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王益比王剛大三歲,今年二十五,按理說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但王剛發現三年不見大哥,他竟然老了十幾歲的樣子,二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像三四十歲的人。
王康氏十六歲嫁入王家,一年後生下長子王益,可能是年紀太小的原因,王益生下來就體弱多病,很多大夫都說他活不過三十。
王益也因為體弱原因,從小文不成武不就,好在王家有錢,養著他也無所謂。
後來王罡出生後,不僅身體康健,還文武雙全,很得父親王渡喜愛,早早就定下他繼承人的地位。
但也因此,王益更受冷落,十八歲那年,在家裡安排下娶了商賈之女韓氏。
韓氏進門後,早期兩夫妻也算舉案齊眉,但隨後幾年,韓氏一直無所出,夫妻感情就開始出現問題。
王康氏後來花重金請禦醫給韓氏診脈,禦醫卻說韓氏身體無恙,很是康健,反而王益身子骨太差,先天不足,很難有孩子。
這件事對王益打擊很大,從此疏遠韓氏,放浪形骸,留戀風月場所。
王益身子骨本就差,這麼一折騰就更差了,三天兩頭生病,給人一看就是縱欲過度的樣子,韓氏勸過很多次,反而讓夫妻感情徹底消磨殆儘。
王康氏心想大兒子反正活不了幾年,索性就隨他去。
王剛精通醫道,光是看大哥麵相,就知他沒兩年好活,若是再不節製,恐有性命之憂。
可是有些話,王剛作為弟弟並不好說出口,事實上,前身王罡與大哥感情並不算太好,問題出在王益身上。
可能是覺得弟弟搶走父母原本對他的寵愛,王益從小就不待見王罡,後來王罡中進士,王益卻養成廢物,兄弟倆關係更差。
王康氏雖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也沒好辦法緩和兄弟關係,再加上王益注定短壽,也就不再管他。
卻不知,這反而增加王益心中怨憤,後來更是破罐破摔,整日留宿青樓。
王康氏看到大兒子,心裡就不太舒服,但還是讓他和韓氏一起留下來吃飯。
一家人坐在一張飯桌上,王康氏頻頻給王剛夾菜,噓寒問暖,卻對大兒子夫妻不管不問,區彆對待太明顯,讓王益吃了一肚子氣。
韓氏小心的看了丈夫一眼,然後對王剛說道:“小叔,您的小院我一早安排丫鬟打掃乾淨,您今天可以直接住進去。”
王剛放下筷子,正式道:“有勞大嫂。”
韓氏說道:“我重新選了幾個年輕能乾的伺候丫鬟,若是小叔不喜歡,可以再掉換。”
“呃?”王剛詫異道:“原來伺候我的人呢?”
韓氏瞥了眼丈夫王益,小心翼翼說道:“原來那兩個丫鬟年齡到了,已經放出府去嫁人。”
王剛看到韓氏偷瞥王益的眼神,感覺此事沒那麼簡單。
第(1/3)頁
第(2/3)頁
“有勞大嫂。”王剛決定回頭再詢問母親。
韓氏鬆了口氣,王康氏接話道:“罡兒,你今年也二十有二了吧!”
王剛點頭道:“母親,你是想提我的婚事吧!”
王康氏說道:“你從小與柴家的姑娘定親,三年前本該成婚,因為柴家姑娘要守孝,這才耽誤。
三年守孝之期已過,你又調回汴京,也該把親事辦了。”
王剛聞言沒說什麼,王益卻是一頓,然後就激烈咳嗽起來。
“咳咳咳。”
韓氏趕緊端來一杯水,小心的喂王益喝下。
王康氏臉色有些難看,說道:“益兒,你若是身子還未養好,就先回去休息。”
王益一邊咳嗽一邊說道:“母親,我好多了。”
王康氏皺眉,轉頭對韓氏說道:“讓下人煮些清熱潤肺的糖水,老大從小愛吃甜的。”
韓氏恭順道:“廚房已經備下糖水,等用完飯就可以吃。”
王康氏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好,你要照顧好老大,彆再讓他去那種地方,對身體無益。”
韓氏臉一白,支支吾吾,不敢回話。
王康氏深深歎口氣,她對大兒子已經失望至極,心裡就念著小兒子。
“明天我請華太醫再給益兒看看,當初他說益兒難有子嗣,沒說一定沒有。”
韓氏臉更加蒼白了,王益臉色也很不好看。
無嗣一直是夫妻倆的痛,王康氏偏偏當著王剛的麵撕開瘡疤,王益感覺很沒麵子。
就連王剛都覺得母親說的欠妥,但畢竟是長輩,王剛也不好開口提醒。
一頓飯在沉默中吃完,王康氏將王剛留下,打發走王益和韓氏。
“罡兒,你大哥的身子你也知道,娘想跟你商量個事!”王康氏單獨對王剛說道:
“你以後若是多子,能不能過繼一個庶子給你大哥。”
“啊!”王剛驚訝道。
第(2/3)頁
第(3/3)頁
王康氏這一句包含三層意思,一是讓王剛儘快娶妻生子。
二是娶妻還不夠,最好多納妾室,廣開子嗣。
三就是過繼庶子給王益,不至於讓他絕後。
王康氏歎氣道:“年前華禦醫給你大哥看過,說他虧空太厲害,也就這兩年的事。
韓氏年輕,一旦你大哥走後,要是沒孩子,肯定熬不住的。”
王剛小心說道:“若真如此,不如放大嫂離去。”
北宋風氣還沒後來那麼嚴苛,女子喪夫改嫁並不稀奇。
甚至夫妻正常和離,也是屢見不鮮。
韓氏比王益還小兩歲,守一輩子活寡也太殘酷。
王康氏卻說道:“你大嫂出生小門小戶,能嫁入王家是她的運道,也是她的命!”
王剛心中一寒,明白母親的意思,為大嫂韓氏默哀幾秒。
“你何時去開封府上值。”王康氏問道。
“後天去。”王剛回道。
“那正好,我明日去一趟柴家,先把婚事定下。”王康氏說一不二道。
王剛說道:“還是我明天先去一趟柴家吧!”
王康氏問道:“你不想娶柴家女兒?”
王剛回道:“我與柴家柴安有舊,明日訪友,正好問一下柴家態度。”
王康氏說道:“也行,你一路舟車勞頓,應該也累了,先回院休息,若是你大嫂安排的丫鬟用著不舒心,從我院裡先調兩個過去。”
王剛拒絕道:“不用,我在外麵待慣了,伺候的人多反而不適應。”
王康氏寵溺道:“儘說胡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