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這次行動很迅速,大軍過了滄水後,他已經選好了自己的駐紮地,鐵坎城。
隻是分配隊伍的時候,出了點問題。
駱元帥想著,三皇子守鐵坎城,總不能就讓他的三千騎兵去扛,得分派些軍隊給他。
但是,在場的將官沒一個吭聲,就有點小尷尬。
還是駱元帥親自點了幾部人馬,派往鐵坎城,才讓三皇子下了台。
這些人馬也就是三皇子以前的部下,包括京城來的援兵右屯衛的一部分,和數年前跟隨過三皇子的一些將士。
這些人馬加起來,總共是一萬六千人左右。
盛寒山則有二萬六千人。
這比三皇子整整多出了一萬人,讓三皇子的臉色相當難看。
他問道:
“駱元帥,這麼點人守城,太少了吧?”
駱元帥回:
“三殿下,援兵就這麼多,沒辦法。我這邊的敵人可沒減少,是不能調走太多的。你們隻需要守城,這些人馬應該夠了。”
三皇子又問:
“那同樣是守城,本宮比盛寒山少了一萬人,你就是這樣分派的嗎?”
盛寒山不等駱帥回答,接口道:
“三殿下,你應該親自去看過了,鐵坎城比洛潽城更堅固,而洛潽城防禦設施短缺,更容易遭到北戎的攻擊。你想想,北戎國會優先攻擊哪一個?肯定是洛潽城無疑啊!他們長途奔襲,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鞏固軍心了,那必定會攻打難度低的,你說是不是?”
這話,三皇子沒法反駁,因為他確實親眼看過了。
而且盛寒山的推測也非常有道理,就連宋興寧,也覺得沒毛病。想一想,他若是長途奔襲,那累得要死了,肯定會優先攻打容易的啊!
就算不是長途奔襲,那先打容易攻下的城,也會是將軍們的最優選擇。
至於守城兵力各有多少,敵人又不知道。
而且兵力多一點,在這種情況下起不了決定性因素,北戎兵一向不懼大元兵多的。
所以,盛寒山的話一點毛病也沒有。
盛寒山見對方沒有反駁,繼續道:
“到那時候,如果他們的攻勢太淩厲,為了避其鋒芒,說不定本將還會暫退到鐵坎城,集中兵力防禦的。而且為了應對這一可能,本將會將洛潽城的一半以上糧草,運往鐵坎城,以做好與北戎長期周旋的準備。這樣,三殿下是不是可以放心了?”
三皇子有些不可置信,
“你此話當真?”
盛寒山毫不遲疑的點頭,
“當然是真,駱元帥當麵,還有諸多同僚在此,我豈能信口胡說?你是皇子,若在邊關出了意外,且不說皇上會雷霆震怒,就說我們的大軍,士氣將會一落千丈,這是非常不利的,本將是為大局著想。”
這一下,三皇子徹底放了心。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草,沒有之一,隻要他有了足夠的糧草,憑仗堅城,就算龜守不出,敵人又能奈他如何?
就憑這一點,他就可以放心了。
北戎的騎兵是厲害,但他們攻城的水平卻很稀鬆,這他是知道的。
他甚至懷疑,盛寒山對他太好了,好的有點不正常,他們不是敵對關係嗎?為什麼待他如此之好?
其實不光是他,其他將領也是頗多不解。
這是真的要幫三皇子嗎?
隻是聖旨有說,盛寒山可以便宜行事,該怎樣打仗,他自然有他的安排,旁人不好多嘴。
就連棉娘,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她沒吭一聲。
最後駱元帥勉勵盛寒山和三皇子,兩人要合力同心,共同禦敵,如果戰事不利,他那邊想要救援恐怕都來不及,所以兩人要儘量配合。他還特彆告誡三皇子,希望他以大局為重,不可衝動行事,雲雲。
話說得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確,洛水之東的戰事,是要以盛寒山為主的,你三皇子不要耍殿下的臭脾氣。
三皇子一副臭臉,但他現在的確沒有資格主領一方,所以隻能默不作聲。
商議好後,各方就開始行動起來。
鐵坎城確實要堅固一些,城內本來就有四千人駐紮,三皇子到了後,就有兩萬餘人了,這讓三皇子更為放心。
盛寒山也並沒說假話,在做好部署後,就開始向鐵坎城轉移糧草。一車又一車的糧草,眾人都看見了,三皇子自然也看見了。
這讓他格外安心。
盛家三郎還是不錯的,有格局,夠大氣!
隨大軍過來的,還有一批後勤輔助人員,這其中就包括了被流放至此的薛大薛光棍。
薛二在宋興寧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薛大。
兄弟見麵,抱頭痛哭。
各自訴說自己的苦難。
薛大被金門縣令周遷流放至此後,有了一個專門的職業:為軍隊倒夜香。
什麼活兒最臟最累?
這個活兒無疑可以爭個第一位。
大軍一天產生的夜香,那是不用多說,簡直是倒之不儘,傾之不絕!
薛大每天累得要死要活,自儘的念頭都曾有過。他以前在金門縣的時候,日子是何等的逍遙風光?
薛二也是滿腹心思。
宋興寧說他兒子是被盛家刺殺的,可他一直存有懷疑。後來他私下找了仵作驗屍,得知家寶是被飛刀殺死的,這讓他的疑心更重。
因為飛刀殺人,那必定是在暗中冷不防射過來的,那樣的話,因混亂而誤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刺客不會這麼沒準頭,明明是射殺宋興寧的,卻扔到了自己兒子身上?這麼差勁的手法還配當刺客?
宋興寧必定說了假話。
為什麼說假話?
那肯定是心裡有鬼撒!
很可能就是宋興寧害死了自己兒子,所以編了一套說辭來哄騙自己。
但當時他沒說出來,因為就算再懷疑,他也拿宋興寧沒辦法,還得求著對方帶他來這裡。
還有,當初他收姓宋的為義子,不計成本的養活宋興寧一家,結果這家夥發達了,立刻就翻臉不認人了,若是他不夠機靈還要繼續當這個義父,他很懷疑姓宋的會給他來個大逆不道,買凶軾父。
他後來可是聽說了一些小道消息,張成鳳很可能就是宋興寧設計害死的。
“不管怎樣,這姓宋的絕不是個好東西!就憑他翻臉不認人就看得出來,這個義子,老子不要也罷,但這口氣,這個仇,老子實在咽不下!”
薛二憤恨道。
自從薛家寶死後,他一直隱忍,老實如雞,沒再做過任何出格的事,一直到現在。