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熬(1 / 1)

推荐阅读:

在北片一組和二組的交界處,陳家誌和易定乾戴著草帽,看著兩個小組勞作。

隻是早上涼爽,下午就變得濕熱,陳家誌早脫去了上身的長袖襯衫,但下身穿著牛仔褲,也有點熱,隻好彎腰卷起褲腿。

“早就給你說了,下午熱,要穿短褲,你還不信。”

“上身穿兩件,下身穿短褲,你不覺得違和嗎?”

“實用就行~”易定乾有點小得意,又問:“這黃川和嚴浩去拉種子,怎麼到現在還沒回來?”

“急什麼,今天肯定能回來。”

“我是擔心等會兒晚了,影響我正常下班,我還準備去和爸甩兩杆呢。”

陳家誌瞥了他一眼:“就你積極,當下還是菜場工作更重要。”

“這不有你嗎?”易定乾笑了笑:“好久沒見你這麼認真,肯定出不了問題。”

陳家誌:“我是讓你好好看,好好學,不是讓你好好玩。”

“差不多一個意思~”

“差遠了!”

北片一組和二組進度不同。

進度更快的北片一組計劃播遲菜心,菜畦寬14,菜畦高02以上,溝寬02。

在工人的勞作下,畦麵一點點成型,放眼望去,逐漸清爽。

而戚永鋒的二組計劃播種荷蘭豆,土地還在旋耕中,粉碎泥土的深度不能低於12,混合了有機肥後看著也不錯。

隻是荷蘭豆畦麵雖說也是平麵畦,東西走向,但卻要起高壟。

整地起畦規格為畦高055,畦麵寬12,溝寬05,工程量大遠了。

如果按現在的情況估計,一個壯勞力用鐵鍬起壟,一天日壟02畝就差不多。

100個工人一天也才壟20畝。

“按這種進度,就算200個工人,300畝荷蘭豆起壟就要七八天時間。”

“曬種要半天,藥劑密閉拌種需要兩天,這樣算下來,剛好1號就可以播種。”

陳家誌說道:“易場長,這進度你能不能想辦法追一下?”

易定乾想了想,說:“要不去租幾條水牛來,用牛耕起壟?”

“虧你想得出來。”

“我也是這麼覺得,虧你想得出來起這麼高的壟。”易定乾說:“鄭中和老郭都說沒見過起這麼高壟種荷蘭豆的。”

“……”陳家誌:“想要追求高產量,就得按我這套來,荷蘭豆想畝產三四千斤並不是那麼容易。”

易定乾點頭:“道理是這樣,一般荷蘭豆能畝產兩千斤以上就算高產了,你這追求三四千斤的畝產,要求有些太高了。

還要想追求效率,哪有那麼簡單啊!”

荷蘭豆是直根係作物,畦高50以上可以保證它的主根在泥土疏鬆、水肥充足的條件下儘可能的深紮。

畦麵寬12,也是為了保證它的側根儘可能的多且分散。

同時這個寬度是田間管理和采摘的最佳寬度,既不用踩上畦麵也能夠恰當的噴藥施肥,采摘時也伸手就能夠到豆莢,還為小拱棚配套留下了餘地。

是後世經過反複驗證的高產荷蘭豆整地起畦模式。

而且播種時間早一點,在回南天到來前的采收時間才會更長一點,產量才能更高!

“靠你是靠不住了,果然,凡事還得靠自己啊!”

“你有辦法了?”易定乾狐疑道。

“包工包出去吧。”

“怎麼個包法?”

“12元畝怎麼樣?”

12300=3600元,200027512也等於3600元。

易定乾過了一下腦子,疑惑道:“總成本一樣啊,會有人願意乾嗎?”

陳家誌說:“他們又不知道自己一天隻能乾02畝,集體吃大鍋飯和自己種地那能一樣嗎?”

頓了頓,陳家誌說:“實在不行,把價格再提一點,15元畝,再去找些臨時工,願意乾這活的人不少。”

易定乾摸著下班想了想,問:“要是有人帶著水牛來壟地呢?”

“哈?”陳家誌笑了笑,說:“隻要能達到要求,不管是人力、牛力還是機械都可以。”

“你還真是能折騰啊!”易定乾抽著煙,問:“那我這會兒就通知他們幾個過來,一起說下這事?”

“嗯,讓他們來吧,剛好種子也到了,你去通知人,我先回去。”

陳家誌已經看到白色輕卡車從馬路開進了辦公樓的院子。

“場長,一共1240斤荷蘭豆種子,全在這裡了,都是從寶島過來的,這是給你帶的40斤。”

看到陳家誌回來,正在搬運種子的黃川把單獨一大包種子提了出來。

陳家誌上前打開撈了一把種子,形狀和普通豌豆差不多,個個粒大飽滿。

“不錯。”

黃川指著一個藍色鷹標,說:“都是寶島原種包裝貼,和本地改了名的翡翠76號不一樣!”

“哦?”

陳家誌問了幾句,才知道奇珍76號是寶島1980年就培育出的品種,十年前就有港商通過走水入粵,還改了個名字:翡翠76號。

不過現在已正式引種登記,這批種子是合法合規的,價格也沒超預算。

一袋袋種子被卸下來放進倉庫,黃川動作迅速,滿頭大汗,衣服也弄臟了。

司機嚴浩也在搬運,但動作要慢很多。

陳家誌把東鄉菜場的種子放進躍進的副駕駛位後,也來搭了把手卸貨。

等卸完時,一個個小組長也來到了庫房前。

陳家誌就地說了300畝荷蘭豆包工起壟的事,菜場工人都可以參與。

菜心畦麵整理先暫停,本來兩個月時間也充足,何況北片一組的100畝也快完工了。

先集中力量把荷蘭豆整出來。

包工價也定的15元畝,由小組長指定劃分,包工期間上下班時間隨意……

也並不難理解,後續陳家誌和易定乾也會一直在現場。

等說完包工,陳家誌又再次強調了覆膜和播種的注意事項。

覆膜主要是遮蓋雜草,但要預留播種和追肥的畦麵空隙……

種子統一曬種,混合拌種並密閉48小時,這個過程陳家誌會親自盯著。

此措施目的是實現播種的是無毒的種子,可以明顯推遲白粉病等病害的發病時間。

即使明年雨季來了,都還能繼續采收一段時間。

拌種完後,種子會劃分到小組長手裡。

陳家誌采用的是乾種即播,畝用種量15~2kg。

采取條播的方式,在整地起好的畦麵的中間位置,采取條播成一條直線條行過去。

每畦隻播種一條行,每間隔8播種3粒種子,再蓋2~3土。

“都記住了沒有?”

“記住了!”

“來,永鋒,你來複述一次,就數你吼得最大聲,看來信心滿滿啊。”

“來就來!”

“好!”

“哈哈哈,永鋒有種啊!”

說完後,陳家誌象征性的問了一下,結果戚永鋒吼得超大聲,便讓他又出來說了一下。

雖說說得有些磕絆,但要點卻是記住了。

畢竟從他回來的第一場會議開始,到今天已經反複說了好幾次了。

不過後續還是要現場盯著。

因為都是農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種地理解,也都能種出菜。

但陳家誌不需要其它種植方法,所有人都要按他的標準執行。

“易哥,你盯著下,我回東鄉去了,晚上可能不回來吃飯。”

“好,你去吧。”

一場臨時會議開完,也相當於提前把總結學習會開了。

陳家誌打算把荷蘭豆種子給敖德海先送過去。

啟動久違的躍進131輕卡,發動機的噪音一時讓他還有點不習慣。

把車開上省道後,陳家誌意外的看見了李秀和彭國真帶著兒子來了菜場。

李秀穿著一條長裙,手裡拿著相機,正對著北片一組整畦的菜工拍了一張照。

“嘀~”

聽到喇叭聲,李秀和彭國真都回頭看到了他,小跑過來。

陳家誌喊道:“我要去趟東鄉,晚上可能不回來吃飯,不用等我~”

“好~”

“我先走了。”

李秀趕緊哢嚓一聲,滿意的點了點頭,剛才那一瞬間的側臉很帥,應該拍得不錯。

“陳老板,今天吹的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大榕樹依然枝繁葉茂,樹下除了洪中,還多了個來玩紙牌的老年人。

陳家誌打量著沒什麼變化的農資店,說道:“過來和你談下賒賬的事。”

“賒賬?”洪中一臉堅定:“我這可不興賒賬!”

十幾分鐘後,洪中笑著和陳家誌道彆。

“陳老板,慢走,以後你就算兩個月來結一次賬也行。”

“不,一月一結就夠了。”

東鄉菜場雖說大宗物資都采購足了,但也還有許多零碎物資需要敖德海來臨時采購。

至於賒賬?

陳家誌拉出了江心菜場,600畝大菜場的生意你想不想做?

把魚餌先放這釣著就足夠了。

同時他也留了附近能找到洪中的座機電話,有事也可電話聯係。

到東鄉菜場時,菜工已經下班了,因為地裡活不多了,菜心還要等幾天才能播種,荷蘭豆種子又遲遲沒到。

“老板,我沒種過荷蘭豆~”

把種子給敖德海後,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敖德海沒荷蘭豆種植經驗。

畦麵也是按菜心規格整理的,要種荷蘭豆還得改~

陳家誌隻好又花了一個小時進行教學,並到地裡現場整畦。

曬種拌種播種的流程、時間、藥劑用量也得一一寫了下來。

還要應對薛軍,陳家誌說好帶他跑市場,但現在沒菜~

隻好讓他先當自由人,有事沒事去批發市場看看,掌握市場信息。

一件件事情忙下來,等他吃完晚飯,離開東鄉菜場時,夜色已深。

“所有困難都是熬過來的。”

車上,陳家誌自我鼓著勁,要沒點自我安慰的本事,可能根本就熬不到現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