刻站在他眼前的不是彆人,而是他最信任、最倚重的劉景明。

正是有劉景明的輔佐,他才能在官場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連南陽府發生民變這般棘手的事情,都能在劉景明的幫助下成功化解。

唐文書緩緩閉上雙眼,濃密的眉毛緊緊皺在一起,像是打了個死結。

許久,他才重重地歎息一聲,緩緩說道:“此物,實乃斷我大明根基之物。”

他的聲音低沉而又沉重。

“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皇朝,始終堅持重農抑商之政策,這也是天下各國傳承千年的政策。”

唐文書微微睜開雙眼,目光變得有些深邃,繼續道:“何為重農抑商?”

他微微停頓,像是在給劉景明思考的時間,又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

“所謂重農抑商,便是要重視對農民的管理。”,他繼續說道,語氣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百姓,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

“通過羞辱百姓,讓他們知道,天地之間,唯有當官才算是人,唯有當官才能得到財富、地位、名利,他們渴望的一切。”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尊崇官府和爵位,更好地服從統治。”

“可百姓之中,亦有蠢貨和聰明人。”

唐文書微微搖頭,感慨這世間的複雜。

“蠢貨茫茫然,不知自己是誰,不知天地是何物,容易操縱。”

說到蠢貨,唐文書輕輕皺了下眉頭,對那些蠢貨不屑一顧。

但頓了頓,他鄭重道:“但聰明人,看得清自己,看得清周圍,更有人能洞悉財富的秘密,通過輕重之術獲取財富。”

“然而,百姓若是可以經商致富,還能輕易受到朝廷的掌控,甘願受到朝廷的掌控?”

他再次停頓,看向劉景明,鄭重道。

“家有餘食,則逸於歲。”

“唯有讓百姓在貧困線上掙紮,使其為了生存而奔波,無暇他顧,隻能依賴國家,國家才能更好地控製百姓。”

“若是商人做大,便要與朝廷爭奪利益,甚至蓄奴千萬計。”

唐文書的語氣變得有些嚴厲,冷聲道:“長此以往,朝廷還能驅使百姓嗎,還能隨意操縱掠奪百姓嗎?”

“唯有利出一孔,以朝廷的名義將天下致富的渠道壟斷,才能讓百姓甘心為朝廷效死。”

“故而,要打壓私商,設立官商。”

“但打壓私商隻是手段,並非目的。”

“真正的目的,還是要讓天下人為朝廷所用。”

“因此,有了科舉製度。”

“科舉的目的,不是為朝廷選官選才,而是要困住天下的聰明人,讓他們安心跟著朝廷,順從朝廷。”

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搖頭,心情複雜。

彆人是科舉製度的網中之鳥,自己又何嘗不是。

唐文書一口氣說到這裡,感覺有些氣喘。

他微微喘了幾口氣,而後深深地歎息一聲。

“自古以來,天下各國皆是這等政策。”

“可那魔教竟然打破常規,要還政於民,還權於民。”

“雖不知其是否真心實意,但天下聰明人甚多,商人、寒門士子。”

“這些人或有才學,或有財富,但不得誌,不得權。”

“尤其是那些不在朝廷功名序列的私商,更是如此。”

“魔教這份宣傳若是擴散,天下私商必然聞風而動,心向魔教。”

唐文書說到這裡,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仿佛已經看到了私商們紛紛投靠魔教的場景,憂慮更重。

他歎道:“而天下寒門士子讀得是聖賢書,學得是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的最高追求,便是三皇五帝的上古之治,天下大同,君臣相怡。”

“魔教這份宣傳,對寒門士子的誘惑太大。”

“有了商人、寒門士人的支持,魔教便有了改朝換代的基礎啊。”

唐文書說到這裡,再次重重地歎了口氣。

“哎。”

一聲歎息,唐文書以手扶額,靠在柱子上。

哪怕是北方流寇聚眾二十萬,他都不曾有半點擔憂。

流寇,到底是流寇,不懂治國,不懂生產,不懂分配。

彆說世家子,便是寒門士子,也看不上那些流寇。

但!

南陽府的這夥亂臣賊子截然不同。

他們明顯懂得治國之道,更懂得如何籠絡人心。

唐文書幾乎可以想象,一旦這份宣傳擴散出去,天下的寒門士子會有多興奮。

這可是孔孟的最高追求啊!

幾千年了。

從來沒有人說過要實踐孔孟的至高追求。

而現在,有人要給他們一個機會,要給他們實現三皇之治的機會。

唐文書無法想象,寒門士子拿什麼去拒絕。

這些人或是不得誌,或是得了功名,但並不掌權。

他們與朝廷雖有聯係,但聯係不深。

若是有更大的利益,他們拋棄朝廷投靠其他勢力,也就在預料之中。

想到這裡,唐文書深深地歎了口氣,臉上寫滿了絕望。

“一旦魔教得了士子之心,大明危矣。”

他的聲音低沉而又絕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

劉景明始終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裡,認真聆聽。

聽到這裡,他深吸了口氣,胸膛微微起伏。

而後,他真心實意地躬身拜道。“大人博學,所言甚是。”

“利出一孔,重農抑商,乃是天下各國的治國基礎。”,劉景明緩緩說道,語氣堅定。

“魔教想要打破利出一孔,重農抑商的國策,定然會有私商,以及寒門士子投靠。”

“但,這正是大人的機會。”

他抬起頭,目光緊緊盯著唐文書,眼中充滿了期待。

“大人此前雖向聖上稟明了南陽府的情況,但聖上生性多疑,並未完全相信,而是派了宦官前來南陽府確定情況。”

劉景明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謹慎。

“眼下魔教這般行事,恰恰說明大人有先見之明,應對得體。”

“大人隻需要將魔教宣傳送上去,必然得到聖上的重用。”

唐文書聞言愣住。

他的眼睛微微睜大,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神情。

但他沉默片刻,而後再次歎了口氣,卻沒有即將升官發財的喜悅。

升官發財雖好,可威脅也是實打實的。

“你去辦吧。”,唐文書擺了擺手,動作顯得有些疲憊。

他轉過身,拖著沉重的腳步,緩緩走回房間。

劉景明看著唐文書的背影,拱手告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